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貨運交通混雜是目前海口城市交通中的一大弊病,因沒有專用疏港通道,港口又都在海口建城區的核心區域,市政道路不得不承擔起疏港交通功能。這不僅使這些道路的交通壓力加大,而且在長期的重型貨車碾壓下,濱海大道及南海大道等道路的路面狀況都不理想,路面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和坑洞,影響街道景觀和行車安全。
即將通車的海口繞城高速連通機場、東線高速、火車站以及西線高速,長33.4公里一期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
“海口繞城高速將很大程度上解決海口的這種客貨運交通混雜的問題。”曾參與海口多項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的華中科技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憲堯表示,海口繞城高速建成后,車輛從島內的任何一個地方來,都可通過繞城高速的出入口進入城市的任何一個組團,而不用穿過一個組團再進入另外一個組團,城市交通將更順暢。
海口舊的主干道網為“三縱三橫”。“三縱”為疏港大道、龍昆路、海府路,“三橫”為濱海大道、海秀路、南海大道。新一版的城市總規道路系統規劃中提出,海口將以主要公路形成四個方向的放射線對外通道,建立新的主干道道路網絡系統。
在對城市干道網道路功能進行規劃時,將海口的城市主干道分為交通性主干道、綜合性干道、生活性主干道以及景觀道路規劃,這些道路中,既有東西向的道路,也有南北向的道路,共有18條,形成了六橫七縱五放射式的干線性主干道系統,滿足了城市內部的客運需求。
交通性的干道主要是正在建設中的貨運大道,該路東起海瑞大橋,西接西環路,全程22.48公里,屬于城市快速路;綜合性干道是屬于交通性與生活性并重的干道,包括東西向的海秀路、南海大道以及貫穿南北的白龍—海府—瓊州大道、和平大道、國興大道等。生活性的城市干道則主要是指一些城市次干道。
景觀道路是目前海口主干道網絡中重點打造的“亮點”,根據規劃,景觀路的主干道包括海甸島環島路、環新埠島路、長堤路、濱海大道、濱江東路、濱江西路等,除了長堤路以及濱海大道已經建成外,濱江西路以及海甸島環島路都在建設中,這些道路聯系了海口西海岸和海口核心濱海區、南渡江風光帶,沿路景色秀麗,線條流暢,全部建成后將成為海口市最富熱帶濱海濱江旅游城市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觀帶。
同時,海口市還根據組團用地布局特征布置普通主干道,以滿足組團內部片區之間的交通聯系,共規劃了19條普通主干道,長度為140公里,其中長流組團7條、中心組團8條、東部組團4條,長流組團的道路系統結構將主要滿足濱海旅游、主要港區集疏運和工業區布局的功能要求,而江東組團的路網結構獨具特色,將主要滿足高級居住中心、空港集運疏等要求。