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油價不合理 “中國因素”并非推高油價原因
2008-6-10 12:11:00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周五國際油價飆升超過10美元并創下了139.12美元的歷史新高。在上周末舉行的五國能源部長級會議以及八大工業國(G8)能源部長級會議上,高油價成為討論的焦點,但會議并未提出一個能在短期內壓制高油價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近期,美元疲軟以及地緣政治仍將是支撐油價的最主要因素。
本報訊(記者陳芳)上周五,美元指數大幅下滑,加上以色列交通部長表示該國可能攻打伊朗,紐約期貨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當日飆升10.75美元,報收于138.54美元,并創下了139.12美元/桶的歷史新高。
接近140美元的國際油價使各方大為驚恐,市場人士紛紛認為高油價將損及全球經濟。美國國會日前已要求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CFTC)調查原油市場上的價格操控情況。原油消費增長最強勁的亞洲國家則開始提高國內的成品油價格。
OPEC否認供應不足
雖然對于油價的漲勢,就連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沙特阿拉伯也表示不太正當,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周日仍堅持表示,無意增加石油產量。
沙特通訊社報道稱,該國石油部長周日和巴基斯坦石油部長會面時達成一致,認為油價漲勢不合理且與市場基本面無關。
OPEC成員國??卡塔爾石油部長阿提亞也表示,上周油價攀升源于商品市場的投機行為,而不是供應不足。
伊朗新任歐佩克事務主管哈提比周日則警告稱,國際油價在今夏還將會繼續飆升,到今年夏末將飆升至每桶150美元。
短期內,美元疲軟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將是支撐高油價的兩大因素。不久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表示不大可能進一步降息,令市場預計美聯儲有望在今年秋季加息,但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5月份失業率漲至2004年10月以來的最高,將這一預期粉碎。分析師表示,由于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加息,美元可能繼續保持疲軟。
另一大因素則是伊朗問題,該國是OPEC的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它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核爭端不斷升級亦幫助推高油價。
CFTC調查的作用有待觀察
可能對油價進行打壓的還有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CFTC)對原油市場上的價格操控情況的調查。該組織早前表示將在6月3日公布調查結果,但當日并未公布結果,只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對原油市場的監管,并表示將繼續加大調查力度。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調查對打壓油價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