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疏港令重在落實
2008-6-20 10: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特約評論員邱林
6月1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商務部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對港存進口鐵礦石進行疏港的通知》。《通知》要求鋼鐵企業、貿易商、港口、鐵路積極配合迅速將港存鐵礦石外運,并表示對鐵礦石長期滯港企業將商請銀行慎貸。
四部委發出這個《通知》無疑是及時的,但重要的是落實。從2005年以來類似這樣的規定,不論是口頭的還是紙面的,也不知有多少了。因此,這個通知可以看著是對鐵礦石壓港的的再次宣戰。之所以“再次”,顯然是落實難。
眾所周知,今年年初以來,國內港口鐵礦石港存積壓情況嚴重。據有關部門統計,至5月15日全國主要港口港存鐵礦石7922萬噸,達到歷史最高位,比2007年12月末的4473萬噸增加3449萬噸,比正常港存量多出了3922萬噸,尤其是青島港、日照港、天津港、連云港四個港口鐵礦石積壓和堵港問題比較突出,導致港口以疏定卸,嚴重影響到港口的船舶接卸和正常運轉,而且資金大量占用,也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聯合金屬分析師杜薇認為,“疏港令是放水,但還不斷有新水注入進來。”疏港令下達后,各港口每天的發貨量幾近飽和。而停在港口外錨地的鐵礦石船已排起了長隊,例如,現在日照港有7條,青島港6條,嵐山港10條。如此眾多的鐵礦石消化起來尚需時日。而且,國內汽柴油供應緊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疏港行動。有鐵礦石經銷商表示,現在不是想運就能運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疏港令發布以后,對于國產礦及進口礦市場影響程度深淺不一。具體表現為:首先,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應聲回落。疏港令下達后,部分經銷商擔心后期市場供應量加大,而導致市場價格的急速下滑,為此一段時期內港口現貨市場低價甩貨現象逐漸增多,中、小型貿易商同樣受到資金壓力的影響,而不得不降低價格以求回籠資金。大型經銷商報價也有所下調,但是調整幅度較小。
其次,平抑國產礦市場上漲態勢,回歸平穩走勢。進口礦市場的逐漸走低,也大大制約了國產礦市場的運行。進入5月份以來,東北、華北等地區受到礦山監管及限電措施影響,使原礦產能得到一定控制,再加上四川汶川地震災害影響,交通運力也受到阻礙。在此種狀況下,國產鐵礦石市場的上漲動力應更加明顯,但在進口礦資源的有力補充下,國產礦市場整體表現出較穩走勢,鋼企采購趨于平緩。
必須指出,超量進口鐵礦石,造成港口存礦嚴重積壓,不僅帶來經濟損失,影響運力的發揮,同時形成我國對進口鐵礦石需求大幅增長的假象,不利于國際鐵礦石海運貿易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由此看出,進口鐵礦石疏港令的實施,對于進口鐵礦石的“高熱”狀況得以一定緩解。但是,減少進口礦港存量很難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效果,需要經過多方的共同協作努力才能夠實現。
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下發 《通知》之前,中鋼協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會員企業將超儲港存的鐵礦石盡力組織出港,并抑制大量進口囤積行為。問題是,落實好疏港令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細化責任,分工落實。疏港令涉及到的部門,雖然國家的相關文件大致確定了每個部門的分管內容,但是在具體落實過程中,每個部門該發揮什么作用,各部門之間該如何銜接,特別是對于違反疏港令的行為由誰來監督檢查,并給予處罰,這些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急需完善制定。
W
H
Y?
落實政策這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