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與政策論文

運輸污染:物流中的“黑暗大陸”

2008-6-23 12: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它不僅能將空間上相隔的供應商和需求者聯系起來,而且也使供應商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將物品提供給需求者。   雖然運輸對經濟、社會具胡重要的貢獻,但它同時也給人類生存的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成為物流污染的重要來源,是我們在物流中看不見的一塊“黑暗大陸”。
  運輸對環境的影響
  運輸活動的完成離不開大量交通工具的使用,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在大大提高運輸效率,提高全社會流通速度的同時,也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運輸工具對環境的污染突出表現在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兩個方面。
  大氣污染,交通運輸工具對大氣的污染主要來源于汽車等運輸工具排放的尾氣,其中含有許多有害成分,如一氧化碳(CO)、未完全燃燒的碳氫化合物(HC)、氮氫化合物(NOX)、鉛氧化和浮游性塵埃等,它們是大汽污染的主要來源。
  有關部門曾對機構車保有量有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進行了相關性統計,結果表明,城區大氣中氮氧化合物農度與機動車保有量呈明顯的正相關系數(該系數為0.973),這說明機動車的尾氣排放直接導致了城市中大氣污染物濃度的增加。
  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汽車尾氣污染正呈加劇之勢,它將成為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例如北京市每年大氣污染中39.1%的一氧化碳、74.8%的碳氫化合物和46.2%的氮氧化合物都來源于運輸工具的尾氣。
  西方發達國家也是這樣,美國大氣污染的50%來自運輸工具,日本也占到20%。這說明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大氣污染不僅對我們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嚴重的。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因過高的城市空氣顆粒物水平而提前死亡的人數達到30到70萬。
  噪聲污染。交通噪聲來源是多方面的,如汽車的發動機、輪胎、熱電廠氣、暖氣和喇叭,輪船、火車的汽笛,火車行駛與鐵軌的磨擦聲,飛機起降產生的巨大噪音。另外,在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施工機械也會對附近的學校、醫院、村鎮居民點和其它工作生活空間帶來噪音污染。
  運輸污染的成本分析
  通常我們在計算運輸成本時,只考慮與運輸相關活動的費用,如油耗、人員工資和設備折舊等。但目前有專家認為物流污染也應計入物流成本當中,作為物流主要功能的運輸所造成的污染,也同樣應該計入運輸成本中。那就是說,企業在計算內部運輸成本時,也應把運輸對環境污染所引起的環境治理費用,計算支運輸成本中去,比如大氣、水體所受到的污染,就是因為太多的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和運輸物質的泄漏造成的,這種污染通常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而為了治理這些污染帶來的環境影響,通常要耗費大量的資源,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
  因此,企業在運輸管理過程中,除了要考慮企業自身的利益外,還應注意由此產生的環境污染所形成的巨大的社會成本。
  運輸污染的趨勢分析
  從運輸的發展狀況來說,大致可以分為運輸數量的增加和運輸質量的提高這樣兩個階段,但不管處于什么階段,其對環境的影響始終是存在的。
  首先,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以重工業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結構,整個社會處于大量生產和消費時期,運輸量同GDP保持著同步增長,運輸量的急劇增長必然帶來城市內車流量的大量增加,大氣環境因此開始受到嚴重的污染。同時,當車流量增加超過路網隨能力時,全造成交通堵塞現象的發生,從而造成運輸效率下降,進一步加劇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
  其次,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速度逐漸放慢。隨著加工組裝工業和電子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步加大,運輸對象呈現出“輕薄短小”的特點,使得運輸量的增長呈緩慢狀態,但是由于產業結構的變化,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帶來的生產經營體制以及流通結構的變化,導致用戶對運輸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品種、小批量、高頻率運輸以及即時配送方式,成為這個暑期物流的主要特征。
  物流的高度化使物流活動對汽車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提高,汽車運輸在貨運體系中的比重進一步加大。其結果是,盡管物流總量并未明顯增加,城市的環境會因卡車運輸頻率和比重的提高受到更為嚴重的影響。
  應對運輸污染的措施
  基于運輸對環境帶來較強的污染,并對人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這種污染將會隨著物流業的蓬勃發展有加強的趨勢。因此,我國在發展物流之初,一定要注重環境的保護,在注重綠色物流的發展過程中,要著重加強綠色運輸的發展。這樣才不會再度出現“先污染,再治理”的惡性循環,才不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浪費。為此,建議我國運輸的發展應采取環保措施。
  政府要加強法制法規建設,強化交通運輸管理;強加交通規劃;提高交通運輸技術;打破行業界限,發展多式聯運;積極開展共同配送。對于運輸而言,即能提高運輸效率,又能減少外部污染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采取統一集貨、統一送貨,這樣不僅提高了單車裝載率,減少貨流,而且可以有效地削減在途運行車輛,緩慢汽車運輸對社會所產生的外部不經濟,實現交通緩和防治環境污染的目的,這對于城市環境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正因為共同配送有如此重大的社會效果,因此,發達國家大力提倡配送的共同化,積極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開展共同配送。如日本,1992年實施的《中小企業流通業務效率化促進法》,就是為了動搖中小企業實施包括共同配送在內的物流共同化,而由當時的運輸省和通產省共同制定的一項政策。所以,我國也應通過政府和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來積極開展共同配送。(范文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