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為企業培養更多更適用的物流人才

2008-6-17 9: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訪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常新英女士 
□ 特約記者張渺 本報記者馮晶 
    近年來,我國物流職業教育發展迅速,為物流企業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作為物流職業教育的全國性社團組織,如何使物流教育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物流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和方向將是怎樣的?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常新英女士。 
    《現代物流報》:隨著物流業的發展,物流人才教育逐步升溫。一個行業的發展與壯大,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物流職業教育的社團組織,請您先介紹一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 (簡稱物流委)的基本情況。 
    常新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是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領導下的全國性社團組織。物流委的前身是現代物流研究會,創立于2006年6月。2007年12月經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批準正式成立物流專業委員會。 
    物流委旨在團結全國各物流類院校和企事業單位,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貫徹黨和國家關于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物流職業教育理論研究、課題研究、實踐教學課程開發、專業教師培訓,宣傳推廣先進的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協作,推動物流相關領域產學研的有力結合。為發展我國物流教育事業,促進物流教育教學改革,為物流企業培養更多、更適用的物流人才貢獻力量,為全國物流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會員單位數量已由成立之初的61家發展為現在的105家。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辦有會刊《物流理論與實踐》,建有專門的網站http://www.wlwyh.cn。(下接A2版)
(上接第1版)
    《現代物流報》:現代物流業是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起來的朝陽行業,需要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常新英:是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涉及物流管理教學的職業院校僅有數十所。近年來,我國已有近千家職業院校開設了物流專業,物流職業教育方興未艾。但接受過物流職業教育的人數還遠遠無法滿足我國物流產業日益增長發展的需求。如何更好的從教師、教材、教學計劃、教學模式、學生培養目標等方面入手,降低物流教育的盲目性,有效的整合物流教育資源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物流職業教育亟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物流委正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現代物流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在物流教育方面有哪些優勢資源?
    常新英:可以說資源相當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物流委具有相當豐富的專家資源優勢,據不完全統計,我們的會員單位當中,具備高級職稱的雙師型物流教師有上千位,他們當中有很多還是教育部物流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委員。有機械工業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等眾多出版社會員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有上海環眾物流有限公司、北京聯想傳奇公司等一大批企業會員的緊密合作,有自己的網站,這些都為委員會保持先進的發展思路和會員服務提供了保證。
    另外,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資源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來的物流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物流委與北京聯想傳奇有限公司合作,于近期開始搭建惠及全體會員的物流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屆時,廣大會員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將擁有和共享更多的優質資源,相信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物流職教事業的發展。我們的宗旨是貼近學校、貼近企業、為會員服務,將通過舉行定期的各種交流活動使大家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現代物流報》:能否介紹一下物流委的工作?
    常新英:首先是我們的會員單位數量不斷增多,這標志著有更多的院校已經攜起手來,共同有更多的院校在為我國的物流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其次,已經在會員范圍內掀起了科研的熱潮,到目前為止已經承擔了三項國家級課題,十二項省級課題的研究工作,有些課題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第三,已經在會員學校內掀起了物流教學改革的熱潮,從教學目標到教材,從教學方法到教學模式,從評價指標到評價結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力促進了職業院校的物流教學水平的提高和發展。第四,為我國物流職業教育的標準化做了應有的貢獻,到目前為止,已經組織會員單位編寫了一套質量較高、較適用的物流系列教材,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質量更高的行動導向系列教材正在組織編寫當中。
    《現代物流報》:開設物流專業的學校越來越多,您認為我國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常新英:物流職業教育首先要從思想觀念、培養目標、教學管理體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全面進行改革。我認為構建科學合理的物流學習領域,要緊密結合物流企業的需要,尤其是在學生社會品質培養的力度上要加大做強。
    其次要加強物流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目前,我國物流職業教育教材種類不少,高水平教材還不是很多,不能反映物流發展的前沿。加強高水平物流職業教育的教材建設,開發出更加貼近現實的教材勢在必行。
    第三,要造就和培養一大批物流專業骨干教師,充實和壯大物流師資隊伍,吸引優秀人才從教,并確保現有教師隊伍的穩定是一個關鍵問題。只有具備廣博與精深相結合的知識結構和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才能適應物流教師工作的需要。
    第四,加強和規范物流人才崗位業務培訓和物流在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建立健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如物流操作師、倉儲工程師、配送工程師等職位。所有物流從業人員必須接受職業教育,經過考試獲得資格后,才能從事有關的物流工作。
    第五,國家應加強扶持職業院校發展的步伐,尤其是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政策扶持。目前保障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的金融政策如貸款政策還沒有到位,制約了教育的發展。
    《現代物流報》:請您展望一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的發展前景。
    常新英:近幾年,我國物流需求規模日益擴大,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加快。2007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54萬億元,同比增長18.2%.與之對應的,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8.4%,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只有10%左右。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是適用型人才不足。我們作為教育機構,有責任也有義務為黨和政府分憂解難,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好更實用的人才。
    我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我們的工作,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