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醫藥物流井噴背后 GSP換證進入高峰
2008-6-10 13: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江蘇地區現在的醫藥物流競爭狀況,可能是全國其他地方2~3年后的預演。
近年來,江蘇地區的醫藥物流行業快速發展,各大實力派商業企業紛紛在此投資建設頗具規模的物流中心,使得當地的物流競爭日趨激烈,市場格局出現新變化,而2008年的GSP換證高峰,則可能是促成這一局面的力量之一
正在休假的鄧杰山幾日后將投身“惡戰”中,“我們6月10日開始正式運營”。鄧是蘇中醫藥物流中心的總經理,這家總投資2.8億元,位于江蘇南通的醫藥物流中心,歷經半年的施工建設,即將面世。僅在兩個月之前,南京醫藥集團旗下的江蘇鹽都華曉醫藥剛剛開業,投資達1.3億元。而已開業的江蘇亞邦醫藥物流中心預計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投資較大的正在籌建或剛剛營運的物流中心在江蘇境內已有多個,而這在國內也并非孤例,醫藥物流建設熱潮仿佛席地而來。競爭趨于貼身肉搏,盈利模式是否有根本變革,參與游戲的玩家究竟靠什么在PK?有專家表示,正在進行中的GSP換證也加速了物流市場的變局。
蘇北縮影
“我們不是要把誰競爭出去,而是重在自身整合。蛋糕應該是越來越大的。”鄧杰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在江蘇市場不斷涌出的新角逐者們大都抱著這樣的心態。江蘇境內近兩年來新建投資上億元人民幣的醫藥物流中心項目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除了蘇中、亞邦、南京醫藥,江蘇九州通醫藥南京公司也投資上億元人民幣,現已開始運營;湖北同濟堂藥房公司引入風險投資建設全國醫藥物流網絡,南京、徐州分公司正在建設中;澳洋集團旗下的江蘇澳洋醫藥物流有限公司也在籌建當中;深圳安遠投資集團下屬的南京安遠醫藥有限公司也投資不菲。
為什么江蘇醫藥物流近來格外風起云涌?而且選址多集中在蘇北區域?
從事物流管理的南京和瑞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咨詢師張凌輝認為:“江蘇醫藥市場是中國醫藥流通業最發達的市場之一,原有的實力企業已經發展到一個平臺,年銷售達到或接近6億元人民幣的就必須為將來的發展建設新的平臺;而許多民營企業這幾年發展積累下的資本力量也需要釋放,他們就看好增長中的醫藥物流業,澳洋集團、亞邦就是實例。”在他看來,江蘇的醫藥市場擴容與增長很快,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長,如今年僅全民醫保就擴容200萬人,這是利好;另一方面,凡是建設這樣醫藥物流中心的企業都是大企業,如南京醫藥、澳洋集團、亞邦集團等,這樣的企業有充足的資金實力保證醫藥物流的持續成長直至收獲期的到來。
而對于蘇北地區的青睞,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因為蘇南布點已經非常密集,而蘇北廣大農村市場還有待開發,要建設全面的物流網絡,南北都不能拋棄。”
后來者的考驗
各大物流中心在蘇北地區的貼身肉搏,勢必會引發“惡戰”。“大家的模式比較雷同,多是同質化競爭。”有熟悉當地市場的人士不無擔憂。
張凌輝表示,能否經受住市場的考驗將是新企業最大的風險。
而考驗一是物流網絡,深達城鄉終端的物流網絡,這不是新企業能很快建成的;二是充足的現金流,“醫藥商業的帳期問題是醫藥公司成長中最大的問題,現金問題很重要。”
而鄧杰山則認為蘇中的優勢就在于“硬件到位,并真正履行現代物流理念,實現自動化與信息化”。他還相信,江蘇大型的物流中心最終將不會超過3~5家,競爭核心在于訂單的處理能力以及供應鏈的一體化,以實現工商一體化,“現在是黎明前的最黑暗期,競爭會促進企業加強自身建設和內部管理,自身環境和國家監管標準的提高都能促使商業向集約化、壟斷化轉變。”
有專家一直在呼吁:提升醫藥批發企業經營水平和改善經營條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先進適用”這個原則。要提倡以現有的大型批發企業為中心,建設批零一體化的覆蓋面大的市場網絡,零售連鎖店要依托批發企業現有的倉儲運輸條件搞配送中心,如果拋開現有條件重新投資,就可能因為重復建設而帶來巨大的投資浪費。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長浩表示:“大型現代化物流中心是一種發展趨勢,但不能盲目地建。如果建一個物流中心就是為了招商,就沒什么意義。”
GSP換證高峰
進入2008年,意味著我國醫藥流通企業將紛紛進入GSP復查、換證的高峰期。這也被某些人士看作物流中心興起的原因之一,“GSP換證高峰到來,客觀上只有一些大企業才有能力建設符合新GSP驗收標準的醫藥物流中心,因此這種大型物流中心的出現特別密集。”
“現在江蘇的新GSP驗收標準很嚴格,要達到這些標準就需要企業的資金實力雄厚。因此小企業自然會被淘汰。”張凌輝預計,“江蘇這個情況是全國大多數地方未來2~3年的版本,具有前瞻性和借鑒性。”據了解,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都在提高驗收標準。
以華東地區為例,有關部門為了規范醫藥流通企業的經營,對GSP認證的申報和復查施行的是高標準、嚴要求。例如某些醫藥流通比較發達的省份就有規定,新增醫藥企業的各庫房必須有最低面積標準,庫房內必須有工業用中央空調,必須要有符合現代物流標準的電子標簽輔助揀貨設備(不少于500個)及RF手持終端系統,甚至有些省份要求企業倉庫內要有自動流水線等。如果再加上消防、環保等相關部門的硬性規定,這對一般的小企業而言是難以完成的投入。對于原有GSP證件到期的藥企而言,要想獲得新GSP證書,必須按照新標準實施,這樣,實力不夠的小藥企就面臨不得繼續經營的窘境,我國的醫藥流通環境也將可能由此得到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