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把握糧食物流的發展方向建設區域性糧食批發市場
2008-5-8 13: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我國政府加入世貿組織,一些國際化大公司必然要進入我國的糧食流通領域,國內糧食購銷企業也將進行新的整合,大市場、大流通,市場化、規范化、現代化的交易方式將逐漸打破現有的糧食格局。
一、搞好統籌規劃,完善市場功能
糧食批發市場是流通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關鍵環節。糧食批發市場作為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的基礎設施之一,既有服務于政府宏觀調控、維護糧食市場穩定的重要職責,又有服務于市場經濟的重要任務。其布局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決定著市場的檔次和規模的高低,更決定著其固有職能和作用發揮的好壞。
首先,統籌規劃要確保市場初級功能的發揮。糧食批發市場的初級功能主要是指為進入市場的商戶提供便捷的交易、存儲、結算、運輸、檢測等商務服務,為商戶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舒適的環境。所以,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注意與輕工批發市場的區別。在人流上,糧食批發市場不要求熙熙攘攘,而在于一種無形的外延,以輻射范圍取勝。這就需要為商戶提供充足舒適的商務空間,以便于溝通、交流和業務洽談,便于銜接無形市場。在物流方面,糧食批發市場以大購大銷、小門點大庫房為主要特點,這就需要為商戶提供足夠的存儲空間。在資金流方面,糧食批發市場以資金密集和大量流動為主要特點,這就需要市場為商戶提供便利的金融、結算服務。在信息流方面,受大宗交易的影響,糧價的微小波動都會對糧商的經濟效益產生較大影響,這就需要構建完善靈敏的信息系統,做好市場行情走勢分析及預測,為商戶提供參考和更多的貿易機會。
其次,統籌規劃要為市場高級功能的發揮預留出一定的發展空間。隨著市場的繁榮和周邊糧食貿易資源的整合集并,糧食批發市場需要具備服務于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和大宗糧食交易的功能。如國家儲備糧食的吞吐流轉、輪換、陳糧的拍賣處理、政策性糧食的采購招標、省際間大宗糧食交易等。市場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及早進行電子商務、會員交易、棧單交易、期貨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研究開發,以便盡早發揮市場的中介、拍賣、誠信和保證作用。
同時,統籌規劃也要重視輔助功能的發揮。充分考慮到通訊、交通、郵電、停車、住宿、衛生、安全、氣象等綜合服務。積極培養糧食市場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和引進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質的人才,為繁榮市場提供基本的保障。
二、優化市場結構,提升市場檔次
從目前看,除幾個國家重點聯系的批發市場比較規范外,大多數都處于低水平狀態,經營狀況也不盡相同。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在新建市場上必須起點高、有發展、上檔次、走特色化之路。只有建設起向上鏈接全國性的龍頭批發市場,向下可以鏈接周邊城鄉批發市場和經營門市的綜合性市場體系,才能保證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是在招商上要兼顧產銷互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吸引具有引導和示范作用的大糧商、大企業入市交易,調動他們入市交易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市場主體。如根據鞍山的實際,如果把東北大米、大豆和玉米大糧商,河南、山東、安徽、蘇北地區的小麥(面粉)大糧商,內蒙、遼西地區的雜糧廠商引入市場,使大糧商至少占市場攤位的30%,交易總量的80%,市場的輻射功能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市場檔次就會相應提高很多。
二是在資金投入上,要立足長遠,重點放在改善交易條件和交易手段上。本著一切管理和服務都要有利于糧食供求雙方成交,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原則,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要重視市場的硬件建設,重視以市場價格為核心的信息網絡建設,樹立誠信、公正、規范、權威的市場形象。要以經濟效益為核心,整合好倉儲、運輸、加工等物流活動。在發展方向上,探索糧食電子商務的作用,努力形成傳統市場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糧食流通新格局。
三、加強引導支持,依法監管市場
糧食批發市場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是為政府糧食宏觀調控服務的有效載體。政府對糧食市場的扶持和引導,是糧食批發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公正”、“公平”、“公開”的交易規則、規范的運作方式和良好的交易秩序,也是糧食批發市場得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爭取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一方面在市場的建設上要明確糧食批發市場是城市基礎設施,糧食批發市場的建設應是政府行為,為此,政府要在城建、財政、金融、工商、稅務、結算、運輸等方面給予支持;另一方面,要明確糧食商品的特殊性,運用政策的強制作用鼓勵和鞭策糧食生產商、批發商入市交易。特別是陳糧的處理、國儲糧輪換、政策性糧食的采購等都要進入市場進行陽光交易。依法管理市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依法管理,包括明確管理機構、管理辦法和管理內容,不斷規范交易行為、嚴格交易制度、整頓市場秩序;二是依法服務,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做到周到、全面、公正、有序,充分展示出其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