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杭州跨出西湖邁向錢江時代

2008-6-16 13: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30年前,或許人們可以將杭州等同于西湖。

    30年后,西湖可能已無法代表杭州。

    近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在調研杭州蕭山區和濱江區時公開表示,在未來30年內,杭州將沿著錢塘江興建10座新城。從上游到下游,江北岸依次為——之江新城、錢江新城、城東新城、下沙新城,江南岸依次為——湘湖新城、濱江新城、錢江世紀新城、空港新城、江東新城和臨江新城。

    據記者了解,這10座預計可容納400萬人口的新城都將建成緊湊型的新型城市,高樓比較多,但樓與樓之間密度則會比較低。

    在王國平的構想中,要成為頂尖級“造城”高手的杭州,它的城市格局也將由“三面云山一面城”轉向“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歷史的發展規律使然,杭州發展到這個階段,必然需要越過錢塘江,新的板塊也將就此崛起,而杭州國際大都市的態勢也終將形成。” 6月10日,浙江省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卓勇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個不僅以西湖,還以錢塘江為紐帶的新杭州,正在人們期待的視野之中。這座多年因西湖的秀美而被解讀為“小家碧玉”的城市,此次或許能夠從錢塘江的洶涌中,重塑其大氣的一面。

    困于西湖

    不久前結束的杭州圣火傳遞,傳遞路線是圍繞西湖進行,杭州城市與西湖密不可分的關系由此可見一斑。而那句千古傳頌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早已將杭州與西湖之美融為一體。
    
    “只是,所有美的事物都是有缺憾的。就像芭蕾舞很美,但一定會造成雙腳的畸形。”在杭州一家媒體工作的許靜嫻這樣對記者說。

    “這么多年了,整個城市就是以這個西湖為賣點,一點改變都沒有。”前不久,東西方藝術家協會(紐約)副會長陳竟到杭州出差,在當地買了一份地圖后大為感慨。西湖處于整份地圖的最中間,似乎它就是城市的中心。

    據卓勇良介紹,周長總共只有15公里的西湖,它的另一邊是山。之前,因為經濟不發達,大家只能在西湖的周邊建設民房與基礎設施,由此形成了如今城市布局的概貌。杭州城只能算是沿著半邊的西湖在做文章。

    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進行城市發展,必然會受到眾多的限制。在許靜嫻眼里,西湖周邊每平方米六七萬元的房價,是為享受美景而必須付出的代價。

    高昂的房價,使西湖邊上的商品房注定只能是少數人的樂園。當西湖的美麗逐漸演變為城市不可承受之重時,這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絕不是條利好消息。

    而杭州市發改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吳九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除了土地資源,城市交通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同樣是緣于以西湖為中心的城市布局與急劇發展的城市規模之間沖突的日益加大。

    杭州市目前常住人口已接近800萬。據統計數字顯示,到2006年年底,杭州市機動車總量為26萬輛,每百人擁有量為13輛,而香港每百人擁有量僅為7.8輛,杭州高于香港67%。機動車擁有量的急劇膨脹,對杭州的交通狀況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并因此蔓延到了原本寧靜的西湖。

    在上下班高峰期,不少機動車借道西湖風景區,造成西湖到處都是機動車的狀況。對于風景區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多游客因為在西湖附近打不到出租車而心生抱怨,這對著力打造風景旅游勝地的杭州來說有不小的負面作用。

    為此,杭州大力開展公共交通建設,是國內為數不多開展BRT(快速公交)的城市之一。只是在當地市民眼里,BRT卻成為一個“如果不趕時間,倒可以選來坐著看風景”的“慢行”工具。

    無論是從土地資源、交通壓力,還是居民生活、城市未來發展方面看,死守西湖似乎只能捆住自身的手腳。

    “如果杭州一直局限在西湖周邊這60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的話,一定是沒有發展空間的。” 吳九奇表示。

    興于江河

    在外界看來,此次杭州提出的造新城計劃,預示著杭州城市未來發展將主攻錢塘江區域,這將把杭州城市發展推進到“錢塘江時代”。其實,據吳九奇介紹,打造新城這一提法由來已久,只不過這次邁的步子更大更快了。

    在2001年,蕭山、余杭撤市并入杭州市后,杭州市區總面積達到了3086平方公里,巨大的資源條件,提供了拓寬發展的空間,也為杭州市將城市中心東移,從“西湖時代”跨入“錢塘江時代”打下了基礎。此后錢江新城開始興建,定位是杭州的CBD以及新的市政中心。

    錢塘江兩岸以前比較荒涼,經濟也不發達。此番大力建設與當年上海發展浦東的戰略頗為相似。

    “在規劃建設時,就是把錢塘江看作黃浦江來操作的。我們去上海的陸家嘴考察,吸取了他們的經驗與教訓。”吳九奇說。

    此前的錢江新城以及后來的居住區錢江世紀新城,是在錢塘江地區布的兩個點,如今的規劃則是將點的數量增加到了10個。

    “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一定是以點的形式,點和點之間慢慢地填滿,然后就能形成一個帶,沿著錢塘江帶狀展開。”卓勇良向記者解釋說。

    并且在他看來,未來杭州的城市布局將形成一個大的圓形的態勢。因為圓形城市是最經濟的,可以用最小的邊長來圍成最大的面積,形成有效的經濟輻射。

    據記者了解,10座新城將依托既有的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在定位上有不同的特點與側重。

    蕭山空港新城依托的是機場資源。“該機場比江蘇省所有機場加起來的客運量、貨運量都要多”,吳九奇展望道,“這個機場總面積為10平方公里,而其發展的運輸、物流、保稅區、服務等配套設施將有20平方公里”。

    還有一些新城則是從原有的工業園區轉變而來的,如濱江新城、下沙新城。

    “江”時代的來臨,并不以 “湖”時代的終結為目標。

    將要興建的10座新城將繁榮錢塘江兩岸,而原先以西湖為圓心發展的老城區,也并不會在此輪發展中被邊緣化。四年前通車的連接西湖與錢塘江的新城隧道,使得西湖到錢塘江的車程從40分鐘縮短為15分鐘。交通設施方面的改善是新城發展的一個基礎,也將兩者聯系得更為緊密。

    “新板塊的崛起,還是要依托杭州本身,這樣才會有規模效應,發展成本也低。在未來,將是多個地區抱團形成杭州大都市的態勢。”卓勇良表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