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反彈 CPI再度承壓
2008-6-16 11: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盡管中國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5月份CPI數據中,食品類價格上漲了19.9%,與上個月的22.1%相比已經有所回調,但連日來各類農產品價格反彈又給后期物價帶來上行壓力。
在本周的前四個交易日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掛牌的玉米期貨每日都創新高,當地時間周四盤中創下的最新記錄725.40美分/蒲式耳,已比5月末高出21%,比去年同期高出85%。
豆類品種價格在過去半個月也全面反彈,CBOT大豆期貨本周在原油價格帶動下以驚人的速度挑戰今年三月份創下的歷史高點,截至北京時間昨日18時左右,該品種價格僅比其歷史最高記錄低50美分。豆粉期貨昨日更是創下了405.90美分/蒲式耳的最高記錄;而豆油期貨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也上漲了近20%。
食用農產品價格 三個月后再現反彈趨勢
國際市場的農產品價格反彈即使在中國國內受到控制的價格體系中也已經得到了明顯的反映。
由中國商務部發布的國內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在連續三個月的持續下跌后,本周再次反彈,漲幅達到0.6%。具體來看,除肉類價格仍舊下跌外,包括水果、水產品、糧食及蔬菜等農產品的價格全線升高。
對玉米等品種價格的上漲,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給出的解釋是今年以來持續的惡劣天氣減少了產量,以及石油價格走勢強勁給出有力支撐。而原油和農產品價格間的一條有力的聯系紐帶就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物能源可以作為石油的替代品。此次接近140美元的高位使得原油再一次證明其對大宗生產資料價格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有潛力成為原油替代品的農產品,價格走勢更是與國際油價亦步亦趨。 (記者游鋒華)
國儲收糖 白糖成唯一低價農產品
當市場再次被高價農產品圍繞的時候,所幸還能發現一個沒有上漲的品種,那就是:白糖。更令人欣慰的是,短期內白糖沒有大幅上漲的動力。
國儲收糖未推高糖價
昨日,國家啟動了第三次食糖收儲,中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擬聯合收購儲備用白糖60萬噸。收儲價格為3400元/噸。但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白糖期貨昨日依舊下跌,僅有2009年11月份交割的合約上漲0.48%。
而現貨市場上目前白糖價格在成本價附近徘徊。根據中國食堂網報價,昨日主產區南寧站臺價報3250元/噸,柳州站臺價報3230元/噸,較前日均無變化。西南地區的云南糖報3350元/噸,較昨日下跌20元/噸,國內的其他地區現貨糖價基本持平。而對于一些小型的制糖企業來說,生產成本已經高達3300元/噸。
雖然目前糖價低迷,但3400元/噸的收糖價并不能推高糖價。因為國儲收糖采用競價交易的方式,此次3400元/噸的收糖基準價格與目前的市場價格相差不遠,實際成交可能與市場價格差不多。
廣發期貨白糖分析師劉清力表示,“糖價低迷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內的白糖市場供過于求,如去年我國的產糖量為1200多萬噸,最終剩余60萬噸。今年的白糖產量大幅提高,目前的數據是全國白糖產量1458萬噸,僅廣西一地就有937萬噸的產量,因此目前商戶們都預期今年的白糖價格將維持低迷”。
中長期也有上漲潛力
但從中長期來看白糖價格有上漲的潛力。隨著天氣日漸炎熱,白糖消費量將增加,加上奧運會的召開,屆時白糖的消費量將大大增加。這一點從期貨市場也可見端倪,目前期貨市場上2008年交割的白糖期貨都在3500元/噸,而2009年交割的合約價格都在3900元/噸以上。
長期來看,隨著油價的上漲全世界的趨勢是將甘蔗轉為生產乙醇作為生物燃料,目前這方面走在最前面的是巴西。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甘蔗生產國,但該國今年以來不斷提高甘蔗生產乙醇的比例,根據該國媒體報道,巴西擬將2008/2009年度甘蔗產量的59%用來生產乙醇。而印度、歐洲等國家也在積極發展這一工業。如果屆時全球的白糖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可能帶來糖價的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