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蘭山追求科學發展之“尖”
2008-6-16 13: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擁有全國最大的板材產業集群,但企業單體規模小,產品檔次不高;擁有全國最大的肉制品生產基地,但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優勢不強;擁有居全國前三位的批發市場,但周邊“群狼”環伺,改造提升任務緊迫……
在始自年初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活動中,臨沂市蘭山區上上下下被查擺出的問題驚出一身冷汗。在這次活動中,該區查擺出不適應科學發展、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817個,原原本本向群眾公示,公開承諾,落實責任,限期整改。
對此,蘭山區委書記李沂明說:“蘭山的確有不少‘尖’,但要推進全區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認真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發展理念和方式,一心一意追求科學發展之‘尖’。”
5月16日,在蘭山區義堂鎮千山木業有限公司的廠房里,數條生產線快速運轉,空氣中嗅不到什么刺激氣味。企業負責人高以春說:“我們建成了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現在生產用的全部是綠色環保膠。”
蘭山區是全國最大的人造板生產和銷售集散地,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但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生產的多為中低檔產品,資源能源浪費嚴重,相當一部分環保不達標。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活動,給該區板材業加速改造提升帶來契機。關停淘汰規模小、污染重的企業200多家,有1500多家小板廠轉產,同時引導企業轉向規模化、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該區的板材產業正由“鋪天蓋地”向“頂天立地”轉變,由“群狼經濟”向“獅虎經濟”轉變,其中,新港木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覆膜建筑模板生產企業,全國優質人造板生產基地也花落蘭山。
板材業整治是蘭山區加速產業換檔升級的縮影。依托產業優勢,蘭山區確定了打造食品、板材、有色金屬加工三大產業基地的思路,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構筑產業高地,利用兩年時間實現三大集群產值過1000億元的目標,一個龍頭企業地位凸出、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新型工業格局漸顯雛形。食品集群龍頭金鑼集團實施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等高科技產品的研發,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純陰極銅生產技術開發項目,為金屬礦產零資源的蘭山區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立下汗馬功勞。據了解,科技進步在區工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超過80%。
今年5月,蘭山區西部核心商圈,相距不遠的天源物流園一期、華東板材市場二期工程相繼竣工。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現在蘭山區所在地,當時的臨沂縣就在全國率先建起批發市場,商品交易輻射全國,2007年成交額485億元,列全國前三。然而,隨著批發市場的繁榮發展,原有市場布局分散、業態落后等問題日益顯現。為促進批發城的可持續發展,蘭山人著手商貿批發與現代物流接軌,加快用現代物流改造提升傳統商貿物流業,再造商城新優勢。
按照現代商貿物流城總體規劃,蘭山區對分布在原市區的80多處市場大刀闊斧提升改造,整合歸并為十三個功能交易區和三個現代物流規劃區,同時加快批發市場向政府主導型、產地型、展貿型、外向型“四型市場”轉變。同時,蘭田物流、香江物流等應用GPS等現代科技的物流項目落戶,現代大商貿物流城的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如今,漫步西部商城,你會發現這里已不再是昔日摩肩接踵的集貿市場,購物環境整潔優美,產品檔次大幅提升,上百個全國知名品牌的全國或區域總代理云集。小商品城剛剛建成開業,就被省教育廳列為山東省教育用品采購基地,年可增銷售額60億元。商城每天有6000多次班車發往全國各地,年物流總額1500億元,其中電子交易占總交易額的30%。
6月10日,正在蘭山區南坊片區(北城新區)青年路散步的徐屯村居民李維民大爺,望著本村在柳青苑社區建設的居民樓一天天增高,心里樂開了花。包括他的老房子在內,今年全區舊城改造面積將達到400萬平方米。李沂明認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必須以人為本,讓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共享發展成果。”
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在蘭山同時成為不斷改善民生的過程。今年確定從十方面為民辦實事,涵蓋教育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社區建設、扶貧濟困等,一批關系民生的民心工程扎實推進,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完成校舍改造10000平方米,在全市率先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實現城鄉“雙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建成標準化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53個、標準化農村衛生室382個……南坊片區是全市最大的舊城舊村改造項目,該區把最好的位置留給群眾,保險、就業等方面更是最大程度讓利于民,贏得了民心,預計整個片區年內將回遷安置人口6萬余。(記者 王洪濤 通訊員 劉光華 潘月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