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企業:還需“輕裝”上陣

2008-6-13 13:2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隋秀勇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CPI持續高企,食品類產品價格首當其沖。連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桶裝水似乎也不甘落后:據一家瓶裝飲用水行業協會估計,業內成本上揚20%~30%。近日,有媒體報道部分城市桶裝水每桶率先上漲了2~3元。
    曾經靠廉價攻市的水企業為何漲價?水企業漲價的背后推手是什么?
    飲用水生產企業廉價攻市戰略實際上依賴著水資源的價格低廉,其次是勞動力成本低廉,很多水企業依靠臨時工配送到門。但今年,新 《勞動法》的實施,使素以勞動力成本低而得勢發展的水企業感覺到巨大壓力。而水源地限制,桶裝水必須由機動車送至銷售點,而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揚,部分地區柴油供應緊缺的情況進一步加劇,由此導致的運費上漲,水企業低成本戰略雪上加霜。
    于是一些生產廠家就選擇從消費者身上轉嫁風險——漲價。但這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客戶的流失,市場的萎縮。部分水企業不堪廉價戰略的困局,也縮影著國內一些制造企業供應鏈 “大而全”模式的滯后。從生產到銷售一條龍式的經營方式,和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經營理念,制造了企業難以甩掉的包袱。
    其實,這些生產企業未必都要靠漲價來轉嫁市場風險,還可以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如物流外包實現企業輕裝上陣,實現企業的精益化運作,這有助于降低整個供應鏈成本,為發展卸下成本包袱。而通過在物流業務外包,生產供應商與物流服務商共同參與工作,共同提高,甚至可為生產商創造第三利潤。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