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經濟圈將建成1.5小時交通時空圈
2008-5-7 13:43:00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第一站 杭州
杭州市交通局是“發現杭州灣——聚焦杭州都市經濟圈”大型聯合采訪團杭州采訪的第二站。來自杭湖嘉紹各城市的記者們,對都市圈內一個半小時交通圈感受頗深,大家都準備好了一系列問題,想抓住這次采訪杭州市交通局局長陳偉的機會問個過癮。
一年前,一紙調令將此前精心經營公共安全事業幾十年的陳偉推到了現在的位置上。他未曾料到,自己這個杭州的交通局長,卻必須要把目光投向杭州地界之外。因為這一年,恰逢杭州都市經濟圈發展元年。
午后的京杭古運河畔,陽光明媚。杭州市交通局九樓會議室,兩幅巨大的地圖掛在墻壁上,不同顏色的虛實線縱橫交錯,或跨錢塘江,或走大運河,密密匝匝的射線、環線中間,是鮮紅的“杭州”二字。這兩幅杭州經濟都市圈交通現狀及規劃圖,占據了陳偉履任新職的大部分時間,圖中粗細不等的虛實線標識,代表著不同的河道與高速,現已貫通或者在未來幾年即將開通,這令杭州經濟都市圈成員城市竊喜。
杭州都市經濟圈呼吁交通一體化,早在2007年,杭州都市經濟圈市長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已對此達成共識。去年12月5日,杭湖嘉紹四城市交通部門就成立“杭州都市經濟圈合作發展協調會交通專業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這個由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四市交通主管部門自愿組成的跨區域交通合作發展協調機構,陳偉擔任主任委員,盡管該協調機構不具備行政干預能力,但其成員均由四地14個市縣區交通局局長組成。業內人士認為,該機構將影響各地交通發展決策層,使得他們從杭州都市經濟圈通盤考慮交通基礎建設問題,最大化地分配現有以及未來交通資源。
這讓陳偉對此欣慰不已,5日,陳偉在接受采訪團記者采訪時開場白,“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要依靠左鄰右舍,以及兄弟城市的理解和支持”。
一主四軸三副一環七帶
今年4月,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向交通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遞交了《杭州都市經濟圈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大綱(討論稿)》,該《編制大綱》涵蓋高速公路網和區域干線路網、水路運輸網、鐵路、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航空國內、國際聯系通道、公共交通運輸網絡、運輸服務系統以及現代化交通信息網絡等內容,內容面涉及之廣,在此前并不多見。《編制大綱》表明,將根據杭州都市經濟圈“一主三副兩層七帶”總體布局要求,建立起高度發達、結構合理、功能清晰、布局協調、銜接順暢、快速高效、便捷可靠、安全環保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陳偉稱,交通專業委員會把綜合交通規劃編制作為當前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根據杭州都市經濟圈在國家及長三角的戰略定位及區域總體布局框架,正在勾畫“突出一主四軸,加強三副一環七帶,構筑四系統,實現一圈一體化”的都市經濟圈綜合交通發展目標構想框架,現正在抓緊研究和論證,力爭在年底正式出臺,使之成為引領杭州都市經濟圈交通事業發展的科學依據。進一步發揮杭州在區域聯動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推進規劃共繪、交通共聯、市場共構、產業共興、品牌共推、環境共建、社會共享,形成以杭州市區為極核,湖州、嘉興、紹興三市市區為次中心,杭州市域5縣市及德清、安吉、海寧、桐鄉、紹興、諸暨等杭州相鄰的6縣市為緊密層,聯動湖州、嘉興、紹興市域的杭州都市經濟圈,全面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建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塊、亞太國際門戶有機組成、全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先行區和浙江創業創新核心區。
滬杭之間經嘉興有了第二通道
從通車不久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往北驅車十分鐘,就到達了亞洲最大的互通樞紐——海鹽樞紐。
海鹽樞紐路口縱橫交錯,路牌林立,目前,有兩條高速可抵達杭州,但這只是嘉興高速的一個縮影。
乍嘉蘇、滬杭、杭浦、申嘉湖、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連接線,整整5條高速貫通嘉興,當地人逢人便說:“嘉興的高速,像河網一樣密布。”
今年1月28日,通往杭州的第二條高速——杭浦高速通車。這是繼1998年滬杭建成之后,能從杭州抵達上海的第二條高速。全長248公里的滬杭甬高速,是浙江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它是浙江接軌大上海的“黃金通道”,沿線分布著蕭山、海寧、慈溪等多個全國社會經濟綜合百強縣(區)。由于地處長三角經濟發展前沿,沿線縣市經濟持續多年快速發展,車流量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
作為全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在拓寬成為8車道前,滬杭甬的部分路段實測日混合交通流量52605輛(折合小汽車為94689輛),而這一流量的最高上限是小汽車55000輛。
如今的滬杭甬高速公路,毫無疑問是全國盈利能力最好的高速公路之一。外界認為,這也是吸引杭浦高速上馬的理由,作為滬杭間的第二條高速通道,杭浦被杭州定位為:“杭州東北部一個便捷的出入口,‘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重要一步。”
陳偉表示,杭浦高速公路的開通,對打造“長三角”三小時都市交通圈有重要意義。它不但意味著杭州人可更方便地去上海,也意味著杭州構建了與長三角交通對接的城際公路網絡,特別是與上海公路網絡的對接越來越密切了。
杭州灣錢江通道惠及紹興
5月1日23時58分,杭州灣跨海大橋正式開通,連日來蜂擁而至的車流預示著長三角城市格局悄然變局。
然而,在此之前的1月8日,位于杭州灣上游的錢江通道試驗井正式開工。
錢江通道南起蕭山,北至海寧。通道的特別之處,就是有部分隧道將潛入錢塘江底,把蕭山的臨江工業園區與海寧鹽官連接起來。
陳偉透露,錢江隧道是錢江通道的過江部分,隧道長4.45公里,雙管六車道,將采用盾構法技術施工。
而與這條隧道連接的錢江通道的建設不僅能夠溝通錢江兩岸的杭州、嘉興、紹興三市,連接滬杭高速、杭浦高速、杭甬高速,為多條高速公路的相互連接提供一條快速通道,而且充分體現保護水環境的現代理念。
陳偉表示,錢江通道的建成,首先將惠及杭州的臨江工業園區和東江工業園區,前者是杭州最大的工業園區,同時為紹興 “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通道。
運河打通杭湖嘉紹水上動脈
時隔1400年之后,京杭大運河被賦予新的注解,東延240公里經寧波出海,來自杭州市港航局消息,杭甬運河將在今年9月實現全線通航。
杭甬運河的意義在于實現了河海溝通,把錢塘江、曹娥江、姚江、甬江四大水系連接在一起,貫通杭州、紹興、寧波三座城市。
就杭州而言,杭甬運河的建成使得京杭大運河向東延伸有了出海口,從此,杭州的貨物可以通過內河水運直接到達寧波港口。
對寧波而言,世界各地的貨物和集裝箱到了北侖口岸之后,要將貨物運到港口腹地或者市區,不再只有單一的公路運輸選擇;同樣,從內陸出港的貨物,也可以用江海聯運船通過杭甬運河,出寧波甬江口走海路到達北侖港。
沿途,運河沿線將惠及蕭山、紹興、上虞、余姚等地市。
今年4月,已有紹興企業家聞風而動,購置幾十艘百噸級別船只,準備掘得“運河經濟”的首桶金。
杭州市港航局副局長王恕介紹,水運成本僅為公路運輸的1/6,新建成的杭甬運河,全線按四級航道標準改造,完工后可通航500噸級船只,預計運輸量將達到杭州地區公、鐵、水運總運輸量的四分之一,意義非凡。
與此同時,京杭運河杭州段由于受制空間、航道狹窄鉗制,杭州已計劃投資數十億元給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修建“替身”,保留古運河原始風貌,“這就好像給運河修了條繞城線,讓大噸位的貨運船從周邊走,保證運河暢通。”
相關部門資料顯示,目前,京杭大運河杭州段14.7公里的河道上有20多座橋梁,通航凈高平均只有4.5米,影響了大型船只通行。
據港航部門預測,至2010年,京杭大運河的貨運量將達到2660萬噸,現運河已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貨運需求。京杭大運河第二通道工程建成后,可保證1000噸級船舶通航,使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貨運量得以分流。
屆時,京杭運河二通道將經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余杭區、桐鄉市、海寧市和德清縣,接杭申線后連通京杭大運河,全長40公里,按1000噸級的三級航道標準改造建設,有望帶動兩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浙江工業大學一專家分析,隨著運河二通道一期工程的建成,沿杭州余杭和嘉興桐鄉、海寧邊界約13公里都將成為高等級航道,其優質的港口岸線資源將極大促進兩地臨水工業的發展。
王恕稱,京杭運河杭州段是連接浙北航道、杭甬運河、錢塘江中上游的中心結點,京杭運河二通道的開通,將把整個杭州都市經濟圈水路連成一張完整的網絡。
公路快了水路暢了火車也跟著跑
2004年,長興某中學教師鐘強(化名)被調任到長興縣招商局,在與溫州廣州等地的客戶商談中,鐘強用得最多一個“術語”就是,寧杭城際鐵路將貫通太湖西岸,長興在未來幾年要建立湖濱城市。
鐘強回憶,在此之前,多數沿海投資商對長興表現出陌生,通常講到長廣煤礦才會有印象。
這些在當時被看作為了佐證地區交通優勢的例證,在現在看來,并非空穴來風。日前,由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出臺《杭州都市經濟圈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大綱(討論稿)》顯示,滬杭鐵路、滬杭磁浮、寧杭城際鐵路、浙贛鐵路赫然被納入“一縱”項目之列。
鐘強稱,雖然還未確定動工時間,但現在出去招商更有底氣了。
鐘強代表著大多數湖州人的意見,他們對寧杭城際鐵路期望甚久,此前已有國內首條城際公交K588路在杭州與德清之間奔波,但他們并不滿足于此。
今年2月,杭寧城際鐵路、杭甬客運專線同獲國家發改委立項。
杭甬客運專線同樣被更多人期待,日本東京到大阪有14條單線,國際上一些重要通道一般有6線、8線、10線。此前,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稱,“我們要爭取早日建成滬杭甬廈深的沿海高速鐵路大通道,滬杭高速鐵路要與沿海高速鐵路同步完工,滬杭線、滬寧線現在都只有2條線,即便加上高鐵、磁懸浮,也只有4線,還是不夠。”他認為,滬寧杭之間至少要6條線,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
滬杭高速鐵路的規范稱謂是滬杭甬客運專線滬杭段。據上海鐵路局披露,滬杭甬客運專線滬杭段全長160公里,總投資200億元。
相關資料顯示,按照浙江省與鐵道部相關協議,滬杭客運專線與磁懸浮都在建設計劃之列。根據協議表述,“十一五”期間,浙江省將以甬臺溫、溫福、寧杭城際、滬杭甬客運專線、滬杭磁懸浮線、金溫鐵路、杭州樞紐中心改建這“六線一中心”鐵路項目為重點,加快全省高速鐵路的規劃和建設。
在不久的將來,一張鐵路交通藍圖呼之欲出,三年后,杭州到上海只需38分鐘,到南京只需1小時,而到寧波的時間縮短到36分鐘,長三角地區的城市間可以一日往返——這就是正在構建中的“長三角2小時鐵路交通圈”,也是杭州都市經濟圈融入長三角最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