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港區將給廈門帶來什么?
2008-6-16 11: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滄保稅港區將推動廈門邁向國際樞紐港,幫助廈企“走出去”,促進對臺經貿
“我們也正在認真研究保稅港區,這是個新生事物。”當海滄保稅港區獲得國家批準設立后,廈門建發等大型進出口貿易與港口物流經營企業如是說。
廈門經濟特區,正如海關人士所言,特殊監管區域“品種”最為齊全,從保稅倉庫到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等等,什么沒有?到底為什么要爭取保稅港區,它究竟有何不同凡響之處,將為廈門帶來什么?這是廈門企業和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或者話題。
“習武之人,經脈打通。他的功力將會怎樣?”談到海滄保稅港區的獲批和建設,廈門國貿泰達物流的王總一句話非常到位。海滄保稅港區,其功能覆蓋了廈門目前所有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開放度最高,政策最優惠。
業內人士說,海滄保稅港區離國際上著名的自由港就差一步了。實際上,從上海到大連,廈門考察團的成員們都注意到,它們的保稅港區英文就是“FREE TRADE PORT(自由港)”。
保稅港區究竟是啥?
“境內關外”,邁向自由港
“境內關外”,這是對海滄保稅港區一個最簡單的解釋。也就是說,今后貨物到了海滄港,就相當于出口到了境外了。而境外的貨物進到海滄港,它還算是在境外呢。
這還解釋不了保稅港區的獨特性。因為保稅物流園區等特殊監管區也是這樣。保稅港區的獨特性就在于,別人有的政策它都有——保稅區不能有加工,保稅港區可以有;出口加工區沒有保稅物流,保稅港區有;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不如保稅物流園區,因為保稅物流園區實現了“區港聯動”,只要一次報關,一次查驗,而保稅港區不僅如此,還有其他更優惠的政策。例如,企業外商投資者的利潤、股息、紅利可以匯出境外,等等。
廈門考察團發現,上海和大連的保稅港區英文就是“FREE TRADE PORT(自由港)”。當然,我國的保稅港區并不是自由港。而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明確地說,其第三步就要發展成自由港。長期對自由港保持關注的原市計委主任鄭金沐說,廈門港今后就應該發展成自由港!
那么,保稅港區離自由港到底有多遠?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林民書教授給了我們一個說法——自由港指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出的港口,劃在一國的關稅國境以外。這種港口劃在一國關境之外,外國商品進出港口時除免交關稅外,還可在港內自由改裝、加工、長期儲存或銷售。但須遵守所在國的有關政策和法令。
林民書教授說,自由港與保稅港區的主要區別在:貨物進出自由港比較自由,而保稅港區實行封閉管理,貨物進出港受到海關嚴密監管,進出數量都要平衡,否則就要補交關稅,自由港對進出港貨物就沒有這種要求。
給廈門港帶來啥?
“胃口”大開,打造國際樞紐港
這么“高級”的海滄保稅港區,離咱老百姓好像很遙遠,其實不然。一談到它的好處,廈門港口管理局局長王勇軍就贊不絕口。
王勇軍稱,保稅港區有9大功能,僅以國際轉口貿易而言,它對廈門港就意義深遠。廈門港的集裝箱國際轉口的比例只有0.8%左右。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自由港,韓國釜山港的比重是44%,新加坡則高達80%!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三年努力,也才達到10%!如果海滄保稅港區用足用好優惠政策,大力開拓國際轉口貿易,吸引跨國企業來做國際采購和國際配送,廈門港打造國際樞紐港的愿望就不會落空。
就海滄港而言,硬件建設已經使其“胃口大開”——32個萬噸級泊位,其中7個10萬噸級泊位已經建成投產,在建的10萬噸級泊位還有10個。海滄港目前可以?渴澜缱畲蟮募b箱船,設計年吞吐能力1億噸,其中年集裝箱吞吐能力1000萬標箱。
如此大的“胃口”,必須有“軟件”配合以吸納充足的貨源;而有充足的貨源,國際班輪公司、全球物流公司就會趨之若鶩。
什么是“軟件”?目前世界港口已經脫離了純粹的“運輸中心”,正由以運輸樞紐及工業發展基地為特征的第二代港口,向以現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區域經濟發展重要基地為特征的第三代港口轉變。除傳統裝卸業務以外,第三代港口的功能要求在港區內或毗鄰港區建立相應的專門服務區域,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以有效地對來自全球物流鏈的各個環節加以整合,成為無縫銜接的一體。保稅港區的優惠政策,就是適應這個轉變的主力“軟件”。
將給廈門企業帶來啥?
通關便利,對國際市場做出快速反應
對于保稅港區這個新鮮事物,廈門企業到底能夠得到什么好處呢?王勇軍等業內人士說,且不說海關等口岸部門24小時特別服務,提高了企業通關效率,可以使得企業實現“零庫存”,其他好處還有很多。
首先,因為其是“境內關外”,進口商把貨物進到海滄保稅港區內可以保稅,也就是說暫不用交納關稅;而出口商把貨物出口到海滄保稅港區,就可以獲得“出口退稅”;保稅港區的企業互相交易,還不用交納消費稅和增值稅。精明的企業主一算就知道,在當前貸款這么難,利率又這么高的情況下,企業不僅可以減少資金占用,降低成本,還可以迅速回籠資金。
“國際倒爺”這個詞語可能不大好聽,但是很形象,很實用。也就是說,廈門企業可以對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做出快速反應——國際上供應充足價格又合適的貨物,趕快進口到保稅港區吧。打聽到哪里有稀缺,就可利用保稅港區內?康膰H班輪航線進行拆拼箱,趕快再把它賣出去。
因此,可以預見,海滄保稅港區一旦封關運作,不僅將吸引跨國公司來區內注冊做國際采購和分撥,還將吸引那些全球著名的物流公司來運營,國際班輪公司也將如影隨形。
其實,隨著廈門港與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的運作,世界前20位的國際班輪公司已經在廈注冊機構,廈門港的總航線已經有130多條,其中國際航線已經有60多條。
為兩岸“三通”帶來啥?
對接高雄港,構建大物流營運體系
海滄保稅港區的獲批,是在兩岸交流“春暖花開”的一個時間節點上。毫無疑問,它肩負著服務海西、促進對臺經貿的重任。那么,它到底將為兩岸“三通”帶來啥?
鄭金沐說得好,兩岸“三通”再快也有一個過程。就貨運直航而言,高雄港是自由港,海滄保稅港區封關運作后正好與其對接。也就是說,高雄港與海滄港的貨物往來今后就相當于“直航”。廈門一直致力于打造臺灣農產品在大陸的集散中心,這就更為便利。
而王勇軍等業內人士則稱,不僅如此,臺灣的輕工產品、化工產品等也可以在廈門海滄保稅港區聚集后向內陸集散。目前,鐵道部已規劃建設的廈門前場鐵路物流園區,輻射半徑1000公里,設計標準50年不落后,是東南沿海最大的貨物集散基地,與海滄港區相距約15公里。此外,福廈、廈深、龍廈、廈成等四條鐵路也在建設之中。這無疑有助于貨物由廈門通過京廣、京九鐵路向內陸集散。
業內人士稱,廈門港到高雄港僅165海里,貨運直航不到10小時。高雄港是臺灣貨運進出口的主要中轉港與集散中心,年吞吐能力達1000萬標箱左右,其中集裝箱國際中轉占50%左右,而福建每年有40萬~50萬標箱通過高雄港中轉。
海滄保稅港區如果重點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等業務,并積極拓展相關功能。由此,廈門港將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可把周邊乃至臺灣中小港口的貨源吸引到廈門進行國際航運中轉、配送,從而實現國家對廈門港的定位要求,把廈門港打造成為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重要的國際航運樞紐港。
【新聞資料】
我國7個保稅港區
1、2005年6月22日,國務院批準設立上海洋山保稅港區;這是我國第一個保稅港區,也是實行港口和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功能合一的運作模式創新區。
2、2006年8月31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設立東疆保稅港區是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舉措。
3、2006年8月31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建立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是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這一國家戰略的迫切要求。
4、2007年9月24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海南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定位是:建成環北部灣地區面向東南亞最為開放的航運中心和石油、天然氣、化工原料、漿紙、紙制品、公共貨物保稅倉儲、中轉交易的物流中心以及化工下游產品出口加工基地。
5、2008年2月24日,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獲國務院批準成第5個保稅港區。
6、2008年5月29日,國務院已正式下發文件,批準設立欽州保稅港區。爭取將欽州保稅港區建設成為大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
7、2008年6月5日,國務院批復設立廈門海滄保稅港區,是大力支持海西發展,促進兩岸“三通”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