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懼越南經濟危機
2008-6-17 11: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從上月未越共總書記農德孟在事前沒有預告的情況下匆匆來華訪問之后,國內媒體開始關注越南國內的經濟危機,逐日增多。尤其是上周二滬深股市大幅震蕩下跌之后,國內諸多媒體更是將滬深股市大震蕩與越南經濟危機作直接聯系。有的媒體就此仍覺不過癮,干脆重提10多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拿今天的越南盾對比當年的泰銖,斷言新一輪亞洲金融危機可能重現,紛紛猜測越南“經危”會否傳染至中國大陸。于是乎,某些報章煞有介事,好不熱鬧,卻難得要領。
斷言越南“經危”撼不動中國,先從越南的“盾”不同于泰國的“銖”說起。今日越南盾大貶值與當年泰銖大貶值引爆亞洲金融危機,雖說都始發于金融領域,但二者機理大不相同,國內媒體不必見刮風就斷言下雨,國內民眾更不必擔心越南盾大貶值會波及人民幣跟進大貶值。還有,越南的CPI失控也不等于中國的CPI將隨之失控。
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積累的越南“經危”反映于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股市抽瘋:大漲,一年內市值膨脹15倍;大跌,幾個月內總市值跌掉六七成。物價上漲失控,由米價領頭,越南CPI環比上漲至上個月,漲幅超過25%。越南盾持續貶值,有錢人搶美元購黃金,動搖越南“國本”。本幣貶值、物價失控,引發越南尤其是越南南方罷工潮一波接著一波,而罷工導致社會失穩又引發各界對革新開放的諸多質疑和爭論,影響到越南的政治穩定。
由上所見,越南眼下的經濟危機一望所見是因經濟上——尤其是金融調控政策出問題所引發,可它只是面上的問題抑或矛盾表象。稍作深究,它是越南轉型進程中,諸多歷史積累及新生社會矛盾的一次階段性爆發。矛盾所及:包括自由經濟進程過快,對外開放市場幅度太大超越了宏調能力,政改過于激進打破了原有的、相對堅硬的中央集權體制而致使政令不暢,腐敗、物價、民生等困惑互相交織……以歷史眼光觀之,這是越南革新開放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過程陣痛”——性質仍屬國家的“轉型之痛”。
如是,越南與泰國不能簡單劃等號。別的都不論,單就越南黨及政府現對社會資源的掌握程度,別說當年的泰國,就是今天的泰國,依然難以相提并論。同樣,中國黨及政府對資源掌控程度,越南同樣望其項背。越南欲化解當下經濟危機,其要旨首先在于穩定越南盾。值此緊要關頭,農德孟匆匆前來北京,用意盡在不言中……
論及越南“經危”會否波及到中國?逐步影響難免有,但不足以撼動整個中國經濟大盤。從“技術層面”講——打個“體量”比方,越南經濟若視作一只蝦,中國經濟就猶如一條龍。而從政治上講,得益于30年積累之經驗與教訓,受益于中國經濟積累于國家抗風險的能力(量),以“穩”字當頭,講究循序漸進的中國改革開放,以及在此大框架下所反映的宏觀調控能力,越南的這點“風浪”對中國不足懼,卻有教訓可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