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慶: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發展現代交通業
2008-7-1 9: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進入“十一五”,交通發展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發展現代交通業勢在必行。在機遇方面,一是需求機遇。我國經濟處于持續上升期。人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長、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逐步擴大以及外貿進出口的不斷增長,為交通運輸帶來了旺盛的需求。二是政策機遇。發展服務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較長時間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把交通運輸定位為服務業,并作為服務業中優先發展的領域。三是戰略機遇。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等,都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擺在基礎性、戰略性的位置,各級政府發展交通的積極性依然很高,特別是農村公路已成為各級政府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四是科技機遇?萍几锩铀偻七M,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加快推進交通現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交通歷經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成就顯著。但交通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一些深層次矛盾開始顯現,交通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交通發展需要占用土地,用地矛盾比較突出。二是交通能耗大幅增長,能源緊張狀況加劇。三是交通污染排放不斷增加,環境問題突出。四是運輸服務質量還需提高,需進一步調整有關政策,推進體制改革。
現代交通業是交通發展方式的根本改變
李盛霖部長在2008年交通工作會上提出,發展現代交通業,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管理技術改造和提升交通,提高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和運營效能;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要求,不斷拓展交通服務領域;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之路;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提高交通現代化水平。
李部長講話里有四層含義,一是改造和提升交通,提高基礎設施、裝備的現代化水平。為提高交通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交通基礎設施必須形成結點網絡,必須裝備精良。因此,交通發展必須堅持適度超前、主動適應,鞏固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 二是不斷拓寬交通服務領域,拓展新興服務功能。交通服務領域的拓展是多方面的,比如發展物流、工程總包、交通商務服務、交通設計咨詢、交通運輸代理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拓寬交通服務的領域,拓展新興服務功能。三是轉變方式,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路子。轉變交通發展方式,不僅僅是節約幾畝地、節省幾滴油,而是在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發展路徑等方面的全方位轉變。四是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加快發展綜合運輸體系,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提高運輸組織效率,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實現貨運的“無縫銜接”和客運的“零換乘”。
基于上述三個內涵,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是促進交通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部黨組根據交通行業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三個轉變”,即:交通發展由主要依靠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拉動向建設、養護、管理和促進運輸服務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行業創新、從業人員素質提高和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轉變,由主要通過單一運輸方式的發展向綜合運輸體系發展轉變。這“三個轉變”是發展現代交通業的標志性特征。
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發展現代交通業
新時期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交通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為加快現代交通業的發展提供支撐與保障。
比如在提高基礎設施耐久性、提高運輸組織效率、發展智能交通、發展現代物流、促進節約環保以及發展綜合運輸等方面,都可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現代交通業的發展,在發達國家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運輸組織和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上,集中反映在交通運輸的以人為本、安全、環保、智能和一體化上。我國發展現代交通業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基礎設施耐久性,提高交通運輸組織的效率,發展智能交通,拓展服務領域。
此外,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利用現代科技,延長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減少對資源的占用和消耗;完善運輸裝備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推進運輸技術裝備的優化升級,發展清潔運輸;積極推廣應用節約能源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工藝,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積極發展交通循環經濟,以最少的資源投入和最小的環境影響,獲得最大的交通條件改善,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我國公路、水路、鐵路、民航等各種運輸方式發展都非常迅速,今后關鍵是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實現“零換乘”和“無縫銜接”。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完善綜合運輸體系規劃,加強交通建設和運輸服務的標準建設,強化信息資源、運輸資源的整合共享,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