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打造“三區兩中心” 現代物流業瓊州海峽優勢足

2008-6-9 11: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海口港物流碼頭發展潛力大,前景喜人。 記者 李漢仁 攝
    海口晚報網6月9日訊(記者 李坤東)
    作為臨海省會城市,港口一直是海口的重要交通資源。現代物流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加速器,對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用活、用好港口優勢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直接關系到海口未來的經濟發展。
    《中共海口市委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意見》中提出,優先發展旅游、休閑娛樂、大文化產業等三大優勢明顯、帶動力強的服務業,培育壯大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三大面向生產的服務業,全面提升商貿服務、社區服務、農村服務等三大保障民生的服務業。這無疑為今后海口的港口發展指明了方向,瓊州海峽交通門戶優勢將進一步強化,必將促進我市經濟發展。
    現狀
    四大物流體系逐步完善
    港口是地方經濟的晴雨表,海南建省20年來,海口港的發展與其息息相關,海口港對瓊北,甚至整個海南的經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為我國沿海25個重要港口之一,海口港的吞吐量約占全省港口吞吐量的58.8%。2007年,海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308.6萬噸,年輸送旅客量800萬人次。海南省是一個島嶼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海運是全省對外經濟聯系的最主要運輸方式。
    我市對發展港口、發展現代物流工作十分重視、將現代物流作為優勢產業重點扶持。目前,我市各項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通往全國各地的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運輸網絡四通八達。主要的物流力量有中海、中遠在海南的物流公司,海南電子11185客戶服務中心和南北通信信息服務中心等。
    隨著海南省經濟的迅速發展,海口港的貨物吞吐量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2000年,海口港貨物吞吐量為1551萬噸,到了2007年,吞吐量達到了4000多萬噸,7年期間,增長了163.6%。此外,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迅猛。集裝箱吞吐量從2000年的8.1萬TEU增長到2007年的29.5萬TEU,增長了264.2%,年均增長20.4%。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通過電子信息平臺撮合成交的物流貨物價值近100億元。目前主要的物流形式和物流設施有:港口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
    瓶頸
    企業經營規模小
    “我們應該看到,近年來海口港吞吐量占全省比重逐漸下降,從2001年的74.9%下降為2007年的58.8%。”海口市港口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李仁新表示,我市物流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不足之處,主要有: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小,管理水平不高,功能單一,企業間缺乏縱向與橫向聯系,跨區域、跨企業、多聯式的社會化物流服務功能有待加強。物流業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高,市場占有率低,整體盈利水平差。
    李仁新表示,為了破解港口發展遇到的難題,目前我市港口建設步伐已開始提速,正在建設中的海口港二期工程,計劃今年10月1日簡易投產,建設規模為2個3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年設計吞吐能力45萬TEU。去年底開工的馬村港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5個2萬噸級散雜泊位,年設計吞吐能力為265萬噸;計劃建設的馬村港二期工程,建設規模為4個2萬噸級件雜貨泊位,年設計吞吐能力為250萬噸。
    前景
    打造“三區兩中心”
    “認識差距找出不足,才能更好地發展。”海口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局長吳淑楷介紹說,根據《中共海口市委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意見》的發展思路,我市將通過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發揮瓊州海峽交通門戶優勢,打造“三區兩中心”(海口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旅客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按照發展思路,海口將大力推行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加快馬村港、新海港、秀英港和美蘭機場建設,提升海港、空港功能,完善通關設施,提高通關效率。同時,實施港區聯動和港區一體戰略,大力發展臨港加工、倉儲、裝卸、配送等相關產業,爭取使我市成為國家指定的加工貿易承接地。
    據有關部門測算,海口每萬噸吞吐量對GDP的貢獻為110萬元,同時可創造20個就業崗位,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巨大。吳淑楷表示,在不久前的課題調研上,海口市港口管理局建議把海口新一輪的工業發展重點放在馬村港區的臨港工業、臨港保稅貿易區與現代物流等園區的建設。
    為了使海口港實現從傳統的運輸樞紐向集運輸、貿易、臨港工業和物流等于一體的第三、四代港口轉變,建議抓緊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港港聯盟”、“港航聯盟”和“港貨聯盟”。同時破除行政區劃觀念的束縛,把馬村港區、老城開發區和保稅物流等園區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形成集港口、工業物流、貿易及相關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使之成為我市“以港興市”的新經濟增長點。
    ■部門訪談
    建設物流基地發展現代物流業
    “在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上,首先是要加強物流基地的規劃建設。”海口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局長吳淑楷介紹說,目前我市已在開展包括物流配送基地在內的網點規劃,規劃中的物流基地主要有美蘭機場、火車南站、馬村港、海口港和新港,并在西延線到馬村港一帶建設包括運輸、保管、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物流體系。要進一步加強我市通往全國各地的物流網絡建設,特別是做好綠色通道工作,保持物流暢通,為物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培育壯大物流主體也是重要的一環。同時,鼓勵發展“總部物流”,整合現有物流園區,吸引物流企業落戶保稅物流園區。

    ■記者手記
    找準路子迎頭趕上
    “海口的港口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其他的一些港口城市物流業的發展速度遠比我們快,相比之下我們已經落后了不少。”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時聽到業內人士對海口港口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的惋惜。
    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探索、發展,以及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沒有人會懷疑發展港口以及現代物流業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也沒有人懷疑海口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港口優勢。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一味的抱怨或嘆息不如靜下心來,找準路子,迎頭趕上。
    與海口一水之隔的廣西北海市也是一個港口城市,也有著類似的經歷。經過前些年的摸索發展,北海逐漸找準發展目標,發展勢頭加快,利用北部灣經濟圈的優勢,努力打造大西南的出海口。北海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廣西的一大亮點。
    值得高興的是,海口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及時出臺了《中共海口市委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意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各部門也積極配合,沒有停留在一紙公文上,而是迅速行動起來。
    有了正確的發展方向還得有足夠的自信和飽滿的熱情。海口市港口管理局是我市新成立的管理職能部門,部門剛成立便立即開展工作,一系列調研報告給決策層提供了必要的參考依據。
    我們應該看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海口的港口發展已經迎來新一輪的高潮,現代物流業發展也將步入一個規范的快車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