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運輸渠道
2008-6-5 16: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韓冀倩
煤炭運輸難是一個老生長談的問題,而當這個問題與自然災害同時作用時,就顯得格外突出。
我國煤炭資源在地理分布上極不平衡,產能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部地區,主要產區為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貴州、寧夏等6省(自治區),而主要消費地則在東南沿海地區,因此長期呈現“西煤東運”和“北煤南運”的格局。由于交通不便和運力緊張,這種運輸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有關數據顯示,山西省煤炭年產量達到8億噸,而外運能力卻只有3億噸。
田書華表示,煤炭資源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是煤炭運輸成為制約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再加上自然災害對運輸造成的影響,造成了煤炭運輸瓶頸愈發顯現。
銀河證券煤炭行業研究員田書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國出現的一些自然災害——春節后的南方雪災、5月份的四川地震,破壞性大,對煤炭的生產和運輸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以后這些地方的恢復和重建更需要大量的鋼鐵、電力、建材等等,而這些都是用煤大戶,因此使煤炭供給更加緊張。
“目前運輸壓力太大”海航東銀期貨北京營業部副總葉海濤在這一問題上也持相同的觀點。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為保障電煤運輸,鐵路運力加大了傾斜力度,這就造成其他物資的運輸困難,而這種情況,近幾年幾乎都在重復。
與此相對,我國煤炭運輸通道雖經大力建設,卻仍然不足。
5月15日,晉中南煤炭出海大通道建設的預可行性研究會議獲得通過。該通道建成后,每年將增加億噸運輸能力,將極大改善山西煤炭難以外運的情況。而這一通道的建設已經籌劃了14年。
在當前煤炭需求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暢通運輸渠道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