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做海滄保稅港區的“推手”
2008-6-20 12: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保稅港區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在在國家對外開放的口岸港區和與之相連的特定區域內,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特殊區域。在廈門海滄保稅港區獲國務院批準設立之際,記者對廈門海關在海滄保稅港區籌劃進程中發揮的作用及今后參與港區建設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采訪。 據了解,廈門海滄保稅港區核定規劃面積9.5092平方公里,分為A、B、C三個區,即:A區(5.1147平方公里),包括嵩嶼港區、海滄港區1#-8#泊位及物流園區用地;B區(2.3594平方公里),包括已建海滄出口加工區;C區(2.0351平方公里),包括14#-19#泊位港區用地。海滄保稅港區運作后,對拓展海西效應,推進“三通”直航,擴大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將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將為廈門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確立國際樞紐港的地位,發揮巨大的作用。
據廈門海關介紹,海滄保稅港區具有對外貿易,國際轉口貿易,國際采購、分銷和配送,國際中轉,檢測和售后服務維修,商品展示,研發、加工、制造,港口作業等功能,并享受國外貨物入港區保稅;貨物出港區進國內銷售按貨物進口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并按貨物實際狀態征稅。國內貨物入港區視同出口進行退稅,港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
海滄保稅港區從2007年8月成立建設指揮部到今年6月正式獲批,歷時不足一年。這期間,廈門海關發揮了重要的“推手”作用。據廈門海關介紹,該關不僅只是保稅港區申建的參與者,更是海滄保稅港區設想的首倡者之一。2006年伊始,隨著海滄港眾多碼頭投產,廈門海關駐海滄辦事處敏銳感覺到多個碼頭的駐點監管、分兵把守給海關帶來的巨大壓力,提出了設立大監管區的初步構想,并向有關部門提出了設立海滄保稅港區建設國際中轉樞紐港的建議,得到積極響應。2007年,廈門市海滄保稅港區建設指揮部成立后,廈門海關支持保稅港區建設工作進入實質運作階段,多次深入海滄區委、區政府、口岸辦、交通委、海滄保稅港區建設指揮部等部門及港區貨代、船代、碼頭公司進行相互交流、現場論證,先后多次參與廈門市政府海滄保稅港區建設指揮部工作會議,積極征求多方面意見,提出了海滄保稅港區海關監管方案,主要內容包括修建封閉通道連接14-19號泊位、嵩嶼、海滄港區、建設集中查驗中心、港區公共卡口和開發港區物流信息平臺等。在海關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海滄保稅港區的設計方案不斷完善,并最終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
海滄保稅港區封關運作后,如何充分發揮海西對臺優勢,如何實行更加高效便利的海關監管模式?這些都是海關進一步落實支持保稅港區建設中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廈門海關表示,下一階段該關將努力借鑒上海洋山保稅港區等先進的海關監管經驗,積極為地方政府出謀劃策,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大力簡化船舶進出港手續,大力支持國際中轉、國際轉口貿易、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等業務,全面提升海滄港綜合競爭力,為海滄保稅港區順利封關運作盡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