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重造東江“黃金水道”
2008-6-27 12: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日前結束的東江中游(惠州至河源)航道整治工程質量安全督查會議上了解到,按照該工程的規劃設計,東江中游航道將在2010年左右完工,屆時300噸級船舶將暢通無阻。 整治工程全長128公里
據省東江航道局航道基建工程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東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始于河源市東江大橋,至惠州市的惠州大橋位置,全長128公里,工程投資超過1.4億元,預計2010年左右完工。
分10個標段實施
據了解,整個航道整治工程共劃分10個標段實施,其中包括3個筑壩工程、2個疏浚工程以及站房建設、碼頭修建、航標設置、設備采購、監理等。航道整治首先將在河流沿岸筑壩。按照工程分布,筑壩工程將分別在水口淺灘至鵝塘洲河段、鵝塘洲至瀝口樞紐河段、風光樞紐至瀝口樞紐河段3部分進行。筑壩工程包括了筑壩、護岸、建設抽水站等內容。
已完成投資總概算的24.9%
按照規劃,整個航道治理將新建、加高、接長加高、拆短加高丁壩211座,總長約2.7萬米,為丁壩拋石達34萬立方米,護岸工程4787米,疏浚挖槽合計長度6.3萬米,并將建設20個抽水設施、設置186座航標等。目前,該10個標段工程除監理外,已有2項筑壩工程在進行當中。至今年5月共完成投資3495萬元,占投資總概算的24.9%。
按照該工程的規劃設計,東江中游航道將在2010年從目前的內河Ⅶ級升至內河V級,船舶通航能力將大幅上升,300噸級船舶將暢通無阻。
工程備忘錄
2005年6月,廣東省發改委批準東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立項;
2005年10月,廣東省交通廳審查了該項目的初步設計;
2007年8月,該工程正式動工;
2010年左右,該工程完工。
工程解讀
■航道整治前
航道等級為內河Ⅶ級 僅可通航50噸的船舶
東江中游惠州至河源全長128公里的河段中,淺灘約占全部河段三分之二。同時,由于航道等級僅為內河Ⅶ級,航道目前的維護尺度僅為水深0.8米,僅可通航50噸的船舶。
■工程完工后
航道等級為內河V級 300噸船舶暢通無阻
工程完工后的航道將達到維護水深1.5米、航寬40米、彎曲半徑260米、通航保證率95%的內河V級航道水平,船舶通行能力大幅上升,300噸的船舶也能暢通無阻。
東江航道塞船急待整治
據了解,東江作為廣東省中東部水運要道之一,是惠州、河源人民與廣州及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進行物資交流、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然而,自從東江上游楓樹壩、新豐江水庫建成后,大大加快了東江中游河段中枯水期的河床沖淤不平衡演變過程,而東江下游及惠州、河源城區的人工采沙活動也加劇了水流分散,而導致淺灘航道水深不足的現象。
在這樣的情形下,東江中游惠州至河源段出現大量淺灘。同時,由于航道等級僅為內河Ⅶ級,航道目前的維護尺度僅為水深0.8米,僅可通航50噸的船舶,這早已經不能滿足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經常出現塞船現象,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水運。
與此同時,大宗貨物運輸(煤、礦建材料)、液貨危險品、集裝箱等運輸已成為廣東水運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旺盛的市場需求,吸引了大量的省外船舶長期在廣東運營。而在廣東內河航道網中,航道級別僅為內河Ⅶ級的東江中游航道已經明顯落后于珠三角地區,整治東江中游航道勢在必行。
熱點關注
施工不會造成水污染
東江是香港及河源、惠州、東莞、深圳、廣州等城市4000多萬居民的主要飲水資源,因此,在航道整治工作中,做好環保工作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負責東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的兩個施工單位(長江武漢航道局和廣東怡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均表示,施工方的船舶油垢和生活垃圾都嚴禁直接倒入江中,均回收處理,以保持水源清潔。另外,施工方還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和檢查,確保施工水域不受污染。
專家建議
發現隱患馬上建檔治理
交通運輸部基本建設質量監督總站安全處處長陳萍說:今年是“隱患治理年”,希望施工項目部每發現一個安全隱患都能馬上建立治理檔案和治理方案,直至隱患消除。此外,施工方要加強對危險源的辨識能力,關愛施工人員的生命。 (根據錄音整理)
■工程上馬解密
2004年省交通廳《東江中游(河源至惠州)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報告》顯示:東江是珠江三角洲與粵東北重要工業城市及礦產資源區河源市、惠州市的水上重要通道,也是廣東省重要的戰備通道之一。近年來,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部分產業逐步向東江中上游轉移,腹地經濟發展對航運要求更高,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較明顯,而東江現有航道條件Ⅶ級航道(通航50噸)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曾出現了多次堵船現象。省人大代表曾多次提起整治東江航道的建議。經過整治后,300噸級的船舶將從河源直達東江出海口,這樣腹地綜合運輸更加完善,河源、東源、和平、連平等地的山區的礦產資源可源源不斷地運往珠三角,從而帶動沿江經濟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促進腹地山區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