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仍強勁 建議成品油價逐步放開
2008-6-20 11: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19日,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季報指出,2008年中國經濟增幅將達到9.8%,這比起2月份公布的9.4%預測有所上調。
上調的原因主要是國家統計局將2007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調高了0.5個百分點,達到11.9%。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杜大偉在報告發布會上指出,“中國經濟比想象的更有競爭力,中國統計部門調整數據后表明中國的服務業發展得更好。”
該報告指出,受世界經濟放緩的影響,今年中國經濟比去年有所減速,2009年將進一步降低到9.2%。不過,目前經濟增幅位于8%-10%的潛在增長率區間,這使得未來的增長更加具有可持續性。
報告建議,中國可以逐步放開成品油等資源能源價格,以達到反映資源能源稀缺性的程度。世行以2008年平均原油價格每桶108美元測算,在進口精煉成品油方面,2008年中國對消費者的暗補大約是2180億元,占GDP的0.8%。如果按目前的國際原油134美元一桶計算,中國對能源的補貼達到3300億元,占GDP的1.2%。
今年中國經濟相對樂觀
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在當日發布會上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前景將相對樂觀。四川地震對經濟影響有限,中國目前投資增幅雖有所下降,但震后可能會拉動投資增長。同時目前實際出口對于經濟的貢獻率仍為正值,消費增長仍比較快。
根據世行測算,2008年經濟增長的放緩一定程度上來源于投資熱度的降低。2008年的前四個月,名義城鎮固定資產投資(FAI)年同比增長超過25%,與2007年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由于投資品價格的上漲,實際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2007年的21%,下降到了2008年前5個月的16%。
不過,即便如此,未來中國投資的增長也不會太低。
高路易指出,汶川地震造成的損失約相當于GDP的0.7%,但是災后重建會拉動投資。世界銀行將在下周組織一個調查團到地震災區進行調查,預備為四川災區的災后重建提供貸款支持。
中國經濟表現良好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出口仍然對GDP的貢獻率很大。海關數據顯示,1-5月我國累計貿易順差為780.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
不過,世行認為,去掉價格因素后,中國出口的實物數量仍在增加,貿易對于經濟的貢獻率仍為正值,在一季度為1.5個百分點,在4、5月貢獻率還要高。
而所以中國目前的出口仍強勁,背后原因是中國目前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升值比較緩慢,約年升值3%。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今后幾個月,中國的出口和投資增幅可能會進一步降溫,但是中國多數企業盈利狀態良好,內向型部門的投資動力保持強勁,銀行系統的流動性仍很高,消費增長將繼續得益于穩定的工資增長。
世行認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國際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市場匯率計算,全球經濟GDP增長將從2007年的3.7%,下降到2008年的2.7%,但在2009年可能回升至3%。
高路易說:“如果經濟出現比目前預期更嚴重的放緩,可以考慮適度放松財政政策。”但是匯率貶值和放松貨幣政策尚無必要。
成品油價可逐步放開
“中國未來可以漸進式調整成品油價格,逐步向市場化過渡。原因是未來油價對于中國的影響日趨加大,盡管目前中國財政補貼仍有能力。”杜大偉說。
根據世行的研究,目前中國各地出現的油荒,實際上是成品油價格過低反向激勵的結果。
2007年11月,國家發改委將汽油和柴油的價格提高了10%。這意味著生產商收支平衡的石油價格大約是每桶人民幣540元(大約每桶78美元)。由于國際油價今年以來已經上漲到接近每桶150美元的水平,與國內燃油價格的差距進一步加大,這使得國家財政補貼數量劇增。
高路易指出,“即使價格控制所帶來的財政負擔是可以持續承受的,仍有必要進行價格調整。”
目前國家之所以對成品油價格暫時不調整,原因是整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較高,比如今年前5個月CPI同比漲幅為8%以上,大大超出國家確定的4.8%目標增幅。
但是能源價格應盡早調整,這樣可以減少經濟對于能源的需求,進而降低物價漲幅。
中金公司的一份報告也建議,“中國應將成品油價格提高50%,以使國內煉油毛利與國際水準一致。”
據了解,目前中國汽油每公升為5元左右(約合80美分左右),比發達國家和地區低20%-20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