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魯能物資”激流勇進

2008-6-25 11: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隋秀勇
    提及魯能,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中超的山東魯能泰山隊,或魯能地產。而在物流行業,山東魯能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魯能物資”)同樣是一個響當當的企業,是一個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國有大型物流企業集團。
改制促整合
    1997年開始改制的魯能物資,經歷中國物流行業巨變的10年,也是高速發展的10年。在 “摸著石頭過河”的日子里,魯能物資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 “陽關道”。
    “體制改革也讓魯能物資嘗到了甜頭。”魯能物資總經理助理成振福這樣理解魯能物資的體制改革。
    中央對國有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制,許多大型國有企業紛紛或破產、或重組,魯能物資也備感壓力。魯能物資的決策層在壓力中看到了機遇。
    在魯能物資改制的同時,中國的物流行業也在悄然發生著質的轉變,由以傳統的運輸業務,向注重對供應鏈服務的整合。誰能提供高效快捷,集成式的服務,誰就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公司的決策層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點。
    成振福告訴記者,之前,魯能物資的業務項目特點是點多面廣,所經營的范圍和區域覆蓋全國各地,但是銷售區域之間協調能力差,重復建設、資源閑置現象比較嚴重,從而造成之前的有效利用率很低。現在,魯能物資根據業務開展的情況,在業務較為集中的區域,設置一個區域配送中心,負責周邊地區的物資儲運工作。以濰坊為例,負責對應青島、煙臺、威海,及周邊的東營、濱州、淄博的物資集中采購、儲藏及配送工作,即以濰坊輻射半徑,構成以濰坊為中心的銷售區域。這樣,可以將原來分散的銷售網絡集中起來,縮短輻射半徑,形成一個快速、有效的物流配送網絡。
    在此基礎上,魯能物資將一個地區設立諸如煤炭調運、供電物資、發電物資、運輸等分公司,統一整合為一個公司,改變各自為政的局面,優化了資源配置,進一步明確了地區分公司的職能。
優勢促發展
    魯能物資是山東魯能集團的專業子公司,為山東電力建設和魯能集團提供可靠的物資保障。經過多年的發展,魯能物資的業務已遍及物資營銷、煤炭營銷、國際經貿、海陸路運輸、工業實業、倉儲配送等領域。
    這種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很容易使企業在發展中迷失方向,最終陷入 “大而全”的窘境。為此,魯能物資對目前各項業務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將業務按發展潛力,分成重點發展、保持穩定及逐漸撤并的三種業務板塊,通過發展優勢業務,來促進公司整體實力的提升。
    “電力物資的采購和配送是保持穩定的業務領域,對這些領域要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其現代化運作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從資源上進行合理的調配和調整。”成振福說。
    “魯能物資現在擁有5條共10萬噸的散裝貨船,目前主要做渤海灣的內海煤炭運輸。2008年魯能物資又訂購了一艘2.3萬噸的散裝貨船。這只是魯能物資發展海運的開始,今后,魯能物資要進一步擴大船隊規模,加強海運業務能力。”成振福告訴記者,海運業務是魯能物資今后要重點發展的業務,并以海運業務為突破口,做大做強魯能物資的國際經貿,特別是國際資源型貿易的業務。僅2007年,海運和國際資源型貿易,就為公司帶來近7000萬元的利潤,發展潛力可見一斑。
    其實,魯能物資選擇海運和國際資源型貿易作為今后公司優勢業務,一方面能源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充分利用了公司的 “地利”優勢。
    在全球能源緊缺所造成的價格直線上升的大背景下,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愈發突顯。像石油、煤炭、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的運輸,絕大多數以國際航運為主;山東省作為我國北方為數不多的擁有天然港口的省份,向北有渤海灣,向南毗鄰黃海,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其擁有發展海運和國際資源型貿易的客觀條件。
    成振福告訴記者: “魯能物資的目標是,在 ‘十一五’期間,躋身國內海運企業十強行列。”
管理增效益
    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作為企業,對外部環境影響可能無法控制,但企業內部是可控因素,可立足內部挖潛,促進觀念轉變。成振福說,魯能物資對企業內部管理,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和精細管理,一改過去注重對經驗管理和精細管理的作法。
    魯能物資深知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意義。為了形成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魯能除了加大人才招聘的力度和精度外,更加注重對企業職工的培訓工作。在培訓目標上,魯能物資也很明確,就是培養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成振福告訴記者: “2007年魯能物資僅物流師培訓這一項,就舉辦了四期培訓班,每期50人。在培訓方式上,對一些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員工,公司與一些大專院校合作,采取學歷教育的培訓方式,鼓勵員工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去自學取證。比如從專科學歷晉升為本科,在學費上,公司承擔90%的學費,從學士到碩士,報銷95%甚至是100%的學費。”
    魯能物資在人才培訓方面不惜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每年在人才培養上的投入就達200多萬元,魯能物資的人才戰略也為企業的優化管理鋪就了基礎。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過: “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加強人才培訓的基礎上,魯能物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從公司的業務發展角度來講,魯能物資通過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計劃、統一結算的方式,實現業務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式、精細化的管理。而且魯能物資通過對人員的扁平化管理,進一步強化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
    通過對人員進行扁平化管理,魯能物資減少管理層的規模,原來管理部門就有八九個,現在有五個管理部門,在精簡機構的同時,也提高管理效率,細化基層操作部門職能,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能、業務范圍,職能明確,在給職工帶來工作壓力的同時,更多是工作動力。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公司管理層人員減少了30%~40%。以綜合部為例,現在為7個人,還不到原來部門人數的一半。
    國有企業往往對改革、改制強調的比較多,對企業內部管理往往強調的較少。但魯能物資深知,企業改革與管理是相輔相成的,改革的成果要通過管理加以規范,魯能物資也通過踐行證明了自己最初的判斷。
    5月24日,在第二屆中國 (蘇州)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合作發展峰會上,魯能物資被評為 “最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記者問及獲此殊榮的感受,成振福謙虛地說: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面對日趨激烈的物流行業競爭,我們要把眼光放得更遠些——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努力打造一流現代物流企業集團。”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