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依附“腹地”發大港口經濟
2008-6-26 15: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19日,新建錦州至赤峰鐵路工程(簡稱錦赤鐵路)正式開工。作為錦州———赤峰——— 白音華鐵路的重要路段,錦赤鐵路正線全長282公里,投資總額約71億元,預計2011年建成。項目建成后,來自錫林郭勒草原的煤炭將源源不斷地提供給錦赤鐵路沿線特別是遼寧地區,并從錦州港入海實現北煤南運。
這條南起錦州港,向北經遼西、赤峰至中蒙邊境,北連蒙古國的國際鐵路,被稱為“固化了的物流”,將為遼西地區、內蒙古東部乃至蒙古國、俄羅斯打開一條近海大通道,使錦州港的吞吐量倍增、錦州市的區位價值倍增,更將對保證我國煤炭供應及開辟國際市場、進而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構筑國際大通道,打通沿海與腹地之間的“大經脈”,錦州市依托鐵路、公路、管道等方式,將腹地不斷擴大,使港口輻射范圍沿這些通道向內陸延展,從而做大做強沿海與內陸兩個市場。按照“海陸一體化”的開發思路,錦州市正在通過發揮港口的輻射和聚集作用,促進腹地與沿海之間資源互補、產業互動,實現港口經濟協調而快速的發展。
三要素齊備
作為一個濱海城市,港口是錦州最具優勢的戰略資源,也是錦州迅速融進全球經濟的最有利條件和增強經濟綜合實力、構筑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所在。自2004年起,錦州市確定了以港口為中心、港城為載體、運輸為動力、產業為支撐、推進沿海工業化進程的“海陸一體”發展思路,同時以腹地為依托,實現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的互動發展。
從錦州港一路向北,是一片遼闊的腹地,在呈60°角擴展的區域內分布著40余個城市。錦州港的直接腹地是京津唐城市群和遼沈城市群的過渡地帶,包括遼西的葫蘆島、朝陽、阜新、盤錦和內蒙古東部的赤峰、通遼,土地面積約20.4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和農牧業生產基地,也是錦州港的主要貨源地。
發展港口經濟,錦州市具備 “口”、“腹”、“心”三要素,“口”就是口岸,能夠吞吐吸納;“腹”就是腹地,幅員遼闊,物產豐厚,經濟發達;“心”就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強大!翱凇、“腹”、“心”三要素齊備,讓錦州市具有了向沿海發達地區看齊的資本。近幾年,錦州市緊緊抓住“港口經濟”這條主線,依托腹地展開生產力布局,實施“以港興市,以工促港,港城互動”戰略,使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兩位數增長,超過了15%。
資源互補實現雙贏
我國煤炭產量占世界的37%,但儲量分布不平衡。內蒙古東部地區煤炭資源非常豐富,僅錫林郭勒盟11個旗縣市就有百余個含煤盆地,探明儲量1883億噸。白音華煤田是內蒙古十大煤田之一,探明儲量140.7億噸。這些煤炭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保障,也是錦州港的重要貨源之一。
發展港口經濟,就要依托鐵路、公路、管道等交通方式,連接陸上和海上腹地,以“點——— 線——— 面”的形式,調動沿海與內地的積極性,做大做強腹地,為錦州港提供充足貨源,保障港口的發展,順應優勢互補的規律,實現腹地與港口的互利、雙贏。
正在建設中的赤峰——— 大板——— 白音華鐵路(簡稱“赤大白鐵路”),計劃于今年8月竣工通車。而錦赤鐵路竣工后,將與“赤大白鐵路”對接。屆時,白音華煤田的煤炭可通過這樣一條路線,源源不斷地從白音華直接運送至錦州港:白音華——— 大板——— 大木頭溝——— 朝陽——— 葫蘆島———錦州,然后通過錦州港實現北煤南運。
在錦赤鐵路開工的同時,錦州港5000萬噸/年專業化煤炭碼頭項目已經上報至國家發改委,眼下項目核準正在辦理中。錦赤鐵路、赤大白鐵路、錦州港5000萬噸/年專業化煤炭碼頭,這三大項目均是白音華煤田整體開發的配套項目。這些都將對錦州、遼西、內蒙古東部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而隨著煤炭、玉米等農副產品不斷地通過錦州港運往南方,來自內蒙古的內陸文化和東南沿海的文化也將在錦州匯集,錦州還將密切與蒙古國、俄羅斯的聯系,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程度。
“龍頭”與“龍身”共舞
港口與腹地、沿海與內地是相互支援、相互拉動的,只有真正協調好港口與腹地的發展,“龍頭”與“龍身”共舞,才能在環渤海競爭中贏得話語權。近年來,錦州市不以單獨發展地方經濟而滿足港口的需要,而是千方百計利用港口運輸的優勢帶動腹地經濟,以腹地促進港口的發展。
如今,錦州沿海臨港產業的集聚效應也早已顯現,它不僅給腹地提供了運輸服務,更重要的是對腹地產生了強烈的輻射作用,港口與腹地區域儼然形成了“唇齒相依”的關系。比如赤峰、通遼等腹地充分利用港口輸出產品,進口所需的生產要素,保障了地區經濟的發展,而錦州港則利用這些腹地的資源使自身不斷發展壯大,自1990年正式通航以來,錦州港吞吐量連年攀升,實現非凡跨越,2007年貨物吞吐量達3515萬噸,其中來自腹地的份額超過60%,躍升為我國主要沿海港口2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