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現代產業推動經濟發展
2008-6-24 15: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達3.45億噸,在國內僅次于上海港,位居國內各主要港口第二位,在世界排在第四位。
為學習借鑒先進地區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經驗與成果,尤其是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區域和城鄉統籌發展、城市規劃建設、提高農民收入和推動本地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推動江門發展,6月16日至21日,市政府組團赴浙蘇魯三省寧波等四市開展學習考察活動。通過學習參觀,發現了差距,也為今后發展找尋到了良策,本報將分專題做深入報道,敬請垂注。
文/圖 本報記者 趙煥明
在當前經濟發展中,如何構筑現代產業體系,改造與優化傳統產業,提升地區經濟競爭力,是本次市政府赴浙蘇魯學習考察團的主要學習目的之一。三省四市的成功做法,如寧波大港口、大企業促進“產業興市”,嘉興發揮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作用,揚州堅持工業為第一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以及臨沂以大市場帶動工業布局發展等,都給學習考察團留下深刻映象。
寧波:以港興市 以市促港
從經濟總量上看,寧波排在四市之首。近些年,寧波市積極推進港口開發、科教發展、對外開放、城市化“四個突破”,實施“產業立市”戰略,加快沿海、沿灣、沿路三大產業帶規劃建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進一步確立長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地位。2007年,全市實現GDP3343.1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9513.6億元。寧波的發展,得力于港口經濟推動,為此寧波市也提出“以港興市,以市促港”戰略,經過20多年發展,寧波港已成為國內著名港口,2007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達3.45億噸,僅次于上海港居國內港口第二位,全球位居第四位。以港口為依托,目前寧波已形成石化、鋼鐵、造紙、電子等支柱產業,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嘉興:深化產學研合作
近些年,浙江省推出創業創新“兩創精神”,建設全民創業型社會、全面創新型城市,為寧波、嘉興兩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嘉興市主要依托嘉興科技城等創新載體,通過引進名院校,深化產學研合作,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改選提升傳統特色產業。近些年來,嘉興市的電子通信、軟磁材料、智能自動化、光機電和光通訊等新興高技術產業快速增長,年增速達到30%以上。
嘉興科技城2006年實現技工貿收入2600萬元,去年為3.8億元,今年計劃實現技工貿收入30億元,力爭50億元。目前,嘉興科技園已形成“雙核”、“六園”發展格局,“雙核”即科技城引入的兩項重要合作項目——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與中科院嘉興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六園”就是科技城形成的產業發展平臺——軟件園、芯片園、孵化園、通訊園、國際園與生物園。嘉興科技城已成為科技創新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有力推動了本地區新興產業發展。
揚州:“一主五副”助推新產業
大力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在古城揚州一樣得到體現。據介紹,揚州市目前確立發展以LED和太陽能光伏等為代表的“三新”(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并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去年實現產值139億元。在發展“三新”產業方面,揚州市主要做法是: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政策扶持;整合產業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推進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構建創新平臺,完善創新體系;強化招商引資,提升產業發展質態;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揚州市政府十分重視“三新”產業發展,先后制定出臺了五項政策文件及配套政策意見,并且,在全市總體規劃下,確立了以市經濟開發區為核心區,下轄高郵等5縣、市、區為輻射區的“一主五副”發展格局。通過優惠的招商資條件,揚州引入了華夏光電、川奇光電等龍頭企業,帶動了“三新”產業相關項目落戶揚州,壯大了新興產業集群。
臨沂:大市場推動產業布局
山東省臨沂市能從貧困的一個革命老區,發展成為一個GDP超1500億元的經濟強市,成功做法值得借鑒。其一,經過扶持發展,全市形成了以木材加工、建材、化工、食品為主導產業的新型工業體系;另外,臨沂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全市現有各類交易市場1000多處,其中臨沂商城去年成交額達到470億元,一直位居全國百強市場前三位,在全國形成了“南有義烏、北有臨沂”格局。市場的繁榮,推動了工業體系建設,也有力促進了當地工業與民營經濟的發展。
【學習考察團團員感想】
揚州在江蘇發展并不靠前。揚州發展“三新”產業也只有3年多時間,取得成績,說明高新產業也不一定是發達地區或大城市的“專利”,其他城市也有機會,關鍵是政府怎樣下力氣去引導它。我認為揚州發展高新產業的特點有三個:一是有一個基礎設施、配套設施齊全的園區;二是政府高度重視。在手續等方面提供相當得便利;三是要有政策引導。如華夏光電,參觀時我問企業負責人“為什么落戶揚州”,他介紹說,100畝地基本是送的,另外省里還有1000多萬元無償資金扶持。在現在“雙轉移”過程中,今后我們一方面要積極承接,一方面也要通過政策引導一些高新產業落戶。
——吳曉謀(臺山市市長)
對照我市實際,今后江門必須抓好工業產業規劃與工業產業轉移的工作,以及商貿物流市場建設。通過學習考察,發現這幾個城市都有一個規律,就是:傳統的產業高新化、新型的產業規模化、集團企業總部化、規模企業品牌化、中小企業“專特化”,這五個方面,回去要好好消化、吸收。
——溫偉文(市經貿局局長)
揚州等市發展新興產業,有五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第一,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載體,在經濟開發區里就規劃了一個10平方公里的發展綠光源、LED園區;第二,有一個很好的發展規劃,產業布局以及功能相當精細;第三,形成了龍頭帶動效應。第四,有很強的政策配套。揚州為了推動兩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先后出臺了5個相關扶持政策;第五,政府有一個比較大的投入。像嘉興科技城清華科技樓,政府已給了5億元,并且,政府每年拿出1000萬元做為項目支持資金。
——彭章瑞(市科技局局長)
揚州市發展新興產業有以下經驗值得學習:第一,十分注重載體建設,園區功能布局扎實;第二,產業發展過程當中,政府的主導作用很明顯,包括新興產業領導機構、具體措施、考核目標與任務,同時政府配套措施也到位;第三,就是揚州發展新興產業,注重市區聯動,確立“一主五副”發展格局,而且每個區都有所側重。
——吳國杰(市信息產業局局長)
回去以后要在三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堅持創業、創新,引進與培育競爭力強的新興產業;二是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包括城市建設、開平碉樓旅游等開發投入,促進經濟良性循環;三是加大民生投入。
——謝伯欣(開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寧波生意經
吞吐量雄居國內港口亞軍
——寧波港
發展探秘
說起寧波經濟發展,必然要說到臨港經濟,以及寧波港如何成為“世界級的億噸大港”。2007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達3.45億噸,在國內僅次于上海港,位居國內各主要港口第二位,在世界排在第四位。同時,去年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達標935萬TEU,位居國內各主要港口第四位。從內河港到河口港,再到海港,直到國內大港,寧波港發展秘笈何在?
港口自然條件優良
寧波港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三角洲和長江南端的“T”型交匯點,是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寧波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港域“水深流順風浪小,不凍不淤陸域大”,30萬噸級大輪可自由進出港,是中國大陸進出10萬噸級以上超大型巨輪最多的港口。寧波港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與海港于一體,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目前,寧波港百里港區擁有生產性泊位址309座,其中萬噸以上大型泊位列60座,在萬噸以上泊位中,5萬噸級以上至25萬噸級的特大型深水泊位就有33座,是中國大陸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
覆蓋全球運輸網絡
目前,寧波港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的貿易往來,形成了覆蓋全球的運輸網絡。寧波港還初步形成水水中轉、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全方位立體型集疏運網絡。加上前不久建成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將寧波到上海的陸上路程縮短到2小時,寧波港深水優勢進一步得到體現。
有幾個數據可以看出寧波港發展速度:在吞吐量方面,十年前的1998年,寧波港年吞吐量為8706萬噸,2000年,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0萬噸,達到11547萬噸。隨后,又分別在2004年與2006年,先后突破20000萬噸與30000萬噸。隨著年吞吐量增長,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也實現效益迅速增長,2000年,利潤為8403萬元,到了2004年,增加到111830萬元,去年達到25億元。
擁有科學管理方法
寧波港發展,離不開寧波及周邊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也離不開寧波港科學先進管理。作為一家上市企業,寧波港集團建立了完整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以追求卓越為目標,立足國際一流港口建設,寧波港踐行“尊客愛貨、誠信為本”的服務理念和“細節始終、優中見優”的質量理念,堅持為輪船公司提供“24小時靠離船”服務,確保班輪準時運營,并對班輪實行“保質量、保安全、保準班”的“三保”承諾。寧波港還打造信息化集裝箱碼頭,實現了港口、船方、口岸、理貨、金融、保險、內陸貨運站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
在采訪時寧波港有關負責人表示,寧波港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始終堅持碼頭建設與社會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相適應,是實現港口更快更好發展根本原因。
記者手記
觀念更新 實干興邦
在市政府赴浙蘇魯學習考察團小結時,王南健市長說,此次考察之行,是思想解放之旅,也是一次震撼之旅。確實,三省四市在經濟發展中,所顯露的勇氣、決心與魄力,以及取得的驕人成績,不禁讓學習考察團成員贊嘆。
每到一地參觀,聽別人經驗介紹,就沒有聽到“瓶頸”兩字,難道別人在發展當中就沒有遇到困難嗎?不是,別人面對困難,沒有怨天憂人,而是解放思想,大膽地試、大膽地干。正如有的考察團成員所言:與別人的差距,關鍵還是在觀念上。如嘉興市,在全國率先實施排污權拍賣,開了先河,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工作;還是嘉興,面臨周邊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競爭,不等不靠,興辦科技城,引來清華大學與中科院兩大重大合作項目,成為當地新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寧波市在發展臨港經濟取得的成功經驗,一樣值得學習與思考,寧波港最早只是一個內河港,如今,經過近30年發展,年吞吐量成為國內港口第二位。再如揚州,對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政府支持力度大,發展潛力十分看好。臨沂發展,更讓每一個考察團成員嘆服,10年脫貧,從革命老區成為工業強市,如今又依托大市場與完善的工業體系,實現快速發展。
要論條件,這些城市,有的并不如江門。像大港口、大企業,以及市場建設、新型產業發展等,江門都有較早認識,有些還有較好基礎,但是近些年來,別人埋頭實干,已經取得成績。
解放思想,江門要贏在新起點。如何煥發精神,重新上路,則是各級要認真考慮的頭等大事。首先,還是要樹立信心與決心。今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認準的事,就不怕失敗,不怕非議,先干再說。在今后發展經濟過程中,就是要樹立一種“觀念見分曉,畝產論英雄”新思想。躺著不干,就不許對別人指指點點,不讓別人大膽試、大膽干。只有這樣,江門在新一輪發展潮中,才會不再落后;其次,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做好產業升級、市場建設、臨港經濟等規劃。規劃要立足長遠,還要雷厲風行。寧波、揚州在發展臨港經濟、興辦新興產業方面,都有一個科學規劃,而且堅持一抓到底,絕不“打折”、退縮;另外,就是要將先進地區的經驗,化為實際措施。學貴在用,持之以恒,必然見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通過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僑鄉人已經認清與發達地區差距,正憋著一股勁,想甩開膀子大干一場。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觀念更新、理清思路以后,僑鄉人會憑著敢想、敢干精神,通過實干振興江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