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多項綜合服務粵海鐵路助海南提速
2008-5-6 11: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海南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粵海鐵路的開通和運營見證了海南這一偉大的跨越。
粵海鐵路北起廣東湛江,縱貫雷州半島,通過火車渡輪,橫跨瓊州海峽,經海口上島,沿海南西環鐵路直達三亞,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由鐵道部、海南省、廣東省共同投資建成。粵海鐵路地處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圈和北部灣經濟區,地域優勢得天獨厚,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海南與內陸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為海南工農業及旅游業的進一步拓展,開辟和提供了巨大市場潛力與運輸能力。
2007年,通過粵海鐵路進出島的旅客達280萬人,占瓊州海峽旅客運輸總量的1/3;運輸貨物1191萬噸,占瓊州海峽貨物運輸總量的1/2。粵海鐵路 2003年開通火車、汽車、散客運輸,2004年底開行了我國歷史上首趟跨海旅客列車(海口至廣州),2007年4月18日開行了三亞至北京、上海、廣州三趟旅客列車。通過火車進出島貨物每年以20%左右的比例增長,旅客列車上座率達80%以上。
粵海鐵路充分利用現有的貨場、倉庫、裝卸機械、搬運設備、信息網絡系統以及運輸組織管理體系等,開展倉儲、聯運、包裝、配送、流通、信息處理等物流綜合服務,形成滿足不同客戶運輸需求的系列產品,積極向現代物流企業拓展。
逐步建立與物流業相適應的運輸組織體系。優化運輸組織,建立貨物追蹤機制,在島內實現貨物列車客車化,做到定點、定線、定編組,保證運到期限。改進承運和交付手續,簡化辦理程序,做到“一口價”、“一次清”,并融合其他運輸企業和其他運輸方式,開展全程代理和門到門服務。
海南正在逐步形成“十大產業”,石油化工、熱帶農業、旅游、汽車制造、會展、玻璃制造、制藥、物流、航天等。日前,國務院批準設立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批準正式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粵海鐵路同屬泛珠三角及北部灣區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紐帶和橋梁,機遇與挑戰共存。
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是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之后的第四個保稅港區,將建成環北部灣地區面向東南亞最為開放的航運中心和石油、天然氣、化工原料、漿紙、紙制品、公共貨物保稅倉儲、中轉交易的物流中心以及化工下游產品出口加工基地。
粵海鐵路將緊緊抓住這些契機,為發揮運輸先行作用。正在積極籌建“粵海鐵3號和4號”火車渡船,擴大跨海通過能力,適應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籌劃開行三亞至西南方向的旅客列車,積極拓展四川、重慶等重要省市客流市場;籌劃開行旅游列車,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大力配合有關部門打造海口南站物流中心,在海口南站建設綜合性貨倉、大型批發市場,逐步形成輻射周邊地區的集批發、加工、包裝、倉儲、運轉五大中心為一體的現代物流集散地,以新型的運輸產業集群,建成海南工農業及生活物品通向全國各地的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