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成企業信息化加速劑
2008-6-17 12: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被提出來的,指的是對企業內部及與外部發生緊密聯系的所有業務活動的統一管理,包括人力資源、財務、訂單、采購、計劃、生產、庫存、運輸、銷售、服務在內的所有企業業務活動。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競爭動力從“產品制造推動”轉向“用戶需求拉動”,由最終用戶的需求決定整個鏈條上的企業活動趨向,供應鏈管理的發展隨之從企業內部活動管理擴展到相關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內部活動和相互聯系活動的管理。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低,決定了現代企業的發展命運。
信息化四個層次
信息化進程應該由里而外,由企業核心業務活動信息化向整體業務活動信息化發展。企業信息化建設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企業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在這個階段,企業著力構筑信息化所必需的軟硬件設施、平臺,包括網絡硬件、操作系統和數據庫軟件等等,搭建起信息化基礎平臺。
第二個層次是企業各核心部門的信息化。從計劃、財務、生產等部門入手,逐步建立起部門級的應用系統,以滿足企業最低的信息化管理需求。這些系統相互之間相對獨立,短時期內適合本部門業務管理需求。但由于數據獨立存儲,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彼此異構,業務之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換,在企業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各種矛盾就會凸顯,例如訂單、計劃與生產無法協調控制,庫存量不能有效減少等,由此就發展到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第三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是企業內部生產活動之間的有效互聯。通過內部同構的軟硬件平臺實現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協同操作,這種基于企業內部范圍的管理最終對計劃需求量、安全庫存量、采購提前期、采購批量、采運方式、采購價格、市場行情和供應商等進行準確的分析和設定,體現了對企業管理的事先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思想。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通過業務拓展、調整產品結構,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流通活動,企業間的分工細化,協作增強,市場競爭不再局限在單個企業之間,而是企業群與企業群、產業鏈與產業鏈之間的競爭,業內隨之出現了諸如“虛擬企業”、“動態企業聯盟”、“經濟資源聯合體”之類的名詞。無論名稱如何改變,其實質就是:在最終用戶需求的牽引下,由多個企業縱向聯合形成一種合作組織形式,通過信息技術把這些企業連成鏈條或網絡,把鏈條上各節點的資源有效整合并互動管理,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來完成單個企業所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這就是企業信息化的第四個層次。
現代供應鏈管理
狹義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位于企業信息化第三個層次的后期階段。在該階段,企業內部的原有業務模式成為以“e化管理”為手段的企業發展前行的羈絆。“基于部門”的業務方式被“基于過程”的業務方式所取代,通過對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設計和控制,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轉變為供應鏈的上下游關系,旨在提高供應鏈中各環節的效率和效益。換言之,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不是企業原有業務流程的簡單“e化”,它將徹底改變原有的企業管理思想和業務流程,按照產品生產的各個工序縮短單產品生產周期,加大產品質量控制力度,提高產品準時交貨率,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縮短產品下線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現代供應鏈管理把整條供應鏈上的活動作為一個連續的、無縫進行的過程來加以規劃和優化。把整個鏈條中各環節的規劃工作集成在一起,而不是按照活動功能分隔開來,這就要求企業根據管理需要進行業務重組和流程再造,依照“用戶需求”和“流程管理”的思想對企業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機制、管理基礎、業務流程、組織結構和管理規章制度進行改造,優化關鍵業務流程,根據“木桶理論”,不斷找出供應鏈上“最短的那塊木頭”并進行優化,這樣就能夠提升整條供應鏈乃至整個企業的競爭力。
在經歷了這個階段后,企業就邁入了信息化的第四個層次。各企業的內部供應鏈在經過市場的第二輪整合優化后又形成了利益共享、分工更細、聯系緊密的產業鏈。因為在全球化激烈競爭中,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單槍匹馬是無法勝任的,以往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將成為過去,只有依靠分工協作才能生存。如果沒有完善的信息交互、協同商務機制,這條產業鏈上的節點還是彼此獨立的信息孤島,不能夠成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所以在整合了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后,這個階段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就是整合企業間的信息孤島問題。這種廣義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進一步弱化了企業間的邊界,建立起一種跨企業的協作,以此來追求和分享市場份額。企業間供應鏈通過網絡平臺和網絡服務進行企業間商務合作,合理調配企業資源,加速企業存貨資金的流動,提升了供應鏈運轉效率和競爭力。由于基礎設施完善,企業信息化準備就緒,企業間協同電子商務有望在此階段得到飛速發展。現代供應鏈管理對于那些有遠見、信念堅定的企業,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機會,能夠經過供應鏈管理的“涅磐之火”的洗禮,“e化”后的企業終將自由翱翔。
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合理地設計和利用供應鏈中的“三流”,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庫存量和流動資金,而且提高了企業快速的反應能力,有利于企業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