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第三方物流贏利轉型 推廣尚需時日
2008-5-5 13: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醫藥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可能性在實踐中得到了有效驗證,但能否迅速在全國推廣,目前業內的普遍觀點是“比較困難”。
“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使網絡增值服務與物流配送服務的收入各占一半。”杭州邦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震日前在浙江杭州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他所提及的網絡增值服務中的“網絡”,包括了電子商務和第三終端網絡雙重含義。
服務增值
記者了解到,杭州邦達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配送已對浙江省的第三終端進行了全覆蓋。這一網絡的成熟度,不僅吸引了眾多醫藥工商企業將產品交由其配送,也使得邦達產生了提供增值服務的想法,并獲得了合作者的支持。
“通過醫藥第三方物流,我們的產品可以門對門地送至浙江省內的基層醫生手中。”江西天士康副總經理陳傳瑩女士回顧幾年來與邦達的合作時表示,她非常看好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前景。
去年9月,獨立于杭州邦達物流的達緣電子商務機構正式成立,計劃將藥品信息公布于網上。如果說,此前農村配送網絡體系的建立實現了現代物流的產品流,那么,新的電子商務要做的就是信息流和財務流的暢通。
通過網絡,醫藥工商企業可以將所有的醫藥品種公布,而包括各大醫院、藥店在內的各終端,可直接在網上采購、下訂單,第三方物流企業依據訂單完成配送。上游供應商直接掌握產品的終端流向,下游采購終端則可獲取更多的產品信息,進而實現信息流的暢通。
另外,電子商務與銀行系統的對接,實現了上下游的網絡支付功能,將財務流打通。而在以往,基層醫生購藥的賬款可托邦達這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代交至當地銀行,緩解了藥品生產企業下基層收款的成本比收到的貨款還高的尷尬局面。
據悉,目前邦達下至第三終端的工作人員正在接受培訓,指導基層醫生上網采購藥品。而在送藥的同時,也能將企業和產品宣傳資料一并送出。
由此可見,傳統的第三方醫藥物流已呈現新的功能——成為第三終端產品信息下達、財務資金回籠的新渠道。“這些增值服務是要收費的。”孫震預計,未來3年內,上述增值服務帶來的利潤將與傳統的產品配送利潤平分秋色。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增值服務似乎與醫藥商業公司的功能有所重合,會否給商業公司帶來沖擊,進而引起商業公司的“圍剿”呢?
華東醫藥一位負責人分析認為,大型商業公司自身有物流系統,但主要服務于第一、第二終端,網絡多在縣級以上城市。而在農村第三終端配送網絡比較完善的前提下,增值服務非但不會侵害大型商業公司的利益,反而還能完善商業公司網絡和服務。
價值初顯
第三方物流新服務模式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其所搭建的農村網絡恰恰是企業和政府所關注的第三終端。各種政策利好,引來藥企的蜂擁而至,使得這一網絡的價值得以提升。邦達方面表示,他們早在2006年下半年便開始探索的農村配送模式,正是在新農合政策導向下產生的想法。
其次,不論在深度上還是規模效益上,第三方物流甚至超躍了一些以城市為重點的醫藥工商企業。眾所周知,生產企業和商業公司在對第三終端的開拓上都有營銷困惑,投入產出不成比例是很重要的一環,醫藥第三方物流,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終端為王”的農村版再現。
再次,由第三方物流模式本身的優越性所決定。以往,商業公司主要賺取藥品出廠價和批發價之間的價差,如此一來,商業公司就會對上下游進行價格擠壓,以便為己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而第三方物流不搶奪上下游的利益,只賺取配送費和增值服務費。
推廣尚需時日
深入而健全的醫藥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是否能迅速在全國推廣呢?目前業內普遍的觀點是“比較困難”。
以邦達為例,從2000年開始,其由綜合性的物流公司轉向專業的醫藥物流配送公司,最初3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哪怕只是一盒藥,也要派一輛車配送過去。”孫震在描述當年的經營困難時談到。隨著醫藥第三方物流規模效益的逐漸顯現,他們到2003年才扭虧為贏。
另一方面,第三終端的網絡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投入,才能產生集約效應。盡管目前醫藥產業和物流產業受到了境內外資本市場的青睞,但是專業醫藥物流企業的利潤率還不足以吸引資本的投入。
此外,配送網絡的建立,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當地交通水平有很大關聯。孫震指出,近期內,長三角是其重點發展的區域。而網絡建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專業醫藥物流人才。“既懂藥還懂物流的人才太少了,只能邊做邊培養。”
醫藥第三方物流配送從舉步維艱的單純產品配送到被廣泛接受,曲折走過了它的基本生存階段,醫藥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可能性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而現在,增值服務的產生不僅使其邁向新的發展階段,也為更多的生產企業提供了開發第三終端的新渠道。(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