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與政策論文

四川水運物流的發展

2008-6-4 20: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996年,四川行政區域劃分調整,大部分水運資源被劃歸重慶,四川的水運發展一度處于低迷狀態。但近年來,四川正在大力推進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水運交通也日益成為其重點發展之一。如何加快發展水運?也將成為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四川水運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5月5日,四川省航務局召開海事工作會議并提出,在水運建設方面,四川省將建成西部水陸聯運、通江達海的航運樞紐。隨后的9日,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在宜賓主持召開座談會,與會者探討長江上游港口和臨港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未來時,一致認為四川有足夠的港口和水運資源作支撐以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據了解,四川組織了上百名專家對境內長江水運資源進行調查,并在近期取得了突破進展。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四川省適宜建大噸位、集裝箱碼頭的優良岸線資源大大超過原調查數據,可支持建設的港口群年吞吐能力也大幅提高到800萬標箱以上。隨著眾多大型水利工程的逐步建成,四川主要航道運輸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水運資源待開發
重慶從四川劃出之后,四川的水運業驟然緊縮,水運的發展一直在低處徘徊,一度甚至無對外水運口岸,直到瀘州港的建成,這段歷史才得以結束。
    “曾經一個時期,我們普遍認為,在四川區劃調整以后,失去了優良的水運資源。”四川省交通廳航務局局長賀曉春說。
    然而,最近一次的水運資源調查,重新給了四川發展水運的信心。
    該調查表明,四川仍然擁有豐富、優良的水運資源,主要航道通過能力也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時,長江、岷江、嘉陵江可供建設大噸位、集裝箱碼頭的優良岸線資源達11處19.35公里。以宜賓港和瀘州港為例,原規劃為20萬標箱的宜賓港志城作業區,最近調查發現可支持300萬標箱吞吐能力。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正加緊建設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已展開前期工作。以上述2個港區為中心,兩市可建大型集裝箱碼頭的港區共6處。
    地處長江上游的四川,河流眾多,曾有“千河之省”的稱譽。雖然重慶的劃出極大地壓縮了其水運的發展,但四川卻一直在積極地探索、挖掘其水運資源。進入“十一五”期間,這種表現更加明顯,在這期間,四川加快了建設“一橫兩縱”內河航運體系的步伐,在整治長江航道的同時,也基本形成嘉陵江-長江、岷江-長江水運進出川主通道,同時還將投入50億元用于航運的基礎設施建設。
    航運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會使得四川長江干線航道通航能力顯著提高。僅嘉陵江的全江渠化就將為四川航運帶來深刻的變化。有關數據顯示,嘉陵江全江渠化后,將縮短航道56.2公里,682.2公里航道將達到內河高等級航道標準,2×500噸級船隊從廣元可直達上海。而四川境內13個樞紐建成后,每年可為地方增加4億多元稅收。
    根據《四川省航運規劃報告(2001~2050)》,四川內河航運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依托“一橫兩縱”,發展長江、岷江、嘉陵江高等級航道,建設渠江、沱江、涪江、金沙江、赤水河等地區性干線航道。到2010年,實現嘉陵江昭化以下全線渠化,渠江全線渠化,建設瀘州樞紐港、宜賓樞紐港、南充港、樂山港。到2020年,建設地區性干流航道、庫區航道及港口設施,利用自然岸坡作業的碼頭在四川境內將不復存在。配套的航運主網絡,將使四川內河航運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基本適應四川經濟發展的需要。
樞紐重在銜接
    水運具有占地省、運量大、能耗低、成本少、污染小等特點和優勢,在重特大件運輸及集裝箱運輸中有獨特的作用。四川要建設綜合交通樞紐,水運是其不可或缺的環節。擁有良好水運資源的四川該怎樣建設通江達海的大航運樞紐?
    “整體開發四川省長江水運資源在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蔣巨峰認為,首先,要科學規劃,突破行政區劃整合資源,整體打造港口群。對6個港區要區分功能、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對臨港的產業、交通、城鎮發展也要統一布局、銜接規劃。其次,要以利益分享為核心,創新跨區域協作的體制機制,著眼大局和長遠利益,讓長江上游寶貴的港口資源實現集約開發利用。第三,引入大的戰略合作者組建開發主體,提升開發層次,加大開發力度。
    目前,在陸路交通方面,四川已經有豐富的資源,如何推進水運、陸運等交通資源的綜合開發,科學發展成為一個關鍵。四川省航務局有關人士表示,四川建設航運樞紐,必須重點規劃建設與鐵路、公路有效銜接的大噸位、集裝箱碼頭,配套建設進港高速公路、鐵路,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同時,大力推進水運出川大通道建設,提高長江黃金水道四川境內的通過能力,加快推進岷江綜合開發和嘉陵江全江渠化。
    業內人士認為,瀘州、宜賓要建成長江上游重要的航運樞紐,必須加快與長江干流相連的嘉陵江、岷江航運基礎設施建設。而水運體系的建設,則重在協調,既要充分發展水運,也要加強對優質岸線和陸域資源的控制和保護,避免零散、無序開發以及重復建設,同時應打破行政壁壘,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航運市場體系。
四川期望通過航運樞紐的建設,以促進成都經濟區對接泛珠三角、參與多區域合作、深度融入國際物流搭建平臺,從而獲得 “港口地區”的經濟優勢。
  
  
□ 賀曉春
    近年來,四川水運發展以合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為契機,以水運出川大通道建設為突破,努力實現本省內河航運通江達海的發展戰略,并積極探索 “航運通暢、港口完善、干支結合、江海直達、環境和諧”的綠色航運發展思路。 “十一五”的水運建設發展目標是打通 “四江”,建設 “兩港”,依托長江,提高四川水運服務沿江經濟社會,服務重大裝備及沿江工業布局戰略,服務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在工程建設方面,積極實踐 “綜合利用水資源,航電結合,整治與渠化結合,聯合建設,滾動開發,發展航運”的內河水運建設思路。具體做法是:
    ●科學規劃,多元投資,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合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座談會后,四川省積極響應,為實現 “川外通達、省內通暢”的交通發展戰略,突破四川地處內陸的區位劣勢,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 “十一五”掀起內河水運建設高潮,提高干支對接能力和大件運輸能力,加快公路、鐵路與港口的無縫銜接,促進沿江工業產業布局,充分發揮水運節能、環保、經濟的優勢。
    一是統籌規劃,做好項目儲備。重新編制了 《四川省水路交通 “十一五”規劃》,即將完成 《四川省航運發展規劃》、 《岷江綜合開發規劃》。在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岷江航道繼長江、嘉陵江之后,成為國家批準的十八條高等級航道之一。
    二是明確目標,突出建設重點。第一,加快嘉陵江渠化工程,采用綜合開發、聯合投資、滾動建設的模式,帶動全省水運又好又快發展。嘉陵江川境段共規劃13級梯級,2010年實現渠化,建成四級航道,目前渠化開發建設進入高峰期,已建成4級,正在建設7級,其余兩級樞紐已經進入開工前準備階段。第二,岷江航道是四川省成都平原經濟圈連接長江的重要紐帶,并擔負著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運輸任務,規劃近期通過渠化和航道整治相結合,建設4級樞紐,渠化上游80公里,整治下游81公里航道,使岷江樂山至宜賓段達到三級航道標準元。第三,加快瀘州、宜賓、樂山港口建設,與重慶港相呼應,共同促進,協調發展,并為國家重大裝備運輸服好務。
    三是創新思路,拓寬投融資渠道。四川省在爭取部專項資金支持水運建設的基礎上,創新理念、多方籌措,推進投資多元化。
    保持每年 “以陸補水”政策,充分發揮 “以陸補水”資金在資源分配上的引導性和帶動性;努力調動地方積極性,通過股份制資本運作,積極籌措水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按“不求誰所有,但求有沒有”的發展建設思路,采取出讓股權融資、BOT、代建制等多種方式,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民營資本和外資投入水運建設。
    ●規范管理,強化監督,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四川省在有序推進水運建設的過程中,注重以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管理、強化監督檢查為重點,在創新工程質量管理上做文章,建設精品工程,努力實現水運建設管理的新突破。
    一是完善工程建設管理規章制度。結合本省內河航運工程項目建設實際,進一步規范水運工程建設管理,制定出臺了 《關于在四川省內河航運建設中推廣最低價評標法的有關意見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章。
    二是嚴格基本建設程序。為規范省內各在建項目的建設行為,2006年對全省水運建設項目基本建設程序進行了清理,在項目審查中嚴把行業規定和工程質量關,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的要求執行。
    三是清理整頓水運建設項目。2006年開展了水運建設項目的清理整頓,以加強對轄區內建設碼頭及在通航河流上建設水利水電設施的監督。
    四是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和監管。一方面,建設單位進一步加強了質量管理,改進了施工工藝,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另一方面,主管部門加強了對在建重點工程項目的監督和檢查,并指導落實了工程項目 “四制”和 “雙合同”制度,健全了工程建設質量保證體系和保障體系。2006年,實現了重點建設項目單元工程合格率、外觀質量優良率、金結、機電安裝優良率均達到100%,土建單元工程優良率達96%。嘉陵江桐子壕航電工程被水利部命名為 “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