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魯建華部長助理在“2008國際貨代物流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2008-6-19 13: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二○○八年六月十六日) 

  
  各位嘉賓、各位代表:
  很高興參加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國際商報社聯合主辦的“2008中國國際貨代物流發展論壇”。我謹代表商務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對與會代表為我國國際貨代物流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表示誠摯的謝意。借此機會,我想簡要介紹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
  一、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貿易順差逐步減少,實現全年目標仍需努力
  今年1—5月,全國進出口總額10120.8億美元,同比增長26.2%,比2007年提前兩個月突破1萬億美元。其中,出口5450.6億美元,同比增長22.9%;進口4670.3億美元,同比增長30.4%。累計貿易順差780.3億美元,同比下降8.6%。就貿易方式而言,一般貿易出口增幅回落,貿易順差呈現負增長。今年1—5月,我國一般貿易出口2480.5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順差91.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4.5%;加工貿易出口增幅回落,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今年1—5月,我國加工貿易出口2659.2億美元,同比增長17.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順差1109.1億美元,同比增加22.3%。我國對傳統市場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對美國、歐盟、日本出口分別增長9.1%、27.4%和13.8%;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迅速,其中對東盟、巴西、南非出口分別增長32.6%、84.3%和31.1%。盡管我國出口仍然保持增長,但總體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個百分點,呈現放緩勢頭。這種趨勢的背后,表明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許多不利因素,如外部市場需求下滑、進口價格上漲、成本大幅上升、貿易摩擦加劇、美元貶值加快等。從全年看,出口增速總體呈回落態勢,企業經營壓力可能進一步增加,出口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因此,我們要密切關注國內外市場形勢的變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全年出口平穩增長,加快推動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對國民經濟貢獻進一步提高
  隨著社會分工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物流已滲透于生產和流通的各個環節,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物流業發展的幾項重要指標,我國的社會物流總費用、社會物流總額、物流業增加值及占GDP的比率均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18.2%,占GDP比率為18.4%。社會物流總額為75.2萬億元,同比增長26.2%。物流業增加值為1.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占GDP比率為6.9%,對國民經濟貢獻進一步增大。
  我國物流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也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07年,與物流業相關的交通、倉儲、配送、郵政等固定資產投資為1.4萬億元,同比增長17.4%。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1億標準箱,同比增長21.5%。貨運總量達225.3億噸,同比增長10.7%。
  盡管我國物流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的物流成本高,約占生產成本的40%,占GDP的20%,分別高出發達國家的30%和10%。二是我國大部分國際貨代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國際化程度較低,綜合競爭能力較弱。以經我部備案的國際貨代企業為例,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只有20家,占0.1%,而76.3%企業的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下。
  從國外物流企業發展歷程看,今后,中國的物流業應該向更加社會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物流企業要走組織化、系統化、程序化的道路,并在業務流程上與服務對象對接,更加注重履行環保、職工保護等社會責任。加速制造業、商貿業、農業與物流業的融合、聯動發展。物流企業的服務方式也要逐步過渡到整合運輸、倉儲等供應鏈各環節多種服務的第三方物流。
  三、我國國際貨代行業健康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在這30年里,國際貨代業作為對外貿易不可或缺的一環,不斷成長、不斷發展、不斷壯大。據商務部統計,自2005年4月1日實施《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備案(暫行)辦法》至2008年5月底,全國共有16199家國際貨代企業依法辦理備案手續,其中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企業6237家。今年前5個月,共有2116家國際貨代企業依法辦理備案手續,比2007年同期增長13.8%。這些企業中也有像中遠、中海、中外運等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昂首走向世界的國內外知名企業。
  同時,貨代市場的對外對內開放,對我國國際貨代企業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壓力顯而易見,挑戰迫在眉睫,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要積極適應國際貨代物流業發展的新形勢,充分發揮自身具有的本土資源優勢,加快轉變經營管理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參與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的國際合作與競爭,在競爭中贏得新優勢,達到新水平,實現新發展。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和地方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成立以來,積極主動履行協會職責,在維護會員企業合法權益、促進行業有序發展、為政府管理工作建言獻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揮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績應予充分肯定。
  商務部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的發展,積極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進一步完善現行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支持各級貨代協會更好地發揮橋梁作用,促進我國國際貨代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最后,我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