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抗震救災雅安華峰公司事跡材料
2008-6-11 21: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12汶川大地震后,華峰公司在省、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在運管機構的具體指導下,視“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緊急動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合理安排、不分晝夜調度車輛,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將救災物資送達災區,保證了抗震救災的運輸保障需求,截止6月4日,安全、及時、優質運輸各類救災物資620車次(省救災指揮部派車120車次)、運送救災物資4900余噸,出動人員1100多人次,倉儲、裝卸、分揀、配送各類救災物資929車次、共6500余噸。為災區人民送去了黨和人民的關懷及愛心,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災區群眾好評。其做法在四川電視臺、雅安電視臺、雅安日報進行了報道。
一、機構健全,責任落實
在“5.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華峰公司立即成立了以董事長陳雪鋒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抗震救災物資運輸領導小組,在認真總結參加漢源移民搬遷、藏區維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抗震救災應急運輸保障方案和工作程序。做到機構落實、人員落實、職責明確、責任落實。一切為了災區,全力支援災區,停辦公司所有業務,把40名員工從各地辦事處、工地抽回,全力調集公司和社會車輛,積極投入抗震救災運輸保障,成立了計調組、配送組、裝卸組,公司人員實行三班制,24小時堅守崗位、堅持值班,各司其職,全面保證了抗震救災物資運輸工作順利進行。
二、運力組織得力,倉儲配送到位
華峰公司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心系災區,主動向市政府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請纓,自愿承擔全市救災物資運輸和省指揮部抽調的支援運力,積極組織救災物資運輸車輛,針對貨運高度市場化的特點,深入發動貨車經營者,充分利用公司現有條件,積極落實無償為駕駛員提供食宿和公司自費解決車輛待班費等應對措施,緊急集結大貨車160輛,承諾從四方面全力支持抗震救災:第一、無償提供公司庫房1000平方米、停車場3500平方米;第二、備勤待命車輛費用,包括駕駛員生活、住宿由公司承擔;第三、公司管理人員加班補助由公司承擔;第四、公司無償提供管理技術支持。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以華峰公司庫房、場地為載體,設立了抗震救災物資倉儲配送中心,該中心具有運輸車輛計劃、調度;救災物資倉儲、裝卸、分揀、配送;救災物資接收、調配;救災貨車集聚、運輸四大功能,為全市抗震救災工作提供良好、有序、有力的基礎性保障。
三、心系災區,無私奉獻
(一)為全力支援災區,切實做好救災物資運輸保障,公司停辦所有正常業務,致使該公司與合作的大型水電工程運輸業務遭受損失100萬元以上,公司還主動向災區人民捐款和支付救災車輛待班費、裝卸費等各類經費45萬元。有人問董事長陳雪鋒:“你們那么干是為什么,費神、費力、又操心,直接捐錢不行嗎?”陳董事長回答:“我們沒什么想法,公司的員工們只想實實在在地為災區做點事情,需要捐錢就捐錢,需要出力就出力。國難當頭,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們只想救親人!
(二) “災難無情、人有情”,華峰公司員工不僅捐款、捐物,還在此次抗震救災物資保障過程中,全力以赴,通宵達旦,放棄節假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嗓子喊啞了、腳站腫了,沒人叫苦叫累,沒有一人退縮,以實際行動切實履行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諾言。員工羅永芹在工作期間腳被劃破了,鮮血不住的往外流,送到醫院縫了4針,大家都叫她在家休息,她說:“和災區人民受的苦相比,我這點傷不算啥”,每天一顛一簸的堅持上班。5月15日至18日是救災物資搶運高峰,公司計調部經理楊朝義一心投入救災物資調運工作,3天只休息了不到6小時。公司員工馮夏,身患重感冒,發著高燒,醫生叫她臥床休息,但為了不耽誤救災工作,她毅然叫醫生靜脈注射后依然堅持上班。正是在他們的感召下,全公司人員抗震救災熱情高漲,各個環節運轉流暢,確保了救災物資及時、安全配送到位。
(三)在運輸過程中,華峰公司的駕駛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主動申請承運救災物資到最危險的重災區。在雙流機場,有大批國內外救災物資要及時送災區,但在場的駕駛員不敢承運至汶川、茂縣等道路特別危險的重災區,華峰公司駕駛員主動請纓到受災最重的災區,為那里的人民送去“生命的保障”——救災物資。華峰公司川T08900駕駛員周勇站了出來,當著眾多駕駛員和省指揮部領導的面,他說:“我們是山區來的,常跑山路,對災區的山路比較了解,讓我們承擔第一批物資運輸吧! 一句普通的話表達了華峰駕駛員和災區人民的同胞之情。正是有象華峰公司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駕駛員們冒著余震不斷、被飛石砸、公路垮塌的危險,風里來雨里去、爭分奪秒,在第一時間將救災物資送到最需要的災區人民手中,受到省指揮部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