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鋼鐵流通業向鋼鐵服務業轉型是必然趨勢
2008-6-18 14:20:00 來源:世華財訊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鋼鐵服務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中國快速崛起,從長遠發展看,鋼鐵服務產業是陽光產業,傳統的鋼材交易市場面臨由傳統貿易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
綜合媒體6月17日報道,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鋼鐵服務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中國快速崛起,那么傳統的鋼材交易市場如何適應鋼鐵服務業的發展,業內人士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鋼鐵服務業是伴隨著現代服務業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以上海為例,隨著上海“四個中心”發展現代服務業國家戰略定位的確立,上海提出“四個著力”轉變,現代服務業得到高度重視,這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上海地區的鋼鐵服務業已經形成幾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產地型,主要圍繞鋼鐵生產企業,如寶山區域,圍繞寶鋼打造精鋼基地,形成上海北郊鋼鐵服務產業圈;二是消費地型,主要圍繞制造業工業帶,如上海的松、金、閔,嘉定的沿江沿海工業帶,浙江的甬、臺、溫工業帶,江蘇的蘇、錫、常工業帶;三是交通樞紐型,主要以港口、鐵路為主,如在長江沿江、環渤海港口等,建立鋼鐵服務業基地。上述有的具有復合型特征,更具發展潛力。
應該看到,傳統的鋼材交易市場面臨由傳統貿易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這里確實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目前傳統的鋼材交易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中國鋼鐵流通企業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自發形成的。企業數量多、散是鋼鐵流通業發展初級階段的特征,就上海來說,據不完全統計,從事鋼鐵貿易的企業在7,000家左右,鋼鐵市場達60余家,注冊在上海的鋼鐵電子交易公司已超過20多家。企業的規模小。初步統計顯示,上海鋼鐵貿易企業年貿易量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占鋼貿群體的比例不到1.5%,年貿易量超過50億人民幣的企業,占鋼貿企業群體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梢娔壳颁撹F流通業分布過于分散。所以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的鋼材交易市場要適應現代鋼鐵服務業,還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同時也應該看到,傳統鋼鐵流通業向鋼鐵服務業轉型已是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同樣存在不少課題,有待于去探索,去研究,去解決。
目前上海鋼鐵服務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上海鋼鐵服務業發展缺乏全局性的科學規劃,如鋼鐵交易市場存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情況;二是上海鋼鐵服務業市場信息不夠流暢,市場主導不強;三是產業集中度低,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四是鋼鐵服務業與上下游之間的協同發展效應不高。
不過,這些存在的問題正在逐漸解決,一批現代鋼鐵服務業中心正在崛起。比如說,2007年8月16日,一個規模大功能全的鋼鐵服務業中心在寶山鋼鐵物流商務區成立。上海國際鋼鐵服務業中心位于上海寶山區,占地347畝,規劃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左右,是一個功能多、服務齊全、規模初具的國際化鋼鐵產業資源交易中心,是精心構建集交易平臺、金融平臺、信息平臺、物流平臺、會展平臺為一體的國際鋼鐵服務業中心。作為融合鋼鐵產業集群的鋼材市場,傾力打造鋼鐵交易商務平臺。目前已經吸引了100多家鋼貿企業入駐。入駐的業內領軍企業有上海鋼宇集團、上海均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巨盈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巨立鋼管有限公司、上海海泰鋼管(集團)公司、上海商德物資公司、上海宵龍鋼板有限公司等等,上海鋼聯商務電子有限公司還在這里開了一個網上現貨鋼材超市。
現代鋼材交易市場要適應鋼鐵服務產業發展的趨勢,根據業內人士從事鋼材市場管理的經驗和實踐,感到最重要的是“業態提升、誠信規范、服務創新”!皹I態提升”是鋼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誠信規范”是企業提升自身品質、規范經營行為、培育服務品牌的過程;“服務創新”需要企業結合自身發展條件明確定位,形成個性化的經營、服務模式。這是因為今后鋼鐵服務產業將呈現集群發展趨勢。地區集群、區域集群和中心城市集群,作為發展國家戰略定位,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上海具備打造鋼鐵服務產業集群天賦,地處寶山的鋼領國際鋼鐵服務中心正是適應發展的趨勢,而正在逐步形成集鋼鐵、分銷、交易、金融、信息、會展等相關配套服務齊全、具有較強拓展性的新型鋼鐵服務產業鏈。此外,企業的經營模式更具個性化。產業鏈的互動性更加完善,以科學發展觀,創造和諧環境,如果昨天是競爭對象,今天應該是合作伙伴,廠商之間互動,商流與物流互動,代理分銷的互動,內外貿互動,各類要素之間的互動,管理技術的互動,人才的互動,這一切都將有利于鋼鐵服務產業的形成壯大和可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對中國鋼鐵服務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從長遠發展看,鋼鐵服務產業是陽光產業。中國的鋼鐵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年粗鋼產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每年有5億噸鋼材需要流通,為鋼鐵服務業構筑巨大的平臺,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不能同中國比擬的。然而,從鋼鐵服務業這一產業來看,起步較晚,屬于一個新興產業,還處在萌芽狀態,需要政府、社會、相關行業,特別是需要業內企業關心、愛護、研究、實踐,加強鋼鐵服務業企業與鋼鐵企業的合作,實現聯動,推動和促進鋼鐵服務業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