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采購資訊

根除采購“毒瘤”

2008-7-12 13:2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柴鳳偉
    時隔一年,備受關注的 “家樂福商業賄賂窩案”終于塵埃落定。6月30日,北京朝陽法院以非國家工作人員賄賂罪,判處7名家樂福門店精肉課原課長1~2年有期徒刑;判處肉科原談判員劉勇有期徒刑5年,并依法沒收他們的全部受賄款項總計30余萬元。這一紙判決,再次引發了業界對零售業采購腐敗問題的廣泛關注和思考——
“潛規則”充斥賣場
    這宗“家樂福商業賄賂窩案”最早要追溯到一年前。2007年1月,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上任后,認識到門店權力過大所滋生的采購腐敗問題,便著手開始回收門店權力,并開通24小時投訴熱線接受供應商的舉報。從2007年6月25日~8月1日,家樂福對北京CCU(城市采購中心)及7家門店進行調查,最后包括12名供應商在內的22名人員被北京警方傳喚。其中8名家樂福經理級員工被正式拘留。劉勇等8人就是被供應商投訴到熱線后,家樂?偛空归_調查后案發的。
    2008年6月30日,北京朝陽法院審理查明,家樂福馬連道店精肉課原課長劉連杰,和其他6家門店的精肉課原課長,利用他們在賣場肉的擺放位置和數量上有決定權的便利,于2006年6月~2007年7月,多次收受供貨商的好處費。其行為侵犯了公司正常管理活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交易秩序,觸犯了刑法,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據了解,按照正規操作,各大賣場一般會對每個商品的銷量進行統計,按照銷售業績決定某一商品的擺放位置。對于新品而言,則會參照同一品牌的其他商品銷量,或者同類產品的銷售狀況來決定最初的上架位置。由于場內的貨架都是有限的,好的位置更是有限的,為了商品能夠順利入庫、上架銷售并占有不錯的位置,供應商就要 “打點”諸如課長、組長等握有這些權力的人員,以實現位置和銷量的變通。當遇有店面改造、節假日促銷時,又要重新面臨商品被調換位置,這時,供貨商需要再次進行 “打點”。
    此外,供應商不僅要給零售商留下5~10個點的批零差價空間,還要向總店交納產品推廣費、服務費以及堆頭費等各項費用,商品進入門店后還要打點各級負責人。而這些均已成為各大零售賣場的“潛規則”。
查“病因”專家支招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洪濤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采購腐敗是整個商業活動中最為惡劣的一顆“毒瘤”,危害著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
    在洪濤看來,采購腐敗的原因主要有四大方面:
    一方面是零供關系不對等,零售商地位過于強勢導致。眾所周知,中國零售業態近幾年更新變化速度非?欤闶劢K端的資源越來越集中在大型連鎖超市等終端手中,這在無形中使供貨商與零售商成為一種不對等的商業關系。在實際商業活動中,零售商比廠商更加強勢,也更具有談判力。“在供應商處于劣勢地位,零售企業居于強勢地位的情況下,一旦零售企業不與供應商結成合約關系,生產企業就可能面臨倒閉或者破產的境地。供貨商為了保全自我,只好上下 ‘打點’,這就使零供不正當關系的出現成為必然,所謂 ‘進場費’愈演愈烈,甚至出現 ‘采購賄賂’犯罪問題!焙闈治稣f。
    另一方面,零供關系中的許多問題仍待理順。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零售商向供貨商征收通道費、推廣費、節慶費等各類名目的費用已人所共知,而且一家超市開啟先河,其他超市就會相繼跟進。而在實際運作中,零售商是不是應該收費,如何進行收費,哪些費用合理,哪些費用不合理,其標準是什么等等問題仍沒有理順,以致零供關系的矛盾不斷尖銳。
    而賣場采購員素質普遍不高也給采購腐敗的滋生造成了可乘之機。洪濤說: “在超市經營中,許多采購員往往具有較大的權利,而零售企業又沒有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機制,加之供應商迫于市場的壓力,不惜以行賄的方式獲得訂單,以維系企業的生存。于是,一些采購員就會出現接受賄賂的動機,在所謂 ‘潛規則’的背景下,犯罪行為由此產生!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例如,針對零售業采購腐敗現象,國家早就出臺了 《零售商與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而該 《辦法》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更像一個道德約束,并不是一個必須執行的條款,這使 《辦法》最后成了一紙空文;在零售商濫用優勢地位方面,由于目前的 《反壟斷法》、 《合同法》對濫用優勢地位的約束缺失, 《進貨交易管理辦法》對交易行為的約束缺失,各地政府對商業壟斷行為的約束缺失,也在事實上造成了供應商的權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而 《反不正當競爭法》、 《刑法》和國家工商總局的 《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雖都對商業賄賂行為有具體條款規定,卻又在一些執法部門的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嚴等情況下,給了不少商家索賄受賄的機會。
除毒瘤多管齊下
    從家樂福8名案犯的供述中,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始終認為收取好處費是行業中不言自明的“潛規則”,并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非法的。由此可見,加強對采購人員的教育和監督,幫助相關人員從思想上認清采購“毒瘤”的危害,是零售企業根除采購“毒瘤”的重中之重。
    事實上,在家樂福案發生后,許多零售企業已開始意識到反商業賄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紛紛采取許多有效的方法來杜絕采購腐敗,如嚴明紀律,開通24小時舉報電話等等。有的零售商更是積極轉變商業發展方式,拋棄 “飛行加油”模式——用供應商的商品、收取進場費、拖延或者延期支付貨款、用供應商的錢進行再投資。致力于與供貨商形成以供應鏈的網絡系統和利益關系鏈條為核心的合作契約關系。此外,許多零售企業與制造商結合共同生產 “自有品牌”商品,也較好地解決了零售商與供應商的經濟關系。
    而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系統來進行采購,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采購,是按市場經濟規律解決采購腐改的科學方法。業內人士認為,在現代科技的基礎上實施業務流程再造,加大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管理,可以有效解決一些由人為因素造成的問題。
    供貨商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非常重要。供貨商要想改變自己目前的弱勢地位,就需要以市場需求為準生產暢銷的商品,并不斷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最終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這樣,零售企業不但不會以各種費用進行刁難,相反還可能會提供良好的銷售網絡環境和渠道資源。
    在與零售商打交道的過程中,供貨商還應注意要嚴格按商務部 《零售商與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來行事,依法、依規、依標、依制度進行商品運營,避免不規范運營,以最大限度保護自身的利益。此外,加強供貨商之間的行業聯合,進而提高供應商的談判能力,也是有效防范采購“毒瘤”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政府層面,則需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使法律、法規與行業標準、制度聯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零供關系上的法律、法規、標準、制度的無縫對接。而鑒于目前我國尚無零售商與供應商關系的直接法律解釋,只有間接法律解析的情況,還應該不斷完善我國公平交易方面的法律、條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