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李若谷談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國造船業

2008-6-27 12: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全球貿易的快速發展,造就了全球海運市場和造船業的異常繁榮。在這種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國造船業正在實現由大變強的跨越,其衍生出的船舶融資需求也越來越被各大銀行看重。除去這一領域的傳統龍頭老大中國進出口銀行,今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等也在船舶融資項目上頻頻出手。 
    然而在次貸危機的波及下,全球造船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在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動蕩的形勢下,造船市場將何去何從,金融機構相應政策將如何調整?就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
  記者:在談到中國造船業之前,我們很想知道您對全球造船市場的走勢如何看?您認為當前國際金融形勢對全球造船工業有哪些影響?
  李若谷:從區域造船市場來講,亞洲全球造船中心的地位將進一步穩固。中國在世界造船業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從2007年中國造船業數據可以看出這點:全國造船完工量1893萬載重噸,新承接船舶訂單9845萬載重噸,手持船舶訂單1.59億載重噸,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3%、42%和33%。
  我認為,人民幣升值問題和次貸危機的影響需要引起關注。人民幣升值將對我國造船、船舶配套和修船業務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不僅會使已簽合同產生經濟損失,還使船價競爭力下降。今后幾年是中國船舶工業實現由世界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時期,國內生產企業將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規避匯率風險。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全球金融市場從流動性過剩迅速轉為信用緊縮,這種影響已傳導到船舶融資領域。金融機構目前普遍收緊信用,并密切關注國際航運市場變化,壓縮船舶貸款規模、提高船舶融資的條件。當前,金融機構感到偏熱的國際航運、造船市場背后掩藏著一定風險,進一步增強了對船舶融資業務的風險防范意識。
  在目前造船市場訂單飽滿的情況下,次貸危機對船市的影響有可能放大。許多船東已簽訂造船合約,但尚未安排貸款。信貸資金的收縮可能使這部分船東的資金鏈斷裂。如果全球宏觀經濟惡化,商品運輸需求量低于預測水平,船舶資產有可能大幅貶值,進而影響新造船價格,使船廠收益受損。銀行對這類企業的經營狀況必須高度關注,防范風險的積聚。
  記者:中國造船業在由大到強的跨越中,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那么,如果造船市場出現拐點,進出口銀行是否會調整相關策略,增強對造船業的扶持力度?如果調整的話,又將如何調整?
  李若谷:作為國有金融機構,進出口銀行將以國家船舶工業發展政策為指導,著力支持國內重點骨干船廠和有比較優勢的民營船廠的發展,不論市場是在波峰還是波谷。
  從1994年建行伊始,進出口銀行就把船舶融資業務作為重點和特色業務,通過辦理出口賣方信貸和預付款保函業務,有效解決了船廠流動資金和開立保函兩大難題。而伴隨著中國船舶工業的迅速崛起,進出口銀行船舶融資業務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進出口銀行船舶融資業務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
  自建行到2008年一季度,進出口銀行累計為國內造船企業提供了1355億元人民幣的出口賣方信貸支持,還為馬士基、TEEKAY、中遠集團、中海集團等國內外一流的航運企業提供累計47億美元的出口買方信貸。截至2008年一季度,進出口銀行已支持了1870余艘船舶出口,對外開立預付款退款保函責任余額達142億美元。這些數字表明,進出口銀行已經成為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堅強的金融后盾。
  記者:為實現“金融后盾”這一角色,進出口銀行有哪些創新產品?未來還有什么打算?在支持民營船舶工業、破解民營船廠融資難方面,進出口銀行有何計劃?
  李若谷:為實現“金融后盾”這一角色,進出口銀行始終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根據造船融資市場的變化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2001年,進出口銀行成功開辦了支持國外船東的出口買方信貸,是國內第一家能夠提供船舶融資業務產品線所有產品的金融機構。最近,進出口銀行根據國際國內航運市場的發展情況,創新性地開辦了“診斷-咨詢-貸款”模式的預付款保函銀團貸款和沿江沿海航運船舶貸款業務。進出口銀行南京分行還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包括為企業提供全面診斷咨詢服務、在建船舶抵押融資、國內第一個美元預付款保函銀團等。
  目前,我國民營中小船廠數量多,資質參差不齊,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在破解民營船廠融資難方面,進出口銀行主要支持對我國船舶工業發展能夠起到激勵和市場補充作用的民營船舶制造企業。我們十分關注民營船廠管理團隊的經驗、船廠造船設施情況、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商務談判能力,因為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船舶企業的日常經營和市場競爭力。在市場低迷時期,這些因素可能會決定船廠的生存。總的來說,那些市場定位準確、制造管理經驗豐富、生產效率高、技術創新能力強的民營船舶制造企業更能獲得支持。針對不同船廠的情況,我們會提供具有針對性、充分體現個性化的金融產品,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