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成本兩面夾擊 5月維C價格大漲八成
2008-6-4 13: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由于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導致生產商限產或者停產,再加上糧食、石油等原材料價格集體持續上漲,維生素“家族”在需求和成本兩方面的夾擊下,價格集體飛漲。
維生素E供不應求
國內維生素生產企業浙江醫藥5月31日發布公告稱,從即日起VA系列產品的內外銷報價在現有價格基礎上統一提高50%。而5月5日,全球最大的原料藥制造商DSM宣布提高VA的價格,報出350元/千克的“天價”,而提高報價的前一天,VA的行情不過230元/千克。
據統計,去年6月份,國內維生素A的重要生產廠商之一新和成的維A產品報價僅為85~90元/千克,而到了今年2月份價格就一下提高到了180元/千克,漲幅超過100%。新和成有關人士預計,在這個季度新報價時“估計又要漲很多”。
和VE、VA等相比,VC以前的漲價幅度稍顯溫吞,但在5月VC散貨市場的價格卻一飛沖天,由此前的80~85元/千克一舉沖到目前的155元/千克,大漲了80%。
經過前期連續上漲之后,近期VE價格漸趨穩定,但由于市場貨源緊張,基本上是有價無市,市場人士預計這種狀態或將持續到奧運會結束。據了解,VE的代表性品種50%飼料粉的國內價格自4月份報價從2007年的45元/千克上漲為220~230元/千克之后,已經連續一個月維持在230元/千克的高位,但市場依然供不應求。而根據中國健康網的數據,2008年1~4月份VE及其衍生物出口量達到11946噸,出口金額13777萬美元,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9%,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52%。
原材料價格上漲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維生素價格集體暴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導致生產商開始限產,二是原油、糧食等原材料價格的普遍持續上漲。
光大證券研究員張美云表示,國家節能減排的環保要求對維生素生產企業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由于這一強制性要求的實施時間尚短,大多數原料藥企業的環保技術都還不過硬,為了達標短期內只能采取限產的方式,廠商紛紛限產造成了市場供應偏緊。
但張美云同時也表示,漲價更深遠的原因還是全球通貨膨脹的大環境。比如,VC的成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糧食成本,其中玉米是生產VC最主要的原料,一個則是化工成本,這兩部分成本越來越高,使得國外VC的生產企業都在收縮戰線。
維生素“家族”牛市剛起步?
此前,另兩個維生素產品VB2(核黃素)和VB5 (D-泛酸鈣)在價格暴漲之后快速下跌,市場懷疑VE、VA和VC的價格是否也會如此。對此,專業人士表示,應該不會出現像VB2、VB5一樣快速上漲之后快速下跌的現象,并估計還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較高價格水平。
張美云稱,目前VC散貨的高價或許難以維持,但包括VC在內的整個維生素家族的牛市剛剛開始,上升趨勢不會改變,因為普遍的共識是,全球糧食和原油的漲價將是長期的,以其為原材料的維生素的景氣因此也不會稍縱即逝。此外,張美云還補充說,奧運會結束后也并不意味著國家對環保的要求就會降低,未來只有企業在環保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廠家不用限產也可以達標,才有可能終結維生素的牛市格局。
華泰證券分析師彭海柱卻表示,維生素價格上漲對相關產品的上市醫藥企業無疑是個好消息,如平均年產約1萬噸維生素的華北制藥(600812)上個月漲幅驚人,達35.07%,東北制藥(000597)上月漲幅也高達21.43%,但如果長期如此,根據經驗,若企業利潤超過行業的一倍,維生素的生產并不像是高新技術企業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因此就會有其他市場競爭者進入,從而拉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