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出口近期仍將增長
2008-5-29 14: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第60屆API展會原料藥市場信息發布會透露,國內原料藥出口增長率連續數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率,2007年為27%,高于國內醫藥工業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一季度庫存增加
據中國化學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雖然今年一季度醫藥工業生產總值同比增長較快,但銷售費用和成本也有所膨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生產出來的成品(庫存)同比增長21.2%,增幅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遠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庫存大幅攀升,意味著成品并未銷售出去。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一現象并非市場需求縮減引起,而是當價格上升至一定高度,采購商就會停止采購并采取觀望姿態,以對生產企業施壓。例如青霉素呈現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部分維生素產品高價無市等。雖然我國已是多種大宗原料藥的生產基地,甚至是部分產品的全球惟一生產國,但在市場競爭中,大型經銷商和采購商的舉動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由于市場需求存在一定剛性,所以,目前原料藥出口額的增長速度仍高于出口成品數量的增長。
雙向競爭
在很多原料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上,印度與中國是雙向競爭關系。一方面,印度是中國最大的市場,另一方面,印度又是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海關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出口印度的醫藥原料產品占國內API出口總額的14%,僅次于美國;部分產品如CGLE等原料藥中間體有七成以上出口印度。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印關系非常微妙。以青霉素系列產品為例,印方從中方采購青霉素工業鹽、GCLE等,用以生產頭孢克肟等產品并返銷中國。但當青霉素工業鹽價格飆升時,印方就會停止采購工業鹽,進而增加對GCLE的采購,并且會有印方企業復產青霉素;反傾銷、反壟斷等貿易制裁措施也時常被采用。
上個月,印度又有一企業對中國青霉素提出反傾銷申請,調查時間正是去年國內青霉素價格下降期,涉案金額約2.4億美元,目前尚未立案。
據悉,在中國收到的他國反傾銷調查中,來自印度的數量最多,其次是歐盟。中國醫藥化工企業的對外貿易環境越來越嚴峻,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經驗也日趨成熟。
多數企業頗具信心
據了解,多數企業對于今年下半年的景氣頗具信心。眾企業認為,多方因素會導致下半年原料供應偏緊,國家政策的調整也將帶來國內市場的擴容。
一方面,環保新政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人民幣升值增加企業出口成本等,都會對國內原料藥的產量起到調控作用。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農合等政策推動,國內藥品需求放量。但是,下游制劑企業是否能消化漲價,目前存在較大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