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
2008-5-4 17: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綠色物流的概念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西方國家的企業界及物流學術界的學者們就提出綠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或 Environmental Logistics)的概念,綠色物流很快就得到了政府、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一方面,政府通過立法限制物流過程中的環境影響,例如,歐盟國家、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制定了嚴格的法規限制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廢棄物污染;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提出了發展循環型經濟的目標,積極扶持逆向物流的發展。很多跨國公司都積極響應這一行動,施樂、柯達、美辛、惠普等大型跨國公司都實施了逆向物流的項目,并且收益顯著。
綠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資源消耗為目的,利用先進物流技術,規劃和實施的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綠色物流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業的綠色物流活動,又包括社會對綠色物流活動的管理、規范和控制。從綠色物流活動的范圍來看,它既包括各個單項的綠色物流作業,還包括為實現資源再利用而進行的廢棄物循環物流。
綠色物流的活動范圍涵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產品在從原料獲取到使用消費、直至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都會對環境有影響。而綠色物流既包括對從原材料的獲取、產品生產、包裝、運輸、分銷、直至送達最終用戶手中的前向物流過程的綠色化,也包括對退貨品和廢物回收逆向物流過程的生態管理與規劃;因此,其活動范圍包括了產品從產生到報廢處置的整個生命周期。
一、綠色物流的管理
1、綠色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的原材材料,半成品的質量的好壞優劣直接決定著最終產成品的性能,所以要實施綠色物流還要從源頭上加以控制。由于政府對企業的環境行為的嚴格管制,并且供應商的成本績效和運行狀況對企業經濟活動構成直接影響。因此在綠色供應物流中。有必要增加供應商選擇和評價的環境指標,即要對供應商的環境績效進行考察。例如:潛在供應商是否因為環境污染問題而被政府課以罰款?潛在供應商是否因為違反環境規章而被關閉的危險?供應商供應的零部件是否采用綠色包裝?供應商是否通過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
2、綠色生產管理
綠色生產又包括綠色原材料的供應、綠色設計與制造以及綠色包裝。綠色產品的生產首先要求構成產品的原材料具有綠色特性,綠色原材料應符合以下要求:環境友好性;不加任何涂鍍,廢棄后能自然分解并能為自然界吸收的材料:易加工且加工中無污染或污染最小;易回收、易處理、可重用的材料,并盡量減少材料的種類,這樣有利于原材料的循環使用。
綠色設計要求面向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即在概念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產品在制造、銷售、使用及報廢后對環境的影響,使得在產品再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可拆卸、易收回,不產生毒副作用及保證產生最少的廢棄物。
綠色制造則追求兩個目標,即通過可再生資源、二次能源的利用及節能降耗措施緩解資源枯竭,實施持續利用:減少廢料和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提高工業品在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與環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個生產活動給人類和環境帶來的風險,最終實現經濟和環境效益的最優化。
包裝是商品營銷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裝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費者遺棄,從而造成環境問題。例如現在我國比較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隨地遺棄引起的。綠色包裝是指采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包裝,其特點是材料最省,廢棄最少且節約資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環;包裝材料可自然降解并且降解周期短;包裝材料對人的身體和生態無害。綠色包裝要求提供包裝服務的物流企業進行綠色包裝改造,包括:使用環保材料、提高材質利用率、設計折疊式包裝以減少空載率、建立包裝回用制度等。包裝是在商品輸送或儲存過程中,為保證商品的價值和形態而從事的物流活動。
二、逆向綠色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是指所有與資源循環、資源替代、資源回用和資源處置有關的物流活動,它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常被發達國家作為建設循環型經濟的重要舉措。實施逆向綠色物流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廢物回收制度以及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制度。
1、廢棄物料的處理
企業正向物流過程中產生廢棄物料的來源主要有兩個:
一是生產過程中未能形成合格產品而不具有使用價值的物料,如產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品、廢件,鋼鐵廠產生的鋼渣,機械廠產生的切削加工形成的切削等等;
另外一個是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被捆包的物品解捆后產生的廢棄的木箱、編織袋、紙箱、捆繩等。由于垃圾堆場的日益減少,因此場上尋找減少廢棄物料的方法就越顯得越發重要。
一方面廠商要加強進料和用料的運籌安排;
另一方面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要考慮資源的可得性和回收性能,減少生產中的廢棄物料的產生。
2、回收舊產品
回收舊產品是逆向物流的始點,它決定著整個逆向物流體系能否贏利。舊產品的數量、質量、回收的方式以及產品返回的時間選擇都應在控制之下,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可能使得整個逆向物流體系一團糟,從而使得對這些產品再加工的效率得不到保證。要解決這個問題,廠商必須和負責收集舊產品的批發商及零售商保持良好的接觸和溝通。
3、檢查與處理
回收產品的測試、分類和分級是一項勞動和時間密集型的工作,但是,如果企業通過設立質量標準、使用傳感器、條形碼以及其他技術使得測試自動化就可以改進這道工序,一般說來,在逆向物流體系中,企業應該在質量、產品形狀或者變量的基礎上盡早地做出對產品的處置決策,這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并且縮短再加工產品的上市時間。
4、回收產品的修理和復原
企業從回收中獲取價值,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第一是取出其中元件,經過修理后重新應用;第二是通過對該產品全部的重新加工、再重新銷售。但是,相對于傳統的生產而言,對回收產品的修理和再加工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回收的產品在質量以及時間上可能差異會很大,這要求我們在對回收產品分類時,盡量把檔次、質量及生產時間類似的產品整合起來,從而降低了其可變性。
5、再循環產品的銷售
回收產品經過修理或復原后就可以投入到市場進行銷售。和普通產品的供求一樣,企業如果計劃銷售再循環的產品,首先需要進行市場需求分析,從而決定是在現有市場銷售,還是開辟新的市場,在此基礎上企業就可以制定出再循環產品的銷售決策,并且進行銷售,這就完成了逆向物流的一個循環。
資源循環、資源回用等逆向物流的舉措可以給物流企業帶來實際收益,成為物流企業利潤的新源泉,據西方學者估計,目前全球逆向物流市場達200億美元規模之巨。但在我國,逆向物流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只是局限于廢舊物資回收、生活垃圾分類等初級行為,經濟效益尚不明顯。我國的逆向物流工作基本上是在政府的組織下進行的,作為企業自身行為的逆向物流活動還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