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時間瓶頸 電子產品出口物流管理三要訣
2008-6-2 14: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中國電子制造企業越來越走向國際化,出口市場物流與供應鏈規劃成為他們新的挑戰。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迥然不同的貿易法規與社會環境,同時由于出口市場的物流過程較長,制造商對時間和供應鏈安全的控制遠遠難于中國本地市場的物流管理。
從具體流程來看,出口物流共包含了五個環節:首先,從工廠提貨,安排國內運輸;其次,進行出口關務的處理;第三,安排空運航班或海運船期的艙位,進行定艙,與航空/海運公司約定好,安排出運;第四,到達目的地后,安排當地的清關;第五,在目的地進行送貨上門。“這是門到門出口物流的完整流程,也是第三方物流公司(3PL)最希望介入的業務。”嘉里大通物流國際貨代事業部總經理吳海東表示,在實際運作中,像嘉里大通物流這樣的物流公司比較多介入前三個環節,后兩個環節通常由收貨方指定當地的清關行和物流公司運輸,并不由發貨方(出口制造商)所掌控。
與其它產品相比,電子產品出口物流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對時限的要求非常高,出口的電子產品交貨期通常很短,因此在出口過程中需要快速的運輸響應,同時由于產品貨值較高且產品本身特點對運輸環境有一定要求,這類產品在出口物流中多采用空運的方式;二是需要及時反映貨物的在途狀態,對IT系統的要求較高,出口廠商需要通過IT系統及時了解貨物已經到了哪里,處于什么狀態,預期什么時候能到達目的地。“對于我們所提供的從提貨到清關到安排出運等各環節,客戶都有KPI指標進行考核,其中最嚴的指標還是對時間的要求。”吳海東指出,在電子產品的出口物流管理中,突破時間瓶頸有三大要訣。
要訣一:穩定生產計劃,及早安排艙位
電子產品出口物流運作中最大的瓶頸是航班的艙位。“特別是在旺季,市場上出口貨量大增,航班的艙位非常緊張。”吳海東認為,航班艙位是影響出口物流順暢運作的最關鍵因素。
他分析指出,造成航班艙位緊張的最根本原因是電子廠商的生產有時不穩定。他說:“電子廠商生產不穩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這個行業的市場需求多變,電子廠商必須跟隨市場變化進行及時的生產調整;二是電子廠商出口到一些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為保證收到貨款,廠商通常會在信用證得以確認之后才安排生產,而從信用證確認之后到交貨這個時間段非常短,造成了電子廠商生產的不確定性,進而也影響了接下來的出口物流。”
針對這一問題,吳海東建議,電子廠商一方面要盡可能消除非常規性變化的因素,最大程度地穩定生產;另一方面要與出口物流伙伴保持密切溝通和及時的信息傳遞。“一些客戶會提前將他們的生產計劃與我們共享,這有助于我們及早為他們確定運輸資源。”他說。
吳海東進一步指出,物流廠商在航線規劃方面的經驗對于解決這一問題非常有幫助。他舉例說,以歐美市場為例,正常情況選擇直航航班,但是直航航班艙位量在旺季時明顯不足,而且直航的價格通常比較貴。“轉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艙位量容易得到保證,在價格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
”他說,“轉運航班的關鍵在于一定要銜接好,才會保證時間的節約,在這一方面貨代公司對出口航線的規劃經驗和實力非常重要。”
此外,定期包機也是解決艙位緊張的手段之一。據吳海東介紹,包機通常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定期包機;二是淡季不包,旺季安排包機;三是根據臨時性需求安排包機。“物流供應商根據客戶生產的實際需求和生產特點選擇包機的方式,以解決艙位緊張的問題。”他說。
要訣二:重視與海關的關系,加快關務處理
關務處理是提高出口物流運作效率的另一大瓶頸。“中國出口控制很嚴格,要求文件齊備,如果配合不好將直接影響貨物出運。”吳海東認為,加快關務處理的唯一方法是擁有一批有關務經驗的員工隊伍,不斷提升自己在海關方面的信譽,重視與海關的關系。
在關務處理方面,今年中國海關開始實行新的分類管理辦法,將報關公司分為AA/A/B/C/D五個級別。AA類和A類企業報關享有優惠政策,而對C類和D類企業,海關則將采取嚴密的監管措施。目前沒有一家物流公司能夠申請AA類,因為只有在A類資質運行一年以上才能申請AA類資質。“對于制造商來說,選擇與較高類別的物流公司合作將可以享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吳海東表示,目前嘉里大通物流正在全國各主要口岸申請A級企業。
此外,物流公司的操作經驗和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關系也非常重要。“很多電子產品出口時需要進行商檢,特別是帶有電池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通常需要提供符合運輸條件的鑒定證書以及出示非危證明的鑒定證書。”吳海東指出,這些環節通常涉及國家政府部門,當交貨時間緊急時,配合上不易掌控,“但物流公司的操作經驗及與政府部門的關系,將可以幫助電子制造商得到一些優先的處理。”
要訣三:工廠規劃考慮物流因素,選擇合適物流伙伴
及時定艙和高效的關務處理可以加快電子制造商出口物流的運轉,但在某些時候,物流運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也與電子制造企業工廠的地理位置有關。“很多公司在選擇工廠地址時,比較多考慮當地的土地優惠政策、人工成本或其它一些因素,沒有充分考慮物流環境的影響。比如出口物流會涉及國際航班或海運航線,如果只為了省人工和土地成本而選擇偏遠地區,當其出口量很大的時候,物流運輸就成了難題。”吳海東建議,“電子廠商在進行新的投資規劃時,一定要把物流因素考慮進去,而不僅僅是當地的一些特殊政策。”
此外,選擇合適的物流伙伴也是保證出口物流高效運作的關鍵。在選擇物流伙伴方面,吳海東指出,有三個考慮重點:一是基于關務處理的瓶頸,要選擇在中國本地操作有一定實力的公司,“他們的關務處理能力通常比較有優勢。”二是要選擇在目的地有很強代理網絡的公司,“根據公司的定位和出口的目的地來選擇具有地區資源優勢的物流公司”;三是物流公司的IT系統要健全,“信息是高效運作的最基本保障,物流公司的IT系統能否及時反映出運狀態和貨物信息,對變化快速的電子行業來說非常關鍵。”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