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大橋通車促慈溪家電產業加速轉型
2008-6-13 15: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個月前正式通車的杭州灣大橋,成為寧波慈溪小家電產業轉型的突破口。
5月1日,杭州灣大橋貫通。至此,家電零配件配套基地——寧波與上海的距離將大大縮短。而產業鏈飽和并亟待轉移的上海家電產業,以及物流優勢明顯的慈溪內陸無水港,也將聯系得更加緊密。
在業內看來,這也意味著,杭州灣大橋將使慈溪快速確立在浙江省承接物資流、資金流、技術流以及人才流的強勢地位。憑借這些優勢,慈溪將加快引進一批關聯度大、牽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在當地落戶。“實際上,也有利于慈溪小家電破解因人民幣升值壓力、原材料價格上漲、國際市場消費需求疲軟等眾多不利因素帶來的困局”。
實際上,4月末,在“慈溪中國小家電產業發展高峰對話”中,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對此困境表示憂慮。有企業表示,需要通過技術人才進行技術革新,提升產品品質,開發更有科技含量的產品。
然而,交通不便的慈溪市,技術研發、物流成本控制、人才引進上遇到很多困難。“此前,小家電的產業升級一直處于停滯階段。而且,隨著土地等資源不足,投資成本加大,慈溪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正在減弱。”長期關注浙江特色區域的專家曹新不止一次這樣感嘆,盡管慈溪小家電業發展勢頭很猛,但依然面臨不少問題,如產品檔次低,開發、設計能力不強,管理水平落后等。
而這一點也成為投資者的共識。從小家電在慈溪杭州灣新區的企業構成來看,最初多由本地民營企業平移而來,但隨著跨海大橋的開建,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龍頭企業紛至沓來,甚至包括全球500強之一的美國庫柏公司、美國普洛斯物流……“目前慈溪小家電已經開始從過去的單純生產進入強調品牌、科技含量的階段。”業內一位資深人士對記者說。在他看來,杭州灣大橋的貫通,恰恰是慈溪小家電轉型的突破口。成本上漲研發不足
慈溪一直是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的積極推動者。造成這一點的原因在于,家電產業是慈溪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漸漸形成了龐大的家電產業鏈。目前慈溪已擁有整機企業近2000家、配套企業近萬家,產品涉及飲水機、取暖器、電風扇、洗衣機、吸油煙機等20個系列。2007年家電產業總產值達550億元,其中家電整機出口160億元。
但與青島、順德兩大產區相比,慈溪小家電級別相差較大———青島海爾的企業規模、年銷售額就可以抵得上寧波大多數家電企業的總和。與此同時,近些年,因利率、匯率、出口退稅率、原材料價、勞動力價、流通價、土地房產價、綠色壁壘等因素,企業成本不斷增加。“為扭轉出口壓力增大、利潤不斷下滑的局面,慈溪小家電改變這種缺少品牌、無自主知識產權的狀態。”
此外,在小家電研發上的先天不足,也使得慈溪對引進技術、人才迫不及待。“人員外流以及教育體制的缺乏,給浙江留下科技研發領域的相對空白。與廣東的一些科技型企業相比,浙江家電業仍然缺乏吸收和學習的積極性,許多企業只是把別的同類產品買來,進行改裝或者模仿。”這一發展模式一度成了浙江企業,包括小家電產業發展的主導。
從客觀上看,還有另一層原因。上游產業的“短路”,也使得慈溪小家電加快轉型步伐。“一直以來,慈溪小家電的活躍得益于背后強大的低價采購。慈溪的家電業零配件產量已占全國家電業零配件生產總量的60%%%%以上,其中模具、塑膠等方面頗具規模,慈溪家電在配件物流、原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日漸凸顯。”然而,當整機利潤不斷下滑,企業為低價戰略,必然要把利潤空間擠壓到上游產業。這樣,上游產業在利潤誘惑逐漸消失時,必然會轉行或者通過粗制濫造來滿足家電業的需求,其結果必將導致更為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向“科技型”轉型實際上,在企業慈溪企業看來,杭州灣大橋為其轉型提供的是一個良好的技術、人才平臺。
剛剛落戶慈溪的小家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杭州灣大橋開通以后非常方便,從慈溪到上海僅需一個半小時。我們將依靠上海公司的平臺為慈溪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提供更多的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同時,也能為慈溪產品打開國內市場創造更好的平臺”。
與此同時,慈溪為主導產業升級提供支持,工業產品設計中心、工業行業策劃研究中心、家電檢測和展示中心等七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相繼建成。今年慈溪啟動建設投資達1億元的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集聚科技創新力量,為中小科技企業創業發展搭建平臺。
而破除交通阻礙后的慈溪,產業鏈優勢進一步凸現。“配置半徑短、采購成本低、港口物流等優勢明顯。特別是由于家電業制造產品的原材料許多通過國際采購,制成品的銷售市場也開始拓展到海外,依靠港口可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出口的便捷性。”專家分析。
因此,作為環杭州灣產業帶“浙江制造”的“分車間”——慈溪杭州灣新區,開始順利承接以上海為龍頭的大都市產業梯度轉移和外資引進項目。到目前為止,新區已引進100個外資項目,利用外資7.24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111個,總投資340億元,已基本形成化纖紡織、家電、五金機械、電子信息等八大產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