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逼美國大佬換小車 考慮4天工作制
2008-6-10 12:10: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按:隨著油價不斷飆升,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加油”不再是一個令人感到莫名興奮的詞匯。在加油站面前,不知有多少人陡然平添幾分畏懼之心。誰還敢讓你多“加油”呢?但是我們暫時又無法訣別石油,回到刀耕火種時代,那么惟有改變我們自己。 美國和汽車說“拜拜”
堵車是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久治不愈的頑疾,而持續高企的油價則迫使很多洛杉磯市民放棄了駕車,一些過去堵得水泄不通的高速路頓時變得暢通無阻。
現在沒人敢買諸如奔馳之類的高耗油車,許許多多的美國人干脆和汽車說“拜拜”。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美國人外出喜歡自由自在地駕車,認為搭乘公交受約束。要美國人放棄開車無異于不讓他們出門,但高油價迫使他們不得不“屈尊就范”:要么改乘公交,要么把大車換小車,要么合伙搭車出行。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師約翰說,許多美國人追求的“美國夢”是以大房大車為標志的,但次貸危機把大房“刮倒了”,現在高油價又把大車“吹跑了”。他說:“多少年了,不管發生什么,美國人舒適享樂的生活方式從來沒有被改變,但高油價迫使美國人不得不過起了節衣縮食的生活。”
“跳槽”現象增加
在油價持續走高的情況下,美國的“跳槽”現象也不斷增加。許多人紛紛調動工作,從上班遠的地方換到上班近的地方。一些政府部門、學校和企業開始抱怨人才流失。洛杉磯一家貿易公司職員查理對記者說,他最近剛剛換了工作,雖然新公司給他的薪水沒有過去多,但離家近多了。
考慮4天工作制
為了幫助員工減少汽油開支,同時也為了留住人才,美國一些州的政府部門、學校和企業開始考慮實行4天工作制。按照計劃,在實行4天工作制的單位,每天的工作時間會從8小時增加到10小時,每周實際工作時間仍和5天工作制一樣,都是40小時。但4天工作制可讓員工減少20%的交通費,也可減少養車費。
據美聯社報道,俄克拉何馬州議會正在考慮通過一項法案,要求州政府實行彈性工作制,推廣每周4天工作制。提出這項議案的州參議員加里森說,州政府預算有限,政府工作人員收入不高,所以必須考慮如何能為他們節省汽油錢。
汽油卡成促銷新寵
一路走高的油價讓美國人目瞪口呆,而銀行、旅館、商家等均適時調整營銷策略,價值幾十美元不等的汽油卡成為當下最流行的促銷手段。甚至連美國獻血中心都趕時髦推出加油卡做廣告。
美國媒體對此評論說,現在“致富”或“減肥”這樣的廣告詞已不稀罕,“免費汽油”才真正是“人見人愛”。市場專家分析說,那些與駕車有關聯的行業如旅館業,推出汽油卡效果尤其好。這些行業顧客大多是駕車而來,假如能免費加一箱油,對于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
英國 重創航空業
被《華爾街日報》提名為全球最佳首席執行官的邁克爾?奧利里一直以他所領導的歐洲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公司的驕人業績而自豪。但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驟升到每桶130美元以上后,奧利里說,油價將把公司利潤一掃而空。奧利里甚至預言,在高油價壓力之下,歐洲的航空公司中只有英航、法航、漢莎以及像瑞安這樣的一些廉價航空公司才可能挺過去,不少航空公司今年夏天將倒閉。
德國 扶持新能源
德國政府鼓勵并扶持各種節能減排措施,例如對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提供補貼。德國傳統火力發電廠的生產成本每千瓦時僅有3到5歐分,而為了鼓勵新能源的發展,目前政府對風能發電的補貼額達到每千瓦時8.5歐分,對太陽能發電的補貼額更高達每千瓦時48歐分,并且政府保障所有新能源發電可以隨時入網。
阿根廷 推廣自行車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議員巴勃羅?法伊爾德去年提出在首都推廣自行車“自由行”的議案,得到了市議會的大力支持。法伊爾德強調說,在布市推廣自行車使用并非為了追隨歐洲國家的“時尚”,而確實是在高油價下的一個理性選擇。他指出,盡管阿政府不斷增加能源領域的補貼,使阿根廷成品油價格遠低于其他拉美國家,但是自從去年以來,阿根廷油價已經大幅上漲,讓許多有車族感到了巨大的經濟壓力。正因如此,布市政府推出的自行車專用道計劃得到了居民的積極響應。
日本外出減少客源稀
汽油價格上漲使日本家庭外出活動減少,一些開設在高速公路和國道旁邊的飲食店和娛樂場所經營狀況漸趨惡化,有些因客源稀少不得不被迫關閉。
以主要面向家族外出休閑用餐的著名飲食集團??薩莉亞飲食連鎖店為例。去年9月至今年2月,其在日本700多家連鎖店的顧客量同比減少了4.5%。該集團一家連鎖店的經理說,5月份以來,白天帶家屬來用餐的人數幾乎減少了一半。
企業合并降成本
為應對油價上漲,許多以前開車上下班的人已經改乘電車,過去經常排隊的加油站現在變得冷冷清清。
一些企業則不得不通過合并重組等方式來縮減成本。日本郵政公社所屬的郵政公司和日本通運公司最近宣布,將各自的快遞業務合并成立新的公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油價上漲使其盈利變得更加困難。
自衛隊招架不住
面對油價飆升,擁有大量飛機和軍艦的日本自衛隊也已招架不住。
盡管日本政府年初追加了燃料費預算,但是仍趕不上油價上漲的速度。為節約燃油,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減少戰斗機訓練次數的同時,還降低了其飛行速度。海上保安廳也采取了類似方式來節油。
上財年日本防衛省的燃料費最初預算為879億日元,由于油價急劇上升,今年2月份又追加了124億日元。考慮到原油漲價因素,在編制本財年的預算時,防衛省的燃油費比上財年最初預算增加了14.5%,但該預算是以去年12月份時的燃油市場價為基礎編制的,因此,預計本財年依然需要追加預算。
電動車倍受青睞
日本郵政公社計劃逐步將該公司的2.1萬輛微型貨車及普通轎車全部換成電動車,并在全國主要郵電局設置快速充電裝置。同時,該公司還在考慮將其快速充電裝置向社會開放。充電設施的增加將有助于電動車的普及。
油價暴漲對日本來說并非完全是壞事,雖然短期來說會增加企業和國民的負擔,但從長遠來說必將推動技術創新。上世紀的幾次石油危機就曾使日本的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迅速普及。據新華社
晨報視野
讓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提前接軌國際高油價
“瘋狂”油價的成因雖然比較復雜,但各方的共識卻是市場投機炒作是當前油價飆升的主因。歐佩克的官員也曾多次強調,目前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充足,油價持續飆升與供求關系無關,主要是受投機炒作等因素推動。在目前油價持續攀升的背景下,獲利的是投機者,而為此買單的卻是全球普通消費者。
為了穩定當下社會經濟,中國宣布了將暫緩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油價改革“暫緩”,意味著中國最少會在近一段時間內繼續以“財政補貼”的方式,維持全國的成品油“超低價”運行。這同樣意味著中國將繼續以雙重代價生存于國際高油價狀態中??在付出高昂財政補貼的同時,由于石油等各生產要素價格的扭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濟運行效率,掣肘了中國經濟轉型的速度。
但這樣的消息可能還是會讓一批中國“有車族”心中一陣竊喜,自今年第一個交易日里國際油價穿破百美元開始,他們就在膽戰心驚中等待油價上調的靴子落地,而現在官方的表態告訴他們,如此的低油價還可以繼續享用。
不過,有一點值得提醒“竊喜者”:“暫緩”二字僅能表明,中國的油價改革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石油消費大國的中國并不可能長時間以超低價運行的模式獨步江湖,市場的力量終究足夠強大,它將敦促中國油價與國際油價合拍。更何況,中國油價與國際接軌已是中國政府的既定戰略之一。
由此看來,中國與國際油價接軌的那一天遲早會來臨,我們也將必定同其他國家的民眾一樣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被迫轉型的生活總是來得痛苦,那么,趁著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尚未與國際油價完全接軌,就請讓我們的生活方式提前與國際接軌吧,不要再耽享于最后的“廉價午餐”!決定購車的人們為何不舍棄這個可能并不美妙的夢想,而有車族為何不盡量減少開車出行次數,或者與人合開一輛車……總之,怎么省油就怎么來吧。 (責任編輯:單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