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就業指導

企業社會責任的“自我評級”

2008-5-27 11: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陳未臨
    在大災大難面前,有一句話被人提起的頻率會很高:“患難見真情。”汶川發生8級地震之后,海內外華人真情涌現:老人寄出了退休金,孩子拿出了零花錢,連乞丐都捐出了行乞所得……大災面前,這是草根對“真情”的詮釋。
    在中宣部等部委聯合舉辦的 “愛的奉獻”——2008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上,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孤兒,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祥青夫婦捐款3000萬元。在主持人現場采訪時,張祥青當即表示,作為1100萬天津人民的代表,再捐款7000萬元,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建 “震不垮的學!。至此,張祥青夫婦在本次抗震救災中累計捐款1億元……
    草根如此,那些社會精英、500強企業、外資企業等占有很多公共資源的 “大佬”們,在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他們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有多少人缺席?于是,關于 “多”與“少”的交鋒甚至是對罵在網絡里泛濫開來。
    “大佬”們的答案很明顯:我們已經做了,做多少是多?言外之意,別要求太高,我們經營的是企業,賺的是錢,我們不是專職慈善家!
    到底是網民的過分苛責還是 “大佬”們社會責任的缺失,在不同的價值感悟下,似乎永遠也不可能達到觀點一致。但有一點是必需要說的:一個品牌,如果沒有人文關懷的價值觀,沒有兼濟天下的大胸懷,做再大最終還是一個錢匣子的陪葬品。
    企業社會責任之實現,其動機也是結果,是企業與社會的雙贏。
    在社會處于正常運轉之常態時,人們對于 “雙贏”的理解,多半偏向于以經濟利益為本質追求的企業一方。與之相應,當社會運轉出現異常時,企業在非常時期以何種方式何種態度來擔起社會責任,公眾將按既定期望直接做出評價。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誠然,對于企業出于自身考慮的捐款行為,外界不能以其捐款金額的多少來評判愛心、責任心的大小。
    然而,對于中國這個21世紀最具吸引力的市場,汶川震災捐款的具體金額,實際上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自我評級。對于公眾而言,也是社會責任感一個最直觀的體現。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