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傷中的汽車供應鏈
2008-5-30 10: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李衛衛
日前,有經濟學家預測,汶川地震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將超過5000億元,是年初雪災損失的2.5倍。也就是說,此次地震對于經濟的破壞力將遠遠超過雪災。
這一判斷,讓很多人都擔心,剛剛在雪災中遭受過一次不小打擊的中國汽車業,在這次地震面前,跨入“千萬時代”的進程會不會因此而受阻。
針對這種擔憂,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次地震雖然會在短期內對四川、重慶的汽車生產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對全國汽車行業的整體影響卻相當有限,
其力度
不會超
過年初的雪災。這也就意味著地震帶給汽車行業的“微創”并不會扭轉國內汽車銷量目前的高位增長態勢,全國汽車市場突破千萬輛大關“應該不成問題”。
生產未受重創
地震發生后,位于四川的汽車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總體來說,絕大多數的汽車企業只是部分財產有所損失,生產設備并未受到嚴重的破壞。
位于成都成華區的四川一汽豐田是距離震中最近的汽車企業。地震發生后,該工廠曾兩度被迫停產。但是由于并未出現廠房嚴重破壞和人員傷亡的情況,在經過檢修之后,工廠的生產線和設備就達到了恢復生產的要求,已于5月22日再次恢復生產。
豐田方面稱,在四川一汽豐田停產的10天時間里,共減產汽車約400輛。這并未對產品的銷售產生影響,目前產品價格保持穩定。
而另外一家位于重災區的企業是華晨汽車位于綿陽的生產基地。因為地震,該基地的建設進程受到暫時影響。華晨汽車集團董事祁玉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公司原計劃于8月30日在綿陽生產基地下線新海獅,地震后原計劃可能生變,但是華晨將盡量按照原來的時間表出車。
與上述的兩家企業相比,力帆、長安福特、長安鈴木等其他一些在四川擁有工廠的汽車企業受到的影響都相對較小,而且這些企業在地震發生之后也迅速地恢復了生產。
同樣位于災區的重慶汽車企業,雖然廠家較四川集中,但是因為距離震中距離稍遠,所以災情并不嚴重。該區域內的長安、上汽依維柯紅巖、慶鈴等企業生產并未受到大的影響,多數于震后第二天即恢復了正常生產。
另一方面,在我國的汽車產業版圖上,四川并不是一個占據重要位置的區域。因為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這一區域主要以輕卡、改裝車和農用車企業為主,并不是國內主要的汽車生產基地。
基于此,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說,川渝地區的車企在地震中并未受到破壞性影響。雖然停產狀況的出現會使相關企業在短期內的運行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由于該區域汽車產量本來就不大,所以對全國范圍內的總體汽車市場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物流短期受阻
雖然目前災區的車企絕大多數都已恢復正常生產,但是地震帶來的物流方面的挑戰和壓力卻在短時期內難以得到緩解。這也是繼年初的雪災之后,大自然帶給汽車企業的又一次物流大考驗。
地震發生之后,災區的交通設施損毀嚴重,很多道路都出現中斷。而且在搶通之后,為了便于受傷災民的轉移以及救災物資的輸送,川渝地區大部分的公路都實施了交通管制,很多社會車輛都因此而無法正常通行,鐵路運力也被集中用于抗震救災。這使得災區車企的整車及零部件物流普遍受到影響。
據北京一家4S店的銷售人員介紹說,地震以前正常訂車一般一周后就可以交貨,但是現在交貨期估計要延長至10~20天。雖然目前店里還有少量庫存,對銷售目前還未顯現較大影響,但是他擔心過幾天之后會缺貨。
這種說法也得到長安鈴木相關人士的證實。該工作人員坦言,公司的商品車運輸由于地震的影響將很有可能在一定時間內受阻,而這種情況顯然并非長安鈴木一家“獨有”。力帆汽車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企業發往災區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品運輸受到了影響。
更為嚴重的是,整車物流的緊張狀況也逐漸蔓延到了川渝以外的汽車企業。此前,很多汽車企業都將成都作為自己向西南地區運輸整車的“中轉站”,而地震造成的這一地區物流體系的中斷也影響了這些企業整車的運輸效率。比亞迪汽車總經理夏治冰就坦言,四川是比亞迪汽車向西南運輸整車的必經之路,但受地震影響,公司已經有100多輛車停滯,只能被迫繞道運輸。
供應鏈吃緊
除此之外,地震也給一些企業的供應鏈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專家介紹說,要組裝一輛汽車,需要成百上千個零部件,這也就意味著圍繞一個主機廠就會有成百上千個零配件供應商來為它做配套。而一旦其中任何一家供應商的生產和物流出現中斷的問題,主機廠的生產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由于川渝地區匯聚了一批零部件制造企業,他們作為配套企業與其他地區的主機廠關系密切。而此次川渝零部件物流體系的中斷,使得一些遠離災區的汽車企業的供應鏈因此而吃緊。
據了解,在此次地震中,作為比亞迪零部件供應商的綿陽發動機廠受損嚴重。為了應對這一突發情況,比亞迪方面只能被迫緊急尋找新的零部件替代品;而神龍汽車位于綿陽的一家配套企業在地震中廠房整體垮塌,短時間內難以迅速恢復,這讓神龍汽車不得不盡快尋找新的供應商,甚至“不排除從法國直接采購相關零部件”的可能。
同樣因為位于成都的零部件廠商中斷了零部件供貨,本田公司位于武漢和廣州的合資工廠在5月14日也停止了部分生產。雖然這些工廠的生產在第二天得以恢復,但是來自物流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還是讓企業很擔心零部件是否能夠按時到貨。
對此,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這些危機主要是目前國內很多汽車企業在供應鏈體系上存在缺陷所致。一些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沒有實現就近配套,使得供應鏈對于物流環節的倚重程度過高;還有一些缺乏應急措施,沒有設置后備供應商,這些都造成供應鏈的異常脆弱,讓一些企業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顯得措手不及。年初的雪災所造成的物流中斷就曾使部分企業的供應鏈隨之斷掉,生產陷入癱瘓,而此次的地震又使這一問題愈加凸顯。對此,專家也提醒說,目前對于汽車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增加供應鏈的柔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