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物流教育現狀及人才培養的建議
2008-6-6 12: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邵東
伴隨著我國物流業高速發展的進程,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目前物流人才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物流高速發展的需求。物流人才的匱乏現狀已經成了制約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反之,物流人才的匱乏現狀也在某些方面促進了物流教育規模的迅速壯大。截止到目前,我國物流教育界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型教育、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培訓教育、課程教育等多層次的物流教育體系,然而,缺少物流專業自身特點的教育模式的尷尬局面仍然存在。
高職物流教育的教育體系應該是:重操作、重技能、重實踐。從總體上看,高職物流教育離物流教育總體目標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課程設置、教材選取、師資配備、培養方向等方面,此外在實驗實訓方面更是與物流行業工作崗位的實際要求相差甚遠。這一系列原因使高職物流教育的內容更顯貧乏,高職物流教育培養出的物流人才更加不能適應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現狀。
目前,制約我國高職物流教育發展的瓶頸有:
瓶頸一:教學形式重理論輕實踐
物流專業的特點是環節多、系統性強、科技含量高、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而目前學校的物流教育大多片面注重物流理論的傳授,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差,忽視對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瓶頸二:缺乏人才培養明確定位
職業院校物流人才的培養目標應根據區域特點和市場需求,進行明確的定位。培養目標寬泛,對學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將來能夠從事何種物流崗位沒有經過認真研究、分析和論證。
瓶頸三:缺少精品教材實用軟件
物流是一項應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也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學科,在物流從業人員中,有75%~85%的人員是從事崗位操作的技術人員。物流過程包含運輸、儲存、配送、包裝、流通加工、搬運裝卸、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在每一個功能環節中又包含著大量的操作活動。職業院校所選教材的種類包含倉儲、運輸、采購、配送等多個領域,但沒有注重教材的實用性。此外相應教學軟件的缺乏,也使教學過程顯得枯燥乏味。
瓶頸四:相應教學資金投入不夠
物流專業實務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僅需要技術含量較高的實驗室作為硬件設施,而且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要求也是很高。物流教育需要更多地面向企業,建立更多的實習教學基地,而這一切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目前的高職物流院校大多在成立伊始,將資金用于規模擴張,很難在物流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
瓶頸五:專業師資隊伍相對匱乏
我國物流教育起步較晚,而高職院校從事物流教育的教學人員多是從管理、經濟、計算機等專業轉行而來,缺乏全面、系統的物流基礎知識,此外也缺少物流實際操作經驗。
瓶頸六:專業方向的設置不合理
物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偏大、偏全的特點,使學生在就業時難以有專業的技能去服務企業。
縱觀我國高職物流教育的發展現狀,今后需要改革的方面有:
1.根據市場需要科學合理設置物流專業課程
各物流高職院校要根據物流行業的職業特點和市場需要,科學設置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鼓勵各高職院校按照市場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狀況,開辦具體的物流專業課程。同時引進國外物流最新理論和實踐經驗,結合我國物流高職教育的自身情況,合理地吸收運用。
2.定向選擇和培養“雙師型”物流專業教師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物流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高職物流專業的教學質量。建立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業務精良的物流師資隊伍是辦好物流教育的關鍵。物流專業的教師,要求既具有物流管理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物流企業、配送中心、生產企業的物流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經驗。 “雙師型”師資的另一個培養途徑是讓物流理論知識體系較高的在校教師分期、分批到企業定崗實習,以掌握專業技能,完善專業經驗。此外,聘請行業、企業和社會中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來學校兼職也是一個較好的辦法。
3.物流教材建設要凸顯職業特點和實際需要
物流專業教材從內容上可分為原理和實務兩大部分。理論教學要遵循中、高職教育“必需、夠用”的原則,掌握現代物流學基本理論和實際技能。實務教學要多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方式,通過視頻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速物流知識的傳播和更新。在此基礎上,要結合課程教學實際情況讓學生參加一些企業短期課程實習,增加對物流設備設施、物流業務流程的認識和理解。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建立物流實踐工廠和物流實驗基地來對學生進行物流模擬教學。
4.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合理解決利益分配問題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高職物流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依托行業企業開展高職物流教育,積極推進校企進一步合作,找準企業與學校利益的共同點,建立校企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系制度。學校發揮自身的人才和技術優勢,企業發揮自身的實習設備場所優勢,在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聘請產業界專家為學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進行咨詢指導,與企業開展培訓及技術項目合作,建立面向未來的“實現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和社會多贏”的合作機制。
5.物流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相結合
物流高職院校要做好物流專業學歷教育與國家物流師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及就業準入制度的銜接工作,使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教學內容與勞動力市場達到緊密結合,實現與國家物流師職業資格標準的過渡銜接。同時還要克服物流從業資格證書管理的混亂對高職物流教育的干擾,組織學生參加國家承認且權威的物流師資格考試,合理調節物流從業資格考試和與實踐教學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