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川市副市長馬迎秋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建設‘三個中心一個目的地’是銀川市的重要發展戰略。從總體上看,銀川服務業發展已進入了結構優化、層次提升、規模擴大的新階段,呈現出傳統服務業平穩發展,現代服務業開始起步,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現代服務業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的特征。但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夠充分,傳統商貿業特色不夠鮮明。”銀川市副市長馬迎秋表示,將通過不斷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銀川區域物流中心和交通運輸中心建設,以思想大解放推動銀川現代流通業的新實踐。
“一帶五園區”打造現代物流體系
“目前,我市的各物流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其發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對各物流園區的合理定位。”馬迎秋說,銀川將以“一帶五園區”為載體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國際物流港以綜合服務為主,發展樞紐轉運型物流;興慶物流帶、銀古物流園區、西夏物流園區以服務陜甘蒙寧周邊地區為主,重點發展生活資料物流基地;寧東物流園區圍繞銀川煤化工產業定位,重點發展煤化工產業基地型物流;空港物流園區圍繞內陸港定位,重點發展與穆斯林國家之間低成本物流通道和高附加值的物流基地;西夏物流園區還要圍繞大宗物資轉運,發揮鐵路大宗貨運優勢,重點發展以建筑材料、化工產品、機械設備等以服務生產為主的物流基地。同時,積極整合北環批發市場、東環批發市場、昆侖建材市場、商都等14家億元交易市場和倉儲市場,形成集展示、倉儲、加工、配送、交易為一體的專業市場型物流。合理建設家電、百貨、醫藥、農資等都市配送型物流。
馬迎秋指出,要以物流信息為基礎,構建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根據物流基地功能定位,完善信息網絡,提供集裝箱、配載、零擔等不同層次的貨運站、場功能支撐;開發規范、高效的運政信息管理平臺,提供運政業務數據的實時共享、交換和處理服務;以交通信息資源和行業管理檔案資源為基礎,建立GPS定位系統,提供車輛控管信息服務。
大力開發內陸口岸功能
“開發內陸口岸功能,是銀川打造面向穆斯林國家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凸現‘通邊達海、承接南北、貫通東西’的交通樞紐地位的重要步驟。”馬迎秋強調,要以增強通關、提升城市服務功能為切入點促進口岸建設。在口岸建設方面,一是穩步推進西夏物流園區陸港項目建設;協調鐵路部門及早開通銀川至天津港集裝箱貨運班列。二要以空港物流中心為依托,加快銀川空港冷鮮貨周轉中心項目建設;指導企業加強對東南亞、西亞、中東等市場考察研究,做好貨源的組織和市場對接工作。
馬迎秋表示,將以外引內聯為重點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現代物流集成商和運作商,大力整合銀川各類供應鏈資源,加速傳統物流企業的提升改造,著力引導和推進制造業企業內部服務職能剝離。以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替代企業內部化、一體化運作,著力提升我市現代物流發展層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