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屆GMS經濟走廊論壇昨舉行把交通走廊發展為經濟走廊成共識

2008-6-7 15: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以“平等互利合作,持續平衡發展”為主題的首屆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論壇,昨在昆隆重舉行。本屆論壇由國家商務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亞洲開發銀行協辦,商務部國際司和云南省商務廳承辦。論壇邀請到GMS國家領導人、商務(貿易、投資)部長、GMS經濟走廊沿線省長(市長)、金融機構代表、知名專家和學者以及國際組織、工商界代表約500人出席論壇。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說,把現有的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加快轉化為次區域發展的經濟優勢,經濟走廊論壇的成立是次區域合作框架機制的重要補充。
    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秦光榮致辭表示,將把GMS經濟走廊建設作為對實現云南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工作來抓,加強同次區域各國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著力建設次區域陸上通道,著力承擔好中國國內產業向次區域各國的轉移紐帶,著力打造連接東南亞、東亞的市場平臺,與次區域其他國家一道,共同開創互利共贏的新局面,推動經濟走廊建設盡快取得成效。
    本屆GMS經濟走廊論壇包括經濟走廊主論壇,并下設省長論壇和邊境城市發展論壇,從區域上涵蓋了南北經濟走廊、東西經濟走廊和南部經濟走廊。參會各方代表就GMS經濟走廊的發展目標、現狀及障礙;GMS南北經濟走廊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邊境地區合作發展計劃等議題發表主題演講并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秦光榮:6建議促GMS經濟走廊建設
    在昨日舉行的首屆GMS經濟走廊論壇省長論壇上,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秦光榮表示,云南通往GMS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建設初步成形,經濟走廊的交通、通訊基礎條件已經具備。為進一步豐富經濟走廊建設合作的內涵,秦光榮提出6點建議。
    ●完善合作機制
    專門設立由次區域各國相關政府機構、走廊沿線省市行政首長組成的經濟建設工作組機制,重點協調跨國、跨行政區域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戰略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以及跨區域的生產要素流動和配置。
    ●編制GMS經濟走廊發展規劃
    在亞洲開發銀行的指導下,合作各方聯合編制經濟走廊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共同研制區域發展政策和產業政策。
    ●改善貿易結構提高貿易質量
    在繼續擴大貿易的同時,希望各方更加注重改善貿易結構,提高貿易質量,擴大深加工、高附加值商品的比重,推進合作方式由資源型、粗放型貿易向生產型、加工型貿易轉變。
    ●建設物流發展區
    為給區域內的貿易往來提供優質物流配套服務,建議建設物流發展區,促進經濟走廊多邊貿易的快速發展。
    ●發行“亞洲債券”
    基礎設施建設是GMS各國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但目前面臨的最大障礙是資金短缺問題,建議亞洲開發銀行發行“亞洲債券”,對GMS經濟走廊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更大支持。
    ●GMS信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希望GMS各國政府能就推進實施“GMS信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建設達成一致,云南省政府已對該項目提出6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希望共同建設一個平臺,為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提供服務。 本報記者 黃穎 楊春雁
    張祖林:昆明對外開放首選次區域國家
    在昨日舉行的首屆GMS經濟走廊論壇省長論壇上,昆明市市長張祖林表示,昆明與次區域各方在資源、產業等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在昆明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中,將把次區域國家作為首選和重點。為進一步擴大昆明與次區域國家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張祖林強調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進行。
    ●全力配合國際大通道建設
    加快建設以鐵路、公路、航空以及水運為骨架的綜合交通體系。充分利用昆曼國際公路建成通車的契機,圍繞“昆明—河內”、“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條經濟走廊建設,構筑健全完善、便捷通暢的立體交通體系。
    ●打造商品貿易物流中心
    發揮昆明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商品交易和集散中心的優勢,使昆明成為次區域國家及城市商品交易的重要中心。同時,建設好呈貢國際物流中心、空港國際物流園等一批物流業集聚區。
    ●構建公共事務商務平臺
    繼續完善提升主城,加快建設新城,以主城和呈貢新區為主要載體,規劃建設公共事務和商務機構集中區,為次區域國家在昆設立公共事務和商務機構集中區。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人力資源開發是次區域合作的重點,依托昆明地區的資源,建立面向次區域國家的人力資源開發培訓體系和教育信息網絡,努力成為面向東盟國家的國際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