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石和余震中探尋重建之道——交通運輸部災區重建調研組日記摘錄
2008-5-27 9: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21日、22日,交通運輸部災區交通重建調研組陸續抵達災區。4個小組分別由規劃司司長董學博、副司長蔡玉賀、李興華,交通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關昌余帶隊。調研組深入重災區縣市、鄉鎮,對道路、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受損情況進行調研,并初步提出了保通、重建的建議。本報特摘錄調研組的工作日記刊出,敬請關注。
●5月22日
雨季到來 公路保通任務更加艱巨
第二調研組早8時從成都出發,乘車前往鷓鴣山隧道,行程約600多公里。這條路是目前通往汶川的最主要的運輸通道,沿途可以看到很多運送救災物資的車輛,個別路段雨后塌方時有發生。隨著雨季的到來,公路保通任務將更加艱巨,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內,都需要安排人員進行公路保通。
經雅安轉S210,經蘆山縣至寶興,然后翻越夾金山。夾金山道路狹窄,車輛多,經常發生事故,造成交通擁堵,在快到山頂時被堵了一個半小時。在翻越夢筆山時遇雨,下山途中見到一輛大貨車翻入路邊的水溝內。19時左右,到達馬爾康,隨處可見災區群眾的帳篷。晚餐后經過兩個多小時,約23時到達海拔3000米左右的鷓鴣山隧道。
陜西為救災車輛免費提供食物、飲水
第三調研組一早自陜西沿京昆高速公路進入四川廣元,重點調研了G212、S105廣元市和青川縣的部分路段。陜西省交通部門高度重視和支持抗震救災工作,狠抓“三保”——保暢通、保安全、保供應。他們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高速公路對救災車輛免收通行費,高速公路(重點是連霍、京昆高速公路陜西段)為往來于四川災區的軍方救災車輛及運送傷病人員車輛免費提供食物和飲用水,西安至漢中高速公路限制非救災社會貨運車輛通行等。四川省內各地區交通部門在救災過程中密切配合,積極支援重災區救災工作,如針對通往青川縣的S105被阻斷的情況,廣安交通局等派出工作組幫助搶修公路,宜賓和達州海事部門派出船只及人員利用白龍湖水庫轉運大量的人員及物資。
廣元至青川大部分路段恢復通行
G212、S105是廣元市通往青川縣的主要陸路通道,也是抗震救災的重要道路,地震造成的主要問題有:橋梁垮塌及結構性損壞、路基結構性開裂及路基沉陷、塌方和山體滑坡阻斷交通等。地方交通部門已經對部分受損橋梁進行簡單加固處理,對受損的路基路面進行簡單修復,并對滑坡路段進行清理,使大部分路段恢復了通行,其中S105上長200多米的井田壩大橋已完全垮塌,近期無修復可能,成為打通該路的難點,也是下一步復建的控制性工程。
第四調研組上午隨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進映秀,成都—都江堰—映秀的公路已通,分段單向行駛。映秀基本毀城了,漩口中學已在清理遺體,很慘。
●5月23日
車隊遭遇塌方 幸無人員受傷
第一調研組今天考察了松潘—茂縣(G213)、茂縣—北川、茂縣—汶川、汶川—理縣(G317)公路,晚上住在理縣。茂縣、汶川的公路損壞十分嚴重,一路上塌方的地方很多,被砸壞的車輛比比皆是,情況非常危險。中午在茂縣時由于風大,路上飛石不斷。傍晚在從茂縣前往理縣(G317)途中,因塌方被堵在半路上,手機還沒有信號。王太處長乘坐的汽車被山上滾下的石塊砸壞,汽車玻璃都被砸碎了,所幸人員沒有受傷,躲過一劫。
第二調研組昨晚住在海拔3000多米的鷓鴣山隧道道班,很多人都有高原反應。今早7時從鷓鴣山隧道出發,沿G317經理縣進入汶川考察公路,下午原計劃考察汶川—映秀以及汶川—茂縣的部分路段,公路因塌方不通,只好返回馬爾康。在從茂縣前往理縣(G317)途中,遇到塌方被堵在半路上(在第一調研組前面)。搶過塌方路段,23時多才到鷓鴣山隧道管理處,和別人擠在一起湊合著睡了一夜。
重建應考慮交通聯系的保障能力
第三調研組今天從南側調研了廣元至青川縣和廣元至平武縣的部分路段。在S105尚未打通的情況下,目前XH10是廣元市通往青川縣乃至平武縣唯一的陸路通道,基本能滿足通行要求,對兩縣的抗震救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后續恢復重建規劃中有必要適當考慮國省干線之外比較重要的市縣之間的其他公路,以提高市縣之間交通聯系的保障能力。
目前,經過各方努力,當地采取局部路段繞行農村公路及搭建臨時便橋等措施,青川、平武兩縣已實現了對外的公路交通聯系,受災嚴重的平武縣南壩等鄉鎮的救災工作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部分路段是在滑坡地帶打通的簡易便道,還有過水路段,通行保障能力十分脆弱,如遇惡劣天氣或大的余震隨時可能再次斷路。
今日所見地震造成的公路損壞更加嚴重,除與昨日相同的橋梁垮塌及結構性損壞、路基結構性開裂及路基沉陷、塌方等之外,大面積山體滑坡阻路現象尤為突出,嚴重的地方大規模山體滑坡已將道路徹底摧毀。堰塞湖的處置是當前最迫切的問題。目前地震對公路的主要影響是大量土石方覆蓋或積水淹沒現有公路局部路段,造成線路不通,在后續恢復重建規劃中需結合其治理方案統籌考慮公路工程對策。
第四調研組今天去彭州、什邡,考察了S105和S106;到龍門山斷裂帶考察了農村公路受損情況。山區民房、道路橋梁基本被毀,平原地區問題不大。
●5月24日
低等級農村公路 難以發揮迂回路線作用
第二調研組今天從鷓鴣山隧道出發前往臥龍考察受損公路。由于這幾天日夜兼程,車輛的輪胎都跑爆了,只好在上路前集體在馬爾康換輪胎,即便是這樣,在路上還是發生了爆胎。下午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的巴郎山,22時到達小金縣。
第三調研組今天重點調研了北川縣和江油市的部分受損路段。北川縣共有由S105與S302交叉形成的3個干線出口,目前縣城南部的S105已經搶通。結合前兩日調研情況來看,縣級行政中心與周邊縣市相聯系的干線公路通道保障能力普遍較為脆弱,斷路后對救災工作的影響也較大。
遇到地震等突發性重大災害時,需要發揮各類路線的互補功能,路網中重要的農村公路路段可作為必要的迂回路線。在北川、江油以及昨日考察的青川、平武等地,路網結構均不夠完善,且縣道及以下公路等級低、路況差,發生災害時很難發揮迂回路線的作用。
今日所見地震造成的主要破壞與前兩日類似,比較突出的是北川縣城附近因地震時地殼運動造成的地面抬升,對混凝土道路產生強烈頂推作用,路面隆起、開裂,路基最高抬升達3米左右;在北川陳家壩鄉看到巨大規模的泥石流造成了鄉鎮及道路完全被掩埋。
第四調研組今天去了什邡市的紅白鎮、綿竹市的雙旺鎮,兩地城鎮受損十分嚴重,建筑物基本全部倒塌,山區的全部橋梁都成為危橋。
●5月25日
考察損壞橋梁時遇6.2級余震
第一、第三調研組今天一起活動,一早冒雨從成都出發,先去映秀鎮考察了G317,然后又去了彭州、什邡、綿竹等重災區,考察了S105及周邊公路,所到之處看到的村莊基本被毀。16時20分左右,在考察一座損壞的橋梁時,遇到了6.2級余震。
第四組今天前往安縣、北川、江油,考察了周邊公路情況,并去安縣千佛山馬頸頂考察了堰塞湖情況,發現水量超過500萬立方米。在水量超過300萬立方米的老虎嘴堰塞湖與馮正霖副部長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