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中央商務區旺盛的人氣帶來了旺盛的商氣

成南高速、成渝高速、達成鐵路、遂渝快速鐵路……遂寧正在成為四川第二大交通樞紐
交通格局大變 遂州商貿展雄姿
編者按:遂渝高速建成通車才5個月時間,遂渝鐵路二線年內又將動工;遂內高速、綿遂高速等高速公路即將開建,我們又收到了遂渝鐵路客運將新增3對動車組經停遂寧的利好消息……地處成渝經濟區的節點之處,作為連接成渝兩大城市的關鍵城市,遂寧離成渝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愈來愈近了。在不經意間,四川第二大交通樞紐的“封號”便落到了遂寧頭上,再次拿起遂寧版圖,你會發現,遂寧的交通格局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大變,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交通大變帶來的影響呢?面對成渝,我們又應該如何在融入中尋求發展,在發展中尋求突破呢?本報近期將推出系列報道,從商貿、物流、工業、農業、旅游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遂寧應該如何將交通巨變之速轉化為經濟發展加速度。
■記者 蘇世界 文 李四海 圖
隨著城市的發展,居住人口越來越密集,居民購買能力增強,市場需求旺盛,消費實力增強,在天時地利綜合作用下,我市商貿業發展突飛猛進,有力地拉動了國民經濟增長。據統計,從去年開始,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就已跨入100億元的門檻。但是,城區內商家密集程度分布不均、業態布局不合理、要素市場建設滯后等問題也制約了遂寧商貿物流新的發展,而隨著城市交通的不斷伸展,遂寧商貿物流前進的腳步又將邁得鏗鏘有力起來,遂州商貿將再展雄姿。
商業:網系構建是要務
“我市商貿業面臨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競爭與挑戰。”市商務局流通服務科負責人劉鵬介紹說,雖然遂寧商貿業發展已初具規模,但城區內商家的密集程度分配不均,商圈未能形成確定的功能定位,過去城市建設帶來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改變,許多商家經營雷同,缺乏特色,加之業態布局不合理,特別是高容量商業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商圈的整體輻射力。而且,大商貿、大市場、大物流氛圍不濃、發展滯后;要素市場建設相對不足,且不配套,誠信興商的社會環境亟待健全;區域市場和農村市場拓展不足,農村商品流通特別是農產品流通仍是薄弱環節;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表現得不是很充分,現代服務業發展還亟待加強……
“而要把我市建設成為全省商貿重鎮和區域性商貿中心,‘一主兩副、一帶兩群、三類商業’的城市商業網點布局體系的構建是要務。”市商務局局長邱立安解釋說, “一主”指“一洲兩翼”城市商業中心;“兩副”指安居區商業副中心和永興新區商業副中心;“一帶”指涪江“一湖兩岸”商業休閑觀光帶;“兩群”指屈家溝和金家溝兩大市場集群;“三類商業”指社區商業、園區商業和景區商業,逐步建成城市南北兩大市場集群,引導城區內部分市場的功能性搬遷。
雖然以上構想已通過中國商業發展規劃院設計,但商業中心的重要性在于其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更多的時候在于一種看似偶然,卻又包含有種種必然性的作用力推動之下。從目前我市的實際情況看,交通的伸展性正切合了商貿發展最根本的促進元素。
作為成渝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遂渝高速建成通車才5個月時間,遂渝鐵路二線年內又將動工;遂內高速、綿遂高速等高速公路即將開建,我們又收到了遂渝鐵路客運將新增3對動車組經停遂寧的利好消息……小小50平方公里的城市土地上將出現鐵路、公路十余條,真正的四通八達在遂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而且,遂寧已與民航飛行學院簽訂機場遷擴建合作協議,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遂寧市航空客運與貨運配套的綜合性機場。
便利的交通樞紐與成熟的商貿流通是互為推動的。交通為商貿發展打牢了基礎,但是吸引和融入工作才是商貿業大發展的關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遂寧正利用全新的經營城市理念完成著對遂寧商脈的“再造”,北京華聯、銀豐國際、統一優瑪特等大型連鎖企業紛紛入駐,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粉墨登場,沃爾瑪即將登陸,這些吸引戰略將引領遂寧商業形態的升級——構筑以人性化為主體的綜合性大賣場,集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突出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和人性化。為聚集人氣、商氣,遂寧大手筆地修建了中央商務區,這點睛之筆一出,便形成洼地效應,中央商務區也成為商家必爭之地,百姓消費購物首選之地,十足造熱了遂寧的商業。濱江路的成功打造,河東五彩繽紛路的宏大規劃,遂寧打造新型的流通業態的動作越來越大。
交通便捷了,人氣聚集起了,各地商家都被吸引過來了,而且運輸成本也在有效控制之內,交通格局新態勢下,遂寧商業發展將會步入新的春天。
物流:速度決定競爭力
其實,物流在這里完全用不著撇開商貿來談。從西方經濟學角度來說,商貿流通就已經包含了物流,這里重新立題來談物流業,主要是因為遂寧交通格局的大變,促使了專業物流的突起。從區域經濟學來看,物流業的發展是由于商品的擴散,如果大量產品囤積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難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基本運轉就會中斷。因此,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統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從世界范圍看,物流對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已被許多國家的實踐所證實,特別是近年來,物流的系統、集約作用,又展現了它降低環境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但是,物流業的發展除了發達的商業貿易作保障外,發達的交通條件是成功的關鍵。從我們周邊的城市來看,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發展物流業的競爭空前激烈。成都、重慶且不談,南充、內江、德陽都已經建成或即將建成自己的物流園區,就連近鄰廣元市也在規劃輻射川陜甘渝四省市的大物流園區。
“不管怎么說,大物流的靈魂就是提升速度!誰能夠把握‘快速’兩個字,誰就能夠在競爭中拔得頭籌。”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在廣元考察物流業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代物流,特別是大物流發展的要訣:速度決定競爭力。
而郎咸平講到物流的速度,指的其實就是交通優勢在物流中的體現。西班牙名企薩拉為了能將生產的服裝盡快上市,為提高物流速度,竟挖了200公里的地下隧道來實現。這說明了什么呢?這說明了大物流的發展,速度決定競爭力,而速度來自發達的交通所構建起的較好的物流平臺。
據了解,《四川省“十一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為我市金家物流園驗明了正身,也為我市發展現代物流業指明了方向。在功能布局上,金家物流園以產業支撐物流、以物流推進產業為特色的發展模式,重點培育以化工、農副產品和食品、紡織、飼料獸藥生物制藥、汽車機械加工制造等五大優勢產業,最終建成以發展現代物流業、工業、商貿為依托兼具生活、休閑、居住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物流園區,建成基礎設施平臺、信息網絡平臺、管理服務平臺、政策環境平臺、交易展示平臺,從而構建以遂寧為核心、輻射西部的全新物流網絡。
“而要建設起輻射西部物流的網絡,需要的就是發達的交通體系。從遂寧交通格局的演變來看,物流業的發展恰逢當時,而且優勢明顯。”金家物流園管委會一負責人王友富介紹,遂寧目前的交通格局是距成都、重慶各140公里,與兩特大城市呈等距三角關系,與省內綿陽、內江、達州等地距離均在100公里左右,都可以在90分鐘內抵達。達成鐵路、遂渝快速鐵路穿境而過,成南、遂渝、遂綿等將構成“一環六射”的“木字”形高速公路網絡,交通運輸新體系形成為物流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在成渝兩地資源共享和經濟共同體形成過程中,遂寧將產生更加重要的腹地作用,承擔經濟整合與城市產業分工中的二級中心角色,這為金家物流園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不斷發展的巨大空間。
而且,遂寧已逐漸將成為盆中丘陵地區城市群落發展的最佳中介,因為其與周邊地區有久遠的社會經濟聯系和歷史文化淵源,有相似的產業特征、產業集群發展可能和市場需求。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未來交通發展將使得本地區交通優勢更加突出,并將成為西南地區特別是四川通往東南、華南的前沿和承接傳統產業轉移的橋梁。
有了物流發展所必須的交通優勢后,關鍵是要看我們如何利用交通優勢練好內功。因為光有交通優勢是不夠的,這也可能導致“過路經濟”, 要避免被成渝物流業吞沒,要避免被成渝乃至周邊地區所邊緣化,我們就要走出一條具有遂寧特色的現代物流之路來。現代物流已再也不是傳統意義的貨物倉儲、配送和運輸這么簡單了,現代物流充分融合了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為此,在產業整合上,我們就需要錯開成渝的機電制造、通訊、服裝等已經相對完善的產業領域,向藥材、藥品、食品、小商品等領域發展,要做到生產制造業與現代化物流發展相結合,把建立專業物流交易市場與現代化物流發展結合起來,整合傳統物流資源并予以提升,鍛煉出遂寧物流生產、交易、運輸、倉儲、配送以及配套服務綜合性功能,形成以發展現代物流為重點,以工業商貿為依托,兼具生活、休閑、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功能格局。
交通格局的巨變帶來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這必將為遂寧大物流發展注入新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