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國際物流與全球運籌管理

2008-5-4 17: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提升國內商業競爭力、促進商業升級,經濟部已投注七年的時間來推動”商業自動化十年計劃”,此一計劃中尚包含”物流支持技術發展”子計劃,主要系針對國內物流(Domestic Logistics)部分;其內容有:示范物流中心的輔導、物流技術管理師培訓、輸配送整合系統技術、補揀貨自動化技術、體系物流信息整合技術等。當然政府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ROC)。吾人皆知,亞太營運中心共有六個中心,其中與物流有直接關系的是”海運轉運中心”及”空運轉運中心”,而這兩個中心皆屬國際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的范疇。 

國際物流存在已久,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或贈與,在物品實體的移動,除了雙邊的內陸運輸段外,就是依賴海運或空運來加以連結,而構成一條國際物流供應鏈。其成員有貿易業者、陸運業者、海空運承攬業者、貨柜業者、報關業者、航空公司及船運公司,大伙透過共同化來達成國與國間物品交互流通的目的。近十年來由于信息科技的發達以及國際貿易的競爭白熱化,國際間乃孕運出以航空快遞業務為主的整合型國際物流業者,如美商優比速公司(UPS)、美國聯邦快遞(FedEx)、洋基通運公司(DHL)、荷商源威國際通運公司(TNT),他們是在提供國與國間的戶對戶(Door To Door)既快速又便捷的國際運輸服務。 

近年來,隨著國際分工以及企業全球化的發展,加上網際網絡的發明及應用,以企業為主體的全球運籌管理(Global Logistics)已悄然成型。亦即國際化的企業,由于國際分工關系,在不同的國家依比較利益原則生產不同的零組配件,再匯集在某一國度的轉運中心內從事組裝工作,以利他日再輸往他國或國內銷售。此一活動正是企業全球運籌管理的精義所在,亦是政府推動臺灣成為亞太海空轉運中心所具有的前瞻性目標。國際間已有知名的成功案例:歐洲的阿姆斯特丹以及亞洲的新加坡。 

政府為了落實亞太營運中心的國家發展政策,于1997年8月正式于高雄及臺中地區設置”加工出口區倉儲轉運專區”,以陸、海、空相互連結,吸引跨國企業來臺設立區域營運中心,以促進跨國分工制造及國際物流的發展。政府預期引進的產業有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電子、航天、生物科技,以及與物流相關之倉儲、運輸、和其它關聯性之產業為主。另從國際分工的角度而言,是由歐美日輸入關鍵零組件,以及由亞太地區輸入原料、零配件、成品或半成品,并在臺灣從事加工、制造、最后再轉運行銷世界各國。 

在這個快速成長的年代,拜網際網絡的崛起以及國際信用卡的普及,國際間的商業交易,已由企業對企業(Business to Business)的傳統貿易型態逐漸衍生出企業對個人(Business to Consumer)的無國界個人網絡購物,此種新型態的國際貿易,對能滿足少量多品項的新興國際物流而言,是種新的挑戰,也是新的商機。 

無論是在企業全球化下所引申出的全球運籌管理,或是無國界貿易之網絡購物所引申出的新型態國際物流,對一位物流業者而言,都是未興未艾,處處充滿著混沌及驚奇,吾人可說:這是個最壞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