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超過50% 華南船舶業危局凸顯
2008-6-25 10: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東省珠江油運有限公司的李程軍說,“現在鋼材價格和石油價格這么高,生意確實很難做。在這方面大小航運公司的感受是一樣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廣東省經營港澳航線與內貿航線的船東困難重重,有部分船東被迫封停船舶,待處理、出售或報廢船舶后退出市場。
“全省有100多艘船舶已退出港澳航線和內河航線。”
目前,多家船東已開始呼吁政府和租船人助船東渡過難關。
但是,昨日,廣東省船東協會秘書長鄧敏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6月23日,廣東省交通廳召開了省內有關水上運輸業的會議。不過,管理部門對給船舶航運提供補貼的提議,并沒有多少回應。”
有船東代表呼吁,“政府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廣東船東目前所面臨的經營成本不斷增加的嚴重困難,盡可能伸出援手,給予可能的扶持和幫助,避免大量船東倒閉退出市場,導致運力減少或供求失衡的現象出現。”
據悉,船東協會已開始請求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減免運管費、航道養護費、港務費、船舶檢驗費等;或把集裝箱船裝載危險品許可證的檢驗期從3個月恢復至6個月等。”
來自廣東省船東協會秘書處的消息說,由于鋼材價格自去年初至今已大幅上漲,以致造船和修船人工成本上升了50%以上。而這一情況的出現,“使得船東對新增運力慎之又慎”,并對粵港澳和珠三角地區內河集裝箱運輸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主要原材料鋼材的價格比2006年上升超過100%,從2006年約3000元/噸上升到現在的接近8000元/噸,由此帶動造船價格,和船舶修理成本大幅上漲。
國際油價不斷飆升,也大大增加了船東的負擔。有船運公司告訴記者,成品油0號柴油在香港市場價格每噸從4000多元升至最近超過8000元,至今仍然居高不下。
另外,人力資本大幅增加,也加劇了華南地區船舶運輸業務的負擔。數據顯示,由于前幾年運力大幅度增加,船舶噸位增大,造成船員尤其是高級船員緊缺,船舶工資成本增加30~50%。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初至今,廣東全省退出港澳航線和珠三角內貿航線的船舶近100艘,多家船公司或貨運代理人(經營人)因經營困難而倒閉。“這些退出的船舶主要是從事集裝箱運輸,噸位多在1000噸左右。”鄧秘書長補充說。
而按照鄧敏聰的估計,“實際情況可能要嚴重得多。”這是因為,“上述數據的統計僅是協會會員主動提供給協會的數據,而還有許多數據協會還沒有統計上來。”
現在,廣東省船東協會甚至已提出,希望“付貨人、貨代公司和無船承運人等租船單位體諒船東困難,以適當高于成本價的價格租用船舶,給予船東休養生息的空間。”
鄧敏聰解釋說,“目的就是要避免大量船東倒閉退出市場導致運力減少,運力供求失衡的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