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成四川紅十字會大難題

2008-6-3 14: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吳芳蘭/四川成都報道

  “春節雪災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地震之后,工作量成千上萬倍地增加,讓我們如此小的架構幾近癱瘓”

  “今天好多了,前幾天根本不可能跟你說話,電話是一個接一個,連記錄的時間都沒有,一天用光4塊手機電池,完全是‘井噴’。”周百年說。5月23日,距離汶川地震整整過去了11天,他說,賑濟部只有4名工作人員,“現在很難想象是如何挺過來的”。

  周百年也知道外界對紅十字會的質疑。成都市區高檔小區一度出現的救災帳篷,讓公眾義憤填膺。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江亦曼表示,從未委托過任何非紅十字會系統以外的人去采購過,也沒有委托過任何人出售。“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在四川成都出現的所謂的一些帳篷和紅十字會無關。”

  “帳篷事件”使得眾多為災區捐款捐物的人們擔心:捐款用到那里?捐物送到受災群眾手上了嗎?會不會被濫用?

  5月23日,本刊記者探訪四川省紅字十會。四川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波說:“我們忙得沒時間跟媒體溝通,希望大家都來看看我們的工作狀態。”

  最難的是車輛

  “5月21日,從南京來了57車皮的物資,而頭一天還有20多車皮的物資沒能及時運走。我們根本找不到汽車來運,只能堆放在火車東站,因為不能及時運走,當時1000多人圍著我們,差點被打。”顯然,目前最讓周百年頭痛的并不是外界的質疑,而是找不到運送賑災物資的車輛。

  5月23日下午2點,來自中央紀委的檢查組到四川省紅十字會檢查工作,匯報情況的張波抑制不住悲傷,幾次落淚。她說:“我們只有17名工作人員,春節雪災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地震之后,工作量成千上萬倍地增加,讓我們如此小的架構幾近癱瘓。”

  “辛苦一點沒關系,還不停地被罵,網民罵你,社會上的人罵你,在罵聲中還得工作,從來沒有歇過。”張波語帶激憤。

  張波說,現在火車站、機場都不停運來賑災物資,需要找車運往各個災區,但他們自己沒有運輸隊,目前已經動用了上萬輛車,現在根本協調不了,“急得沒辦法”。

  賑濟部部長周百年透露,從13日到15日,各鄰近省份用汽車送來的賑災物品比較多,我們都請他們幫我們送到災區。但到16日之后,賑災物資主要是用火車和飛機運到,“需要我們自己找車運到災區”。

  目前中國各省區的紅十字會、國際紅十字會都在向四川紅十字會發送捐款和物資。“有些發到我們這兒,有些則直接發往災區,大量民間物資也突然送到。紅十字會在短期內面臨大批物資抵達,而物資的詳細信息、品種類別價格不完全清楚。 ”周百年說,很多物資都沒有清單,有的則是一車皮物資里有上千種貨物。

  最讓周百年擔心的是,近幾天,將有兩個專機的援助物資運抵雙流機場,里面是800頂帳篷和13800床棉被, “這需要1000輛大卡車才能運到災區”。隨后還將送來1萬頂帳篷---這是個龐大數字,“我都不知道到哪里找車。” 

  應急物流管理系統用于救災物資

  在火車北站,來自四川大學的志愿者正在搬運貨物。目前每天在機場負責下貨的志愿者超過400人,火車站超過1 00人。“社會各界的捐贈物資必須盡快送下去,絕對不能停放。”周百年說。

  根據規定,物資送到后,四川省紅十字會就必須馬上派發下去。紅十字會在火車站、機場等地接受捐贈,然后找車送往各災區紅十字會,災區紅十字會給送貨者出具一個回執。災區市紅十字將負責物資的下發。此外,省紅十字會的物資也可能分發給各地直接設立的物資分發站,他們再把物資分發給受災群眾。

  “平常物資發放,先做計劃,然后要公示,再簽收。但是剛開始幾天,根本不可能這樣操作,只能交給當地指揮部,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小組來簽收。”周百年告訴本刊記者。

  “如果完全按正常程序走,平常從物資接收到分發到反饋,大概有10到13頁的表格,有很詳細的數據統計。但是這一次時間太短,物資太多,短時期內可能造成大批物資積壓,于是我們向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求助。”張波說。

  地震發生一周后的5月19日中午,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博士生李國旗接到命令,集合7位同學組成項目小組,連夜趕工設計了“應急救濟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由作業員、物資分類、車輛信息、貨物接收單、裝車情況等部分組成。

  “目前還沒有形成網絡,機場和火車站沒有電腦,因此只能以捐贈人捐獻實物的到達地點作為信息監控的起點,以人工方式24小時作業,在成都雙流機場、火車北站、火車東站,現場人員記錄到貨信息,通過電話傳遞到這里,我們再錄入。 ”李國旗說。

  隨后的程序是,將信息打印交給四川省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批示;然后按批示后的物資分撥指令,通過電話方式反饋給現場工作人員;現場人員記錄發車信息;物資到達目的地后,當地接收人簽字,并通過押運人帶回回執,交給省紅十字會總部錄入。

  5月23日,本刊記者在物資管理中心看到,這套系統能查詢賑災物資的到達情況,并跟蹤運送目的地以及接收方的反饋等信息,能夠清晰查詢一批貨物的來源以及去向。

  “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救災物資管理上運用應急物流管理系統,應急系統的特點是不一定最優,但是對送達有較高的要求。”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院長張錦說。

  幾百公斤重的匯款單

  在位于成都市玉雙路3號8幢的四川省紅十字會辦公樓門前,現場捐款點正在接受捐助,旁邊就是銀行的工作人員,他們負責清點數額。5月18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發出了《緊急通知》,要求針對地震災害所捐贈的款物必須專款專用,如有違者依法懲處,追究相關責任。

  截至5月23日,四川紅十字會共收到捐款8.14億元,物品價值6.2億元。“從1分錢到2000萬元都有,每筆捐款都需要開具發票、錄入,大宗捐款需要寫感謝信,以及組織捐贈儀式。”

  “目前,我們收到的捐款匯款單至少有兩三百斤重,根本忙不過來。”財務人員劉光菊告訴本刊記者,善款來源于銀行轉賬、郵局匯款和現場捐贈,其中銀行轉賬已經超過10萬筆,郵局匯款超過2萬筆,現場捐助為400萬元左右。

  四川省紅十字會的財務人員只有一名會計和一名出納。在省紅十字會三樓的一間能坐20余人的大會議室里,坐滿志愿者,他們正在為匯款對賬,每人身旁都放著一大紙箱的票據。

  “小機構肯定會措手不及,50多億元的現金和物資怎么落實到四川災區?”來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中華骨髓庫主任洪俊嶺說。目前,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已經先后抽調了4批人員前來援助四川省紅十字會。

  洪俊嶺表示,在緊急狀態下擔心出現問題,因此質量檢查和紀委監督人員都提早介入,目前,國家審計署和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也將介入。“紅十字會有自己嚴格的審計要求,需要接受國際紅十字會聯合會、國內審計公司以及國外審計公司的三方審計。”張波說。

  5月21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發言人王平說,紅十字會所接收的地震募捐款物將全部用于抗震救災,不存在扣除比例的問題。

  “目前每一筆捐款都有詳細記載,數額較大的將出現在網站上。同樣,每一筆款項的使用情況也都有詳細的記載,并接受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審計。”劉光菊說。

  紅十字會的困境

  “紅十字會的責任不僅是接受捐贈,還派出了醫療急救支援隊和大量的志愿者。”張波告訴《望東方周刊》記者,紅十字會派出了46支專業醫療隊,3600多名專業救援隊員,10萬名志愿者,一共救活了7600人,轉移群眾2.1萬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資料顯示,全國共有紅十字會專職干部3626名,會員超過2000萬,并有志愿工作者逾40萬。

  紅十字會經費的主要來源除了會員繳納的會費、國內外組織和個人捐贈的款物、動產和不動產的收入外,還包括人民政府的撥款。目前,各級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其工資由同級財政部門撥付,不在募捐款中列支。

  張波介紹說,紅十字會系統組織中,總會機構有70多人,省一級,四川省的編制為20人。市一級一般是五六人,其中有些人還兼屬衛生系統。到縣一級紅十字會就只有一兩名工作人員,有些縣則沒有。

  “四川市縣一級的紅十字會人員非常少,綿陽3人,雅安2人,廣元1人。”張波說。其中,廣元的這名工作人員因不堪重負,對送來物資的人說了一句“你們到民政部門吧”,被責令寫檢查。“他平常很老實,這次看著大批送來的賑災物資,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

  張波希望政府把四川紅十字會納入整體協調之中。她說,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把四川紅十字會列入物資保障組,而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則把他們列入醫療保障組。“慈善總會隸屬于民政部門,他們有幾百名工作人員,還有政府提供的各種保障,但紅十字會卻很困難。我們希望政府能統一協調,這樣至少能解決車輛以及物資調送等問題。”

  另一個讓張波頭痛的問題是費用:紅十字會在火車站、機場的志愿者,他們的盒飯錢還欠著。“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欠了幾百萬元的運輸費用,而四川省紅十字會每年的辦公經費只有幾十萬。”

  擬成立志愿者督察組

  在災區,還有一些冒充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騙子”。

  5月23日,本刊記者在四川省紅十字會采訪時,幾名來自都江堰的志愿者向警方報案,他們懷疑目前在都江堰的紅十字會負責人“鄧堅”是假冒的。“他穿著紅十字會的背心,手里有各種身份證明,還有指揮部的車輛通行證,免費加油票,去哪里都可以暢通無阻。”

  “最讓人懷疑的是,他總是不斷去各個地方要物資,例如從指揮部拿很多盒飯。不僅如此,他還向很多企業索要物資。”這幾名志愿者說。

  他們還列舉了其他種種可疑跡象:

  “他總是找新來的志愿者當助手,并且讓他們通過各自的關系去尋找捐助。”

  “他13日就達到災區,取得當地指揮部的信任,在紅十字會的點撤銷后,在四川農業大學校區迅速制作條幅,自稱是紅十字會的負責人。”志愿者說。

  前來舉報的三位志愿者顯得十分懊惱,因為他們已經在他手下干了好幾天了,“我們不是為他做掩護嗎?”

  四川省紅十字會會長助理周清國表示,在登記的志愿者中的確沒有一個叫“鄧堅”的人,同時沒有授權任何個人在川農大設點。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周清國表示,目前利用紅十字會之名行騙的人的確存在。比如,“在中央電視臺上,出現以紅十字會的名義,向社會征求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其實紅會只接受捐贈,從來不會主動提出要求。”

  5月21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經偵大隊接錦江區紀委通報,位于一環路南三段16號的“蜀山行”戶外用品經營店冒用錦江區紅十字會的名義銷售賑災物資。該店負責人劉值每冒用錦江區紅十字會的名義,從浙江寧波的廠家,用抗震救災物資專列將貼有“賑災帳篷”及“賑災物資”標記的帳篷616頂、睡袋880個發回成都,并在該店銷售。目前,與此相關的12人被帶走。

  5月25日,紅十字會網站上掛出申明,針對網民舉報:“今天又有兩個中江縣紅十字會的人來我們這里購買了1萬多元的救災藥品,要求我們開5萬元的發票,我們(成都制藥一廠)沒有答應,結果由隔壁通化一家藥廠經營部開給他們”,中江縣紅十字會表示,從未派任何人采購過任何藥品。

  幾位報案的志愿者和周清國商量,希望成立一個由志愿者組成的監察組,進行防范和監督,打擊打著紅會招牌的騙子。目前這一方案正在討論之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