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影響利弊兼具

2008-6-24 13: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企業已經逐漸改變過去對匯率穩定的依賴,將匯率波動視為正常經濟現象,這有益于我國成熟市場經濟主體的培育。”“企業預期升值幅度總體有所下降。”“企業要求金融機構改進服務的意愿迫切。”這是記者日前從央行一份對進出口企業進行的經營狀況調查中所獲悉的。而在上周,記者就企業應對匯率改革到江蘇進行實地采訪得來的信息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狀況。    更多的企業出口向好
  進入4、5月份,我國出口增幅在一季度大幅回落后,開始回升。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速度趨緩,國際貿易環境略有改善,再加上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是其回升的重要動力。
  漢高華威電子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其副總經理陶軍告訴記者,今年1至5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73.5%,產品的產銷量在保持前幾年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大幅度上升。
  根據上述由央行對進出口份額排名居前的18個省(市)的1121家進出口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二季度,出口額較上季上升的企業比例提高,出口額較上季減少的企業比例下降,這說明更多企業的出口向好。具體比例為,有出口業務的企業中選擇出口額環比上升的比例為53.9%,比上季提高11.5個百分點;選擇出口額減少的比例為29.8%,比上季下降10.5個百分點。
  專家分析認為,二季度更多的出口企業形勢向好是1季度出口大幅放緩的正常回升,還不足以說明企業出口形勢完全好轉,企業未來生產經營及出口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多。問題一,外部需求減弱,貿易環境變數增大。問題二,成本提高加大了經營壓力。問題三,國際貿易摩擦和壁壘增多對出口商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問題四,出口退稅和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滯后影響進一步顯現。問題五,融資難問題將更加突出。
  整體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央行此次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4月末,調查企業就業人數較上年末下降0.5%,較上年同期增長1.8%,整體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就業發展趨勢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一,就業向盈利能力強的大企業轉移;其二,部分中小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有所減少;其三,內陸地區吸納本地勞動力的能力增強。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廣東、福建、山東、浙江省求人倍率分別為1.3、1.24、1.16和1.8,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員工缺口較大。
  盈利企業比例有所下降
  2007年,調查企業的盈利比例一直穩定在68%至70%之間,虧損企業比例保持在16%至19%之間,其余企業盈虧基本平衡。2008年以來,盈利企業比例有所下降,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別降至62.3%和63.3%,而虧損企業比例則分別升至20%和21.9%。調查顯示,二季度更多的出口企業盈利狀況較上季好轉。
  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企業盈利面下降主要是由于國際市場需求下降、勞動力成本提高、出口退稅調整、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變動等因素,造成部分企業成本上升較快、銷售收入增長緩慢。
  產品議價能力亟待提高
  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給企業生產、產品價格帶來了壓力。如何消化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不僅取決于企業在采購原材料方面的議價能力,也取決于企業對于自身產品的定價能力。議價能力強的企業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成本的上漲,而且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產品價格消化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
  而據央行此次調查,我國企業在進出口產品定價上議價能力亟待提高。二季度,只有不到一半的企業(42.9%)反映出口產品議價能力較強,9.7%的企業基本沒有議價能力,47.4%企業反映議價能力較弱。和出口企業一樣,進口企業在簽訂進口合同的議價能力上也不占主導地位。
  令人擔心的是,目前,我國原油、部分有色金屬、鐵礦石的依存度較高,需要大量進口,近期,國際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而我國在這些資源性產品定價中話語權的缺失必將帶來進口價格的不斷上漲。
  出口受市場需求影響最大
  江蘇蘇美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田鳴在上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兩年我們公司出口和利潤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造船行業前所未有的景氣。”
  央行的調查也映證了記者的采訪,調查顯示,51.6%的企業認為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是影響企業出口的最主要因素,持續居各選項之首。對此,專家認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跡象明顯,主要出口國歐美日等國需求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影響了企業出口。
  匯率變化影響位居第二。據調查,2007年初開始,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選擇“匯率變化”的企業比例逐步上升,由2007年一季度的7.8%上升到2008年二季度的14.9%,目前已超過選擇“母公司經營決策”和“企業產品價格變化”的企業比例,居第二位。
  企業已將匯率波動視為常態
  “匯率由市場供需調節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在這種情況下,消極等待是沒有出路的,只有積極地采取措施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才能使我們生存和發展。匯率改革雖然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帶來了發展的機遇。我們要主動作為,迎難而上。”陶軍這樣對記者說。
  長期以來,我國外貿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低廉的競爭優勢下維持著低技術、低成本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壓縮,迫使部分企業轉變原有經營模式,通過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來拓展利潤空間和增強國際競爭力。
  央行調查結果也顯示,希望“匯率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穩定”的企業比重也呈下降趨勢,而希望“匯率保持雙向波動”的企業比例呈上升趨勢。
  另外,記者還發現,企業預期升值幅度總體有所下降。二季度,有86%的企業預期未來6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升值,比上季低5.2個百分點。預期人民幣升值的企業中,62%的企業預期升值幅度將在3%以內,比上季高7.1個百分點。31.9%的企業預期升值幅度在3%至5%之間,比上季低5個百分點。6.1%的企業預期升值幅度在5%以上,比上季低2.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企業要求金融機構改進服務的意愿迫切。提供優質信息咨詢和財務顧問服務,一直是企業對金融機構第一位的需求,二季度選擇此項的企業比例為78.9%。另外,45.7%的企業希望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外匯理財產品,有29.5%的企業期望金融機構延長遠期結售匯期限,29.9%的企業期望金融機構增加外匯衍生產品,企業避險需求總體在上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