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油價之后 糧價放開應跟上

2008-6-23 11:16:00 來源:中國保險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世界糧食告急,我國的糧食安全隱憂也已昭然若揭:《廣州日報》6月19日報道說,國內外大米價格相差4倍,中國走私糧食成風。頭一日《中國青年報》冰點特稿報道,化肥漲價農民種不起地,以前,種一畝地收入500元,現在只有300元了。這樣種10年能買一平方米商品房。但是廠家也在叫苦,因為煤漲價了,其他原材料也漲價了。而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廉價征地行為仍在持續,一些以租代征的土地,加劇了土地閑置與良田拋荒。各地的國家糧食庫存空庫現象也不容樂觀,尤其是一些糧耗子的出現,使一些大的國家儲備倉庫虧空嚴重。   在國內通脹壓力下,國家對價格最上游的油價和最下游的糧價都采取了嚴厲管制的措施,短期內可以適當控制通脹幅度,中長期看則會導致得不償失的效果:一方面是使糧食產量和國內存量下降,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能源價格過低,刺激國內成為補貼全球的“世界工廠”,使國內能源和環境壓力增加,同時被刺激的生產也刺激通脹本身。
  通脹過度可能引發社會危機,但糧食安全同樣可能引發社會危機。而且,眼前的通脹尚且可以通過政府減稅、補貼低收入階層來維護社會的穩定;萬一真的出現國內大范圍的糧食危機,其引發的社會問題就更難解決。同時,由于能源價格過低導致對我國資源和環境的過度需求,也會形成不可逆的環境壓力。
  因此,對于通脹,我們不如采取長痛不如短痛的辦法,適時放開價格管制,既遏制和淘汰能耗過高的產業,又能讓幾十年來半死不活的農業煥發生機。這是必然的趨勢,只是個時機問題。而這里的“時機”,最重要的還是政府何時下決心和力度,拿出足夠的減稅和補貼弱勢群體的措施。
  19日晚,國家發改委宣布,汽油、柴油大幅度提價,93號汽油每升漲0.86元,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同時對民生領域繼續實施限價或配套補貼措施。涉及民生的鐵路客運、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含島際和農村水路客運)、出租車、液化氣、天然氣等已被要求不得提價;包括對出租車在內的公益性行業將為此獲得財政補貼。對因油價上浮會受影響的困難群體,如種糧農民、城鄉低收入家庭以各種手段發放補貼。而對貢獻了中國70%以上能源供應的煤炭,價格限制仍然存在,在未來半年內,中國的電煤價格將被凍結。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短期內可能刺激通脹,但長期有利于遏制通脹。下一步,向國際市場接軌的應該就是糧價,否則,補貼將不足以彌補糧食生產的成本上升。到時,補貼油價轉而補貼低收入群體的辦法同樣可以運用在糧價上漲問題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